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是艰难,晴天出租车满大街瞎跑,一到下雨天,连个*影子都见不着。
你肯定以为是雨天打车的人太多了,可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教授并不这么认为。
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叛逆者,塞勒也是个非主流的教授,不喜欢在家里写论文、列模型,反而对生活现象更感兴趣,喜欢出门东逛逛、西瞧瞧。
有一阵子,他忽然对纽约的出租车产生了兴趣,他发现,出租车司机们都喜欢自己给自己定指标,比如说我每天的目标是跑美元——这就是把大目标分解成每天的小目标,非常棒的目标管理。
问题是,出租车司机拉多少客不是司机说了算,归老天爷管,今天心情好,来一天的雨,打车的客人根本停不下来;如果老天爷今天心情不好,来个风和日丽,一天的生意可就“泡汤”了。
有人要说了,这算什么发现啊,坐在家里也能想到啊。
是的,但坐在书桌前,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些了,生活的复杂性,有时一定要亲自体验几次,才能体会。
按理说,雨天收成好,阴天生意差,说明雨天的赚钱效率高,相应的,闲暇成本就高,更适合用来赚钱。
相反,晴天的时间赚钱效率低,闲暇成本相应也低,更适合休息。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应该是雨天多干几个小时,晴天就给自己放个小假。既解决了赚钱问题,又让市场恢复供需平衡。
可扭了个腰的出租车司机刚好相反,雨天一完成目标,司机立刻头也不回的打道回府,对雨中苦苦等待的乘客视而不见,而晴天则一趟趟地载着空车,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指标,加班加点。
当然,后来的研究者指出,出租车下雨天不出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雨天路滑,易堵车行驶慢,但因为完成目标而缺乏工作动力,仍然是很重要的原因。
2/5
02目标管理的重大缺陷
有人说我把国外的案例生搬硬套到中国。好,我承认我国出租车司机最勤劳,下雨天生意好,多载客,猛赚钱。但如果你仅仅止步于中美两国劳动人民的差异,那就错过了一个改造自己人性弱点的好机会。
目标管理是我们最常用的手段,习惯好的人,前一天晚上就计划好,今天要写完那份报告,再打五个客户电话,等等。
假如你今天效率奇高,到下午四点就完成了全天的目标。此时,你虽然如释重负,但理性尚存,脑中好像有一个小人在说:下班还早,不如把明天的任务也完成一部分吧。
但立刻就有另一个小人跳出来:明天的事急什么,好不容易提前完成工作,要注意劳逸结合啊。
虽然有一点不安,你还是开启了“假性上班”模式,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