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李杰李叶
?受访:方海
“方海博士兼任中欧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中国设计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高校设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粤港澳设计文化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等。年博士毕业于阿尔托大学(原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后,留校任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芬兰文化成就奖、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芬兰狮子团骑士勋章()、世界绿色设计贡献奖()、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广东省第七届和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的第41年,在这几十年中,中国设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请您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谈一谈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时间节点和事件。
方海:首先是科技信息方面的巨大发展和进步。我于年进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学习时,作为全国当时专业资料最多的建筑学科,我们的图书资料也是极为有限的,甚至能与国际接轨的文献仅限于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和60年代日本的,以及少量美国的过期杂志;年我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时,学校已有订阅欧美各国主流建筑期刊;到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不仅订阅国际各种专业期刊杂志,更有许多师生在重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和设计作品,初步融入国际建筑与设计发展的主流学术圈。
其次是中国当代城市和建筑的长足发展。年当我决定赴欧美留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上海浦东的第一家大型超市“易初莲花”开业,人山人海的盛况令人难忘,彼时北上广的城市综合体和高层建筑群尚在计划当中,而当年出国留学的理由之一就是能多看看国际大师的建筑作品。到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国际上最活跃的大型建筑事务基本上都有作品在北上广深及其他重要城市,而年上海世博会汇聚来自全球的各类建筑师团队在上海集体亮相。到了年,全国绝大多数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有境外建筑师的作品,一方面有人认为中国过去三十年里已成为境外建筑师、工程师的实验场,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当几乎世界上所有的著名建筑大师和设计机构都在中国留下作品时,中国也成为了当代建筑的鲜活博物馆,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中国建筑师和设计机构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第三是中国家具和工业设计方面的发展速度惊人。尽管我国的家具和工业设计在创意和高科技方面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距离,但与四十年前的中国家具和工业设计相比较,我国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四十年前中国各大城市的家具家电与所谓的“大件用品”还需要“计划供应”,四十年后的今天,全中国的家具家电都达到“供大于求”的局面。年我去芬兰学习,已故中国室内设计学会主席曾坚先生嘱托我每次回国带回北欧设计师的图片资料,今天的中国,早已有来自北欧和欧美日各国设计师的活跃身影。年米兰和科隆国际家具博览会上,我看到来自中国的家具制造商们拖着拉杆箱收集各展位的资料,以便回国模仿;年的米兰和科隆展会上已出现中国家具的展位,而中国家具制造商们早已不能满足于通过图片资料的初级模仿,而是将其中意的产品直接买回家拆装研究;年中国各地的家具展会上,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多家中国本土设计品牌,其中有许多中国设计品牌已多次参加国际展会。
无锡大剧院的竹饰大礼堂
无锡大剧院主礼堂看台
您从事建筑与环境设计、工业设计领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中西方设计比较研究30余年,研究成果更被认为是当今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研究的重要理念和方向之一。在您看来,“可持续设计”的准确概念是什么?涉及到哪些学科?您是如何在教学和实践中进行“可持续设计”的?
方海:从哲学思维方面开看,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子哲学就会有最早、最朴素的“可持续设计”的理念,然而其更重要思维观念的则是“清静无为”。在古代,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古典文明虽然不排除其互相之间的某些联系,总体来说它们都是各自孤立的发展状态,因此,征服自然并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宰是世界各大文明不断的主旋律。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发现印度,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的壮举之后,欧洲各国开始轮流主宰全球经济,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这种对全球的征服是无止境的。直到伟大的德国科学家、探险家亚历山大·洪堡发现全球生态的一体化事实之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开始介入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当中,“生态设计”或“可持续设计”的观念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引起各国的有识之士的警惕,进而引起全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