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隋福民中国农业产业升级的模式和路径思考
TUhjnbcbe - 2021/7/22 0:51:00
白癜风专病专治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818951.html

中国农业产业升级的模式和路径思考

作者:隋福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源:《中共杭州市委*校学报》年第3期

摘要:中国农业产业升级非常关键,其是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农产品质量改善并惠及大众是中国农业产业升级的核心表现。然而,当下的中国农业产业体系和格局,以及以新型经营主体和规模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农业产业升级路线却难以完成这一时代重任。新时代的新技术条件为新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新模式的主要主要特征是以平台组织为抓手,让小农户的生产和农产品的流通都嵌入其中,从而创造出一个“平台+小农户+增量平衡”的动态演化路径。这一方略可以克服中国目前农业产业体系和产业格局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中国农业产业转型成功,有助于破解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对接的难题,有助于走出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农产品;产业升级;平台模式;小农户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农业产业升级。比如,可以把装备了现代生产设备的农业理解为现代农业,进而认为它是产业升级的标志,也可以把农业产业链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向发展定义为农业现代化,并进而认为这是产业升级的表现。而本文则把产业升级的标准界定为生产出质优但价相对廉的农产品,并能够总体上完成对现有普通农产品的替代。我们认为,中国的农产品质量无论是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比,还是与自己的传统纵向比,都有可以进步的空间。*府、学界、实业界也并非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但可能是解决起来太难,因此,该问题实际上被“悬置”了,并逐渐淡化忘记了,甚至是开始偏离这一农业发展的原初目标。然而,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农业大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作为一个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大国,我们没有理由忽视这一问题,也再没有腾挪余地来回避这一问题。本文从中国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体系角度思考中国农业发展的特征和痛点,进而分析我们现有的一些*策导向和效果,然后,提出本文的升级思路和构想。本文观点属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还请方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当下的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以及产业格局

中国目前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还是小农户,这是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我们讨论所有农业问题都不能忽略的一个基本事实。截至今天,尽管我们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组织有一定发展,但小农户仍然占据总体生产主体数量的90%,占有全国总耕地面积的70%。[1]小农户是主要的生产者,农产品的流通则是在多层级的市场流通体系中完成的,即多级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有很多从事农产品流通的小贩和大商户,他们一般为坐商,在农产品集贸市场,通过收购小农户的农产品完成产品规模化汇集,然后借助于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和一些运输工具,将农产品进一步转运到远处的批发市场,然后再以这个批发市场为中心,进一步下沉到次级和终端的农产品市场,位于城市的消费者从这些终端市场里购买所需要的农产品。粮食、蔬菜等基本上都是如此。当然,也有农超对接等模式,但目前不占主流。这样的体系有助于匹配供需,同时刺激了专业化生产,而且市场规模越大,农产品种植的分工就越细,因此,伴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从微观案例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市场体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寿光是蔬菜大市,但在20世纪90年代,寿光的蔬菜也会烂在地里卖不出去,然而与此同时,正如三元朱村书记王乐义所言,北方很多大城市冬天的蔬菜仍只有大白菜,供给和需求不能匹配,原因就在于流通体系不完善。因此,当时寿光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修路和建构农产品批发市场,并以此为中心,向全国辐射。在面对巨大的潜在需求时,理顺市场体系让供给满足市场需求,当然是有利于小农户等生产者的,事实上,山东的举措确实也打造了“寿光模式”“潍坊模式”。生产和流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各司其职”。生产的人做生产,负责流通的人做流通,因为这是专业化分工,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优越性的一种表现。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农业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主要体现就是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2]多种农产品的数量都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已然到了总体上供大于求的时代。从历史角度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马尔萨斯陷阱”[3],古代所有的地区和国家都在这个陷阱里挣扎。只有到了工业革命后,世界才出现了库兹涅茨所言的现代经济增长,人类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本质的提高,人均占有的农产品数量也有了提高。农业不再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中国属于后工业化国家,而且经历了近代以来的近百年动荡,农业生产勉力维持,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很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迫切需要建立工业化体系,在没有外源资金的前提下,农业必须做出牺牲,于是农业剩余通过剪刀差等方式进入到工业资本积累中。农业需要供养城市人口,同时还要提供资本和原材料,因此,农业的发展“步履维艰”,以至于粮食问题一直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最大“心病”。粮食问题的解决是在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由于小农户在“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种激励相容机制下,采用了“内卷化”的劳动策略,因此,农产品产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困扰多年的粮食问题一下子解决了。当然与需求相比,我们的农产品供给总体上仍然是不足的。为了让人们吃饱吃好,为了让人们永远回不到过去那种食不饱腹的日子,多年来,*和*府一直通过各种*策来促进农业生产。比如,“米袋子工程”“菜篮子工程”一直被确定为地方*府的“一把手项目”。农产品数量的增长也被看成是农业方面的*绩。在这样的*策引导下,大约到了年前后,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即再也不是生产不足了,而是“供求平衡、局部过剩”,甚至可以说是“供大于求”。

这样的体系和格局看起来似乎也很好,但实际上成绩背后有隐忧。比如,农产品的质量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施肥,过量用药的情况屡禁不止,农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没有减轻,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中间商、零售商也会对产品进行各种“润色”,但消费者对此却没有更多的应对之策,只能顺其自然,凭天由命。

国家也不是没有意识到农产品的质量问题。我们的*策文件一直包含有提质增效的要求。我们也希望扶持一些标杆来带动农业产业的升级,让生产过程标准化、可溯源,等等。我们希望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在这方面作出表率。地方*府为了显示自己的*绩,也确实兴建了一些规模很大的农业生产设施,支持了一些农业企业,投入了很多财*资金,但这些农业生产设施除了“符号”的意义之外,却没有在农产品质量改进上有着压倒性的成绩,大部分都转化为传统农业的产能资源,进而进入到了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让传统农业的“供大于求”产业格局进一步强化,没有实现国家的预期目标。

[1]新华社.全国98%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仍是小农户[EB/OL].(-03-01).
  隋福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农学思想与“齐民要术”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农村经济。
  

(编辑:刘益建;审校:张佶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
查看完整版本: 隋福民中国农业产业升级的模式和路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