摘要: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经济思想史研究,是以苏联学者卢森贝撰写的《*治经济学史》三卷本及之后的单卷本的出版为显著标志的。《*治经济学史》对*治经济学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体系结构作了开拓性的探索;较为完整地阐释了*治经济学史过程和体系问题的基本观点;综合了马克思提出的经济思想史的两种形式,形成了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治经济学史的学术形式及基本范式。《*治经济学史》三卷本和单卷本,对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中国学者不仅对*治经济学史,而且对经济学说史和经济思想史都作出过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的经济思想史观的重要内涵。
关键词:卢森贝*治经济学史经济思想史中国的经济思想史观
西方经济学界关于专门的经济思想史研究,成形于20世纪初。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经济思想史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也开始形成,卢森贝《*治经济学史》三卷本和之后单卷本的出版是其显著标志。卢森贝在*治经济学史研究中的丰硕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观的视界,对经济思想史的对象、方法和体系,以及经济思想史的学术形式和基本范式等方面都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卢森贝对*治经济学史研究的基本观点
以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为基本观点和学理基础的经济思想史研究,是以苏联学者卢森贝撰写的《*治经济学史》的出版为形成标志的。这里讲的卢森贝撰写的《*治经济学史》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是卢森贝等人撰写的三卷本的《*治经济学史》,出版于年至年间。这是根据卢森贝在苏联红色教授世界经济和世界*治学院讲授*治经济学史的讲稿修改而成的,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最早的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史教科书,也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经济思想史体系形成的最为显著的标志。《*治经济学史》三卷本以重商主义为起点,结束于马克思*治经济学说的形成。二是卢森贝等人撰写的单卷本的《*治经济学史》,出版于年。《*治经济学史》单卷本是卢森贝计划写作的*治经济学史教科书的第一部分,“它所包括的时期是从古代世界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就是说,到*治经济学成为真正的科学为止”(卢森贝,a:4)。
在《*治经济学史》三卷本中,卢森贝对*治经济学史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作了开创性的阐释。
第一,关于*治经济学史研究对象问题。基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卢森贝提出:“*治经济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治经济学本身。”卢森贝这里所谓的“*治经济学”,只是“狭义的”的*治经济学,即“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对象的*治经济学”。以“狭义的”*治经济学为特定的研究对象,使*治经济学史具有特殊的规定性。这就是:“这门科学是跟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发展同时发展起来的。经济思想范围以内的一切思潮、倾向和学派的斗争,是阶级斗争的形式之一,是同经济*治战线上的斗争合而为一的。正是从这个观点看来,*治经济学才能够成为另一门科学——*治经济学史——的研究对象。”(卢森贝,b:1)
基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卢森贝认为,*治经济学史研究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方面同各种敌对的学说作斗争,揭露它们的阶级实质,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学说的历史,因为他们要阐明所批判的学说的动力,即揭示产生并支持这些学说的力量。”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本身是“不断发展着的”历史科学,但不能以此代替“建立有系统的*治经济学史教程”的“要求”(卢森贝,b:1)。卢森贝指出,科学史揭示的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性,“*治经济学史应当阐明*治经济学发展的规律性”(卢森贝,b:12)。*治经济学史不只是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本身的历史,而且还是包括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在内的*治经济学整体产生及其不断发展的历史;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治经济学史,也只是一种特定的*治经济学史观,体现的也只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和学理依循的经济思想史范式。
在对*治经济学史对象的阐释中,卢森贝认为,在现阶段*治经济学的发展中,呈现的总是之前*治经济学的已经完成的结果,而在已完成的结果里,发展的过程消逝了,人们看不到发展的经过阶段,也无法知道前后关键和转变情形。如价值论、货币论、剩余价值论等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对劳动价值论的探索,在17世纪中叶的威廉·配第(WilliamPetty)那里就已经存在,甚至在古代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就能发现关于商品交换分析的思想萌芽。“但是,各种理论本身并没有直接说明它们的历史,即是说,没有直接说明它们的产生和逐渐发展的经过。*治经济学史的研究对象,也就在于分析这个过程。”(卢森贝,b:1—2)
显然,经济思想史对经济思想过程的科学揭示,是经济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要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曾经提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这是德国古典哲学所贡献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b:)。事物“过程”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对事物“过程”的历史探索,就成为把握事物本质和特征的路向。无论是在历史逻辑上,还是在理论逻辑上,或是在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相统一上,实际上都是事物发展“过程”在思维进程中的再现。恩格斯晚年进一步提出把“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结合起来的问题,认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马克思、恩格斯,g:)。恩格斯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史过程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境界。卢森贝虽然没有能结合恩格斯这些思想来说明*治经济学史对象问题,但他还是在“分析这个过程”中昭示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史观的基本方法和学理依循。
从*治经济学史来看,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之前的资产阶级古典*治经济学是有继承关系的。卢森贝引述列宁的论述说明,对这种继承关系作出科学理解是有重要意义的。列宁指出,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列宁,a:66—67)。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吸收和借鉴了古典*治经济学派的积极因素;而资产阶级*治经济学则扩展和张扬了古典*治经济学派的庸俗因素,并使这些庸俗因素进一步“发展”和“深刻化”。最后,在基于资产阶级*治经济学观点的经济学说史中,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也被“曲解和庸俗化”(卢森贝,b:3—4)。
在对*治经济学史对象问题的理解中,卢森贝还强调,*治经济学是随着经济本身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而发展着的,同时“*治经济学的发展又同其它科学——如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哲学——的发展,特别是同一般方法论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治经济学的历史过程表明,重商主义还只是朴素的经验论者;但重商主义崩溃时期的威廉·配第,就已经企图把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移植到*治经济学中来了;继配第之后的重农学者特别是这一派的领袖弗朗索瓦·魁奈(FrancoisQuesnay),已经在经济观念整体上“以一定的社会学和哲学的观念——自然法和自然秩序的观念——为前提”了;亚当·斯密(Adam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都是从自然法和自然秩序思想出发的,但他们“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前辈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卢森贝,b:7)。马克思*治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一样,“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列宁,a:67)。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看来,研究*治经济学,不但不能跟经济的和*治的利害相分离,而且也不能跟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发展相分离(卢森贝,b:7)。对*治经济学史中哲学和其他科学方法影响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