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经济学的元理论第二章知识产业和知识
TUhjnbcbe - 2021/7/20 9:08:00

1.2.知识的体系

知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哲学家和各类科学家研究永恒的课题。知识体系的第一个侧面就是它在宇宙3和宇宙2两个领域(sub-worlds)中的联动功能。知识的体系要根据五个宇宙的理论重新加以定义。

1.2.1.知识的结构性和层次性

知识是结构性的和层次性的。知识分为自然科学的知识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和法律、道德、信仰等常识类的知识。分为实质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如方法论)等。从知识的层次性角度来看,最基本的是经验性知识,然后是数学、方法论等程序性知识。在此之上,各类知识都可以提炼出理念性知识,如各种主义,各种思想,各种哲理。与逻辑类知识并行的还有价值类知识,如法律、文化艺术等知识。所有这些理念类知识是从实质性知识中提炼出来的。在这些理念知识之上是哲学知识,哲学也是知识的知识。在哲学之上是关于信仰的知识,如神话和宗教知识。人们总是希望通过理性知识或者科学知识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如果不能解释,人们就会去寻找信仰的帮助。

1.2.2.知识的提升

什么是知识的提升?知识的提升是通过归纳法提炼出来的更高层次的理论。用爱德华-威尔逊的说法,知识的提升也就是知识的融通(consilience)。知识升华的手段是找到他们的共同范式。

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了范式(paradigm)的概念。库恩认为范式是在知识和科学领域的特定思维方式。他在一书中把科学范式定义为某一时间内对某一学科的一系列限定。范式是知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这里,范式被定义为一门科学的基本假定。如果一门学科的基本假定可以用作另一门学科的基本假定,就称为范式转移。如果两个学科具有共同的假定或范式,就称为范式的可公度性。知识的提升前提是范式的可公度性。

知识的提升是创造更加包容的知识,向广度、深度和高度发展,产生多维度知识。知识的提升是从实质性知识提升为理论性知识,从理论性知识提升为方法论知识,再提升为理念性知识和哲学类知识,也就是从常识到理论,从理论到元理论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从理论到理念,再从理念到哲学思想的过程。知识的提升是知识创新的前提。提升的知识或更加包容的知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动物具备某些概念和思维的能力,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具备了创造多维度知识的能力。

1.2.3.知识的平面性和立体性

常常听说有的人十分博学,这是说他知识的广泛性。也常常听说有的人专业很深,这是说他知识的深度。还有一种人,说他的知识立意高远,是说他的知识有高度。第一种人的知识是平面的,而第二种和第三种人的知识是立体的。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是互相联系的。有广度和深度知识的人具备向高度发展的条件。有高度知识的人可以更深的理解广泛的知识。

1.2.4.科学观

科学知识是反映客观规律(objectivelaw)的知识。而客观规律是从重复出现的现象(regularities)归纳出来的。这些客观规律并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的。有些客观规律在其他规律之上,通过这些客观规律可以通过演绎推理发现低一层次的规律。社会科学一般的规律高于经济学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从社会科学一般的规律中推导出经济学的规律。

知识是通过归纳法和演绎法取得的。从一定公理演绎出来的知识,不具有证伪性。这些知识如果被证伪,这是由于通过归纳法产生的公理本身是可以证伪的。但是,通过演绎法取得的知识也是知识。科学的知识是通过归纳法产生的可以证伪的知识。波普尔不认为不能证伪的知识是科学知识。

1.2.5.真理观

能够表述的真理都是相对的,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真理。能够证伪的意义是,如果知识是通过归纳法取得的,那么它还只是相对真理。通过证伪可以发现真理的相对性,并加以改进使其成为更接近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相对真理只能接近绝对真理,但是永远不能成为绝对真理。

科学观和真理观都是建立在科学哲学的基础之上的。但是科学的哲学并没有完全解决科学性和真理性的问题。

为此,我们必须了解知识的三个维度:前提条件、解释范围和解释能力。前提条件是说,对于某件客观现实的解释,一定附加一些条件,使其处于一定的坐标之上。条件和解释的关系是,条件越多,解释的范围越窄,从而应用的范围越小;反之亦然。解释能力指一门科学说明客观现实的准确程度。如果我们把条件和解释范围作为一个维度,而把解释力作为另一个维度,可以形成一个两维空间(我们称为“理论空间”):

横轴代表绝对真理。绝对真理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人类的认识可以不断接近的,但是永远不能完整表达的客观规律。纵轴代表理论的相对性。条件越多,理论的解释能力越高,但是所能解释的范围和领域越小。因此相对真理的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由于理论描述的真理是相对的,因而是可以证伪的。证伪也可以说原有的条件是不充分的。在任何一个理论上,我们都可以选取一点作为坐标的原点。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通过演绎法推导出新的理论。在图中,从一点出发划出的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代表通过演绎法推导出理论的前进方向。选择坐标原点也就是选择假定(范式)。任何一种科学都存在着假定。理论中所设立的条件相当于一个坐标系。数学、物理学和很多理论中都有这样的坐标系。经济学的坐标系就是像科斯定理,MM定理等具有一定条件假设的公理和定理。

属于某种科学的基本假定,我们就称为范式。公理就是科学的基本假定,因而也可以理解为范式。定理,推理都是一定范式条件下的因果关系。这只要看以上的两维图就可以理解了。作者认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解,哲学家把基本的假定称为范式。知识的提升是找到跨越不同学科的共同规律。以上关于知识的理论说明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找到学科之间的共同范式。

比如,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黑格尔的哲学论断就是理性主义的范式基础,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共同范式。而适者生存是理性主义在生物学的体现。适者生存的竞争原则和社会交换的原则又是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共同范式。

我们可以将绝对真理作为真理的一个参照物。绝对真理是无条件的,而且其解释力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是有条件的;人的认识的解释力是有限的。这就是说,人只能获得相对真理,人不能够获得绝对真理。但是人的认识能力可以无限地接近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就是人的认识可以无限地接近但是永远不能够达到的极限。相对真理就是可以证伪的真理。相对真理或者科学的理论具备下述三个条件:

1.具备解释力;

2.前提条件越多,解释的范围越小;解释范围越小,解释力越大;

3.在相同的条件下,解释力越大的相对真理或者科学理论的科学性越强。

有人说,数学是不能证伪的,因此数学不是科学。作者不能同意这样的说法。比如欧几里德几何学是平面几何学。在没有加上平面这个限制词或者前提条件以前,人们认为它是普遍适用的。后来被证伪了。因为在非平面,如双曲面和椭圆等非平面的情况下,它的第五公设不成立了。这说明,数学是可以被证伪的,因而数学是科学。证伪是相对真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说它要有解释力。一个伪科学可以不断被证伪,但它并不是科学。

真理的相对性体现在不同的层面:首先是概念的相对性。概念是客观现实的模拟,本身就是相对的;其次是理论的相对性。如果确定一定的条件,理论的真理性就可以增加;第三是角度的相对性。这是指人们受到自己角度、立场和*治倾向等的影响,使理论有失完全公正。最后,社会科学更加偏重于创新范式,而不同的范式之间难以比较。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更让人感到五花八门。文学和美术的派别是受不同的理论决定的。一种理念可以认为是一种范式。自从反对经验主义以来,文学和美术界充满了各种标新立异地创新。由于缺少共同的范式,使他们之间很难比较。因为每个人对于艺术的感受是不同的。在艺术品市场中,中间商并不必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只是考虑市场需求的偏好。

知识世界包含丰富的内容:科学知识、文学知识、宗教知识、科幻知识等,同时也包括虚假知识;夸张知识,如广告、谣言等。这些都可以在一个知识的坐标中表现出来(如下图)。知识坐标中的横坐标从左到右表示现实性和可应用性的增加,纵轴左侧表示非现实性。纵坐标从上到下表示条件由少变多,横轴以下表示非现实的条件。第一象限是科学区,在这里假定是现实的,结论反映的也是现实的,具有真理性和解释力。当然,每一个具体的理论具有不同的解释范围,也具有不同的真理性和解释力。第二个象限是扭曲知识的区域。在这里假定可能是现实的,结论也可能具有真理性和解释力,但是它们的应用可能带来负面的后果。第三个象限的知识具有非现实的假定,或者说,假定是不可能发生的;同时其结论的应用也可能带来负面的后果。第四个象限包括不同各类的知识。首先是文学类的知识。比如,小说可能描写的是非现实的环境,但是其结论给人以新的启示,因而能够反映某些真理。其次是科幻类知识,其前提、假定或者所设定的环境是非现实的,但是其推导符合逻辑,因而可以带来想像的真实。第三是宗教知识。其假定是不现实的,推理逻辑是错误的,但是结论则反映了现实中的愿望和要求以及伦理原则,因而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在知识领域中科学哲学家们的认识是不同的。按照爱德华-威尔逊的理解,科学具有一些必要的属性。“简言之,‘科学是一种有组织、系统化的产业,它收集和这个产业相关的知识,并且把这些知识凝聚成可以验证的定律和原理’。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某些特性来区分科学和伪科学。第一是再现性(repeatability),同样现象接受独立方法的检测,则先前的解释如果不是得到支持,就是被新的分析和实验所推翻。第二是精简性(economy):科学家企图将信息抽象化成最简单又最赏心悦目的形式。这两种特质合称为简洁(elegance);同时,他们也希望以最小的力气产出最多的信息。第三是测量法(mensuration)如果可以用举世皆准的量度恰当地测量事物,那么当我们对这些事物做广泛的推论时,就会含糊不清。第四是启发性(heuristics):最佳的科学研究能够刺激进一步的发现,而且往往是朝着一个不可预测的新方向:新知识也能对当初导致这个新发现的原理提供进一步测试。第五,也是最后一点,为融通性(consilience):在对各种不同现象所做的解释中,那些能够彼此关联而且证实为具有一致性看法的解释,最有可能存留下来。”(爱德华-威尔逊:P78-79)。

爱德华对于科学知识的总结有两点是最重要的,即简洁性和融通性。在我们关于知识的理论中,前提条件越多,理论就会越不简洁。科斯定理就是非常简洁的理论:只要没有交易成本,资源就会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去。这里交易成本包括很多种。如果细说,理论就会不简洁。其次是理论的融通性。因为融通是元理论的特征。也就是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更大的解释范围。反过来,再重新解释它所跨越的新领域。启发性是副产品,因为一旦有了融通性,也就有了启发性。很多理论并不具备直接可测量性,但是可以通过替代指标来进行衡量和比较。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些替代指标模拟实际指标的能力会不断提高。社会科学特别是行为心理学应用很多实验来模拟人们的博弈行为。而当今问卷成为*府部门对于某一项*策反馈的有用手段。

1.2.6.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及其局限性

逻辑形式的概念是逻辑学的核心。一个争辩的有效性是由逻辑的形式决定的,而不是由其内容决定的。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和现代象征逻辑都是形式逻辑的例子。非形式逻辑研究自然的语言辩论。研究诡辩是非形式逻辑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柏拉图对话就是非形式逻辑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形式逻辑是思维和推理的范式,试图解决的是如何用纯形式的内容研究推理。推理过程是一个纯形式的内容,如果它可以表示为抽象规则的一个特定的应用。抽象规则不是一个关于特定对象或其性质的规则,而是思维的规则。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关于形式逻辑的论述。

现代形式逻辑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逻辑推导定义的基础之上。形式逻辑基于“同一律”(lawofidentity),就是说,如果A等于A,意味A和它本身是一种确定关系,它不可能同时等于B或者C。初看起来,这不过是常识。但是事实上现代科学就是建立在这个常识的基础之上的。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都是基于这一基本形式逻辑原理而得以发展的。没有同一律,生物学的分类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形式逻辑也只能应用于现实中的相对宏观的世界中。生物的进化史说明,A可能不等于A。我们可以说人不是猿,但是我们找不到一个时间点,在这一点上人和猿彻底分离。其实物种的进化过程中,基因的变异导致他们和自己的祖先有微小的不同。因此简单地使用形式逻辑就会导致错误。在一个不间断变化的微观世界中,微小粒子在一个时间点t上可能既是A又不是A。因此,就会出现量子理论的特殊现象。在真理观中我们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现实中由于我们定义每一件事物只具有相对意义,而不具有绝对意义。很多诡辩论都源自于此。

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可以在以上真理观的基础上加以解释。形式逻辑是一种推理的范式,一旦这种范式确定以后,就不能证伪。形式逻辑的大前提和小前提实际上就是假定。在这样假定下,结果就是正确的。因此通过形式逻辑推导出来的结论不是一种可以证伪的科学。而辩证逻辑是一种非形式逻辑,它是可以证伪的。在上图中,辩证逻辑是曲线部分,而形式逻辑是直线部分,它只增加可应用性,而不增加真理性,也不改变条件性。

1.2.7.经济学的科学性

有了以上的关于知识的理论,我们可以讨论关于经济学的科学性的问题。经济理论是可以证伪的,因而是科学。经济理论是从某些前提出发的。比如主流经济学说就是从理性经济人、最优和一般均衡为出发点和原则,演绎出来的。只要演绎的数学过程,或者说模型是完整的,那么就可以说理论是自圆其说的。但是理论的前提,即出发点可能就是有问题的。因此,结论也是有问题的。演绎推理的结论可以被证伪的前提是其假定是正确的,推理过程是正确的,那么结论就应该是正确的。由于经济学的前提假定经常被证伪,因此,如哈佛教授曼昆所说,经济学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为了说明经济学的科学性,要求经济科学具备相应的条件:首先能够解释已知的现象,也就是说具有解释力;其次能够为其理论证伪。

1.2.8.量子理论和认识论

物理学家最初都是唯物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认为知识是根据实验和逻辑得到的。但是很多著名的物理学家最终都成为了唯心主义者。例如牛顿,他在解释第一推动力时最终归结为上帝之手。最近中国物理学家也常常走上这样的道路。例如,物理学家朱清时认为人的意识可以改变现实。朱清时从量子力学的诡异现象开始。第一个诡异现象就是态叠和坍缩。他认为态叠就是同时在A点存在,也在B点存在。但是一旦有人类的观察时,他就坍缩了。也就是变成确定的了。朱清时据此得出结论,人们观察和意识活动可以改变现实。

其实,这不过反映了我们认识的相对性。认识的相对性是因为U3中的概念都是相对的。古代希腊哲学家说我们不能两次走过一条河,因为“河”的概念是相对的,绝对意义上的“河”是不存在的。

认识的相对性同时也和我们所取的时间跨度有关。量子理论已经提示,物质不过是不间歇变动的波,其实这不过是说物质在一个特定时点上的时间可以任意小。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跨度上,它是存在于某点,但是在一个更小的时间跨度上它不在于那一点。据说,在1秒的10的负次方的时间就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我们的观察不可能是在这样小的时间跨度上。因此,我们观察到的某一个时间存在于某一点本身存在着时空的两个不确定性,时间跨度的相对性,地点的相对性。同时,我们对于观察对象的概念和定义也存在着相对性。因此,我们观察的确定性是不确定的。换句话说,我们确定的某一时间点的位置,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两个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不能说它们是确定的。主观的意识并没有影响客观世界,而是影响了观察的结果。这是主观判断的相对性的表现。

朱清时举了女儿是否在客厅里的例子。因为在宏观上,女儿在客厅和不在客厅是矛盾的,结果只有一个。我们在宏观世界中的判断具有准确性,是因为时空跨度大,可以容纳微小的变化。某一个事物停留在某种状态的时间越长,我们对它的判断越准确。因为,我们某种定义的时间跨度足够长,可以容纳很多微观变化。因为客厅里现在的女儿和1微秒前的女儿在微观上是不同的。设想我们让时间跨度足够大,假如1天时间。比如,我们可以问女儿昨天全天女儿是否在客厅里,这就不确定了,因为女儿有时在有时不在。这就是在和不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从渺小绝伦的量子世界到硕大无朋天体世界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但是时空的相对性(认识论意义上的相对性,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相对性)和我们认识能力的相对性影响我们观察的结果。量子力学的坍缩理论,可以和我们对于天体的观察相类比。今天我们观察到的亿光年以外的星系,只是在地球还没形成以前的情景。

其实,经济学元理论的哲学基础即关于知识的理论告诉我们,我们记忆中的知识,提供了我们关于某种事物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就是相对的。比如说,花的概念,其实本身就不存在着绝对的花。总有可以是花,也可以不是花的东西。另外,同一事物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时间可以把一种事物转变成另一种事物。

由于人们大脑的宇宙3中宏观领域的概念和微观领域的时空概念不同,因此出现了用宏观概念理解微观概念而产生的不同结论。正是由于我们不能理解宇宙3的作用,而产生了对于微观世界中意识改变客观世界的结论。意识属于宇宙2,它是心理活动的领域。而概念和知识属于宇宙3,是知识的领域。宇宙2和宇宙3都没有改变客观世界本身,而只是影响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的相对性。

总之,我们的相对概念和理论知识(相对真理)产生于宇宙3,我们的问题在于用宏观的概念理解微观现象。五个宇宙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解这个问题的哲学基础。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实施意识的个人。任何特殊功能都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但是人的意识可以互相影响,成为群体意识或集体情绪。托马斯定理指出,人们的思想和意识是共性的东西,不管其内容如何,也不管其是正确或合理,都会影响事件的结果。根据羊群效应,经济学中人们的理性预期都是自我实现的,都会影响事件的结果。

1.2.9.理性知识和文化知识

理性知识来自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文化知识来自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人和人之间的交换和博弈,形成了人们的习惯和规范。这是社会伦理来源。文化又是生活的符号,理念的符号和艺术的符号。文化同时也是宇宙3即私人知识的组成部分。它和人的心理情绪关系更为密切,是宇宙2和宇宙3的互动的结果。因此,文化也是知识世界即宇宙4的组成部分,因此,它又反过来影响宇宙3的私人知识中的文化意识。

(未完待续)

来源:经济学的元理论。版权归资料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明来源!如果图文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学的元理论第二章知识产业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