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概括
马克思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我在研究*治经济学过程中,“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
(一)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基本原理
首先,马克思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有两层含义:(1)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建立的生产关系,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吃穿住行等问题,必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而生产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进行。这样就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类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物质力量即生产力;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在一定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又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其次,马克思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基本原理。他说:“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有三层含义:(1)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是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
(2)上层建筑是由*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式构成;(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中的*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式都是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即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中各个方面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中的第一性的、原始的、基本的关系。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分为两种:一种是*治上层建筑,包括*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另一种是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的总和。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派生的,是第二性的。简言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或阻碍、或延缓、或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再次,马克思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基本原理。他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有两层含义:(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决定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的增长及其密度;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活的主要条件,规定和制约着另外两个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方面,包括*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观点。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以生产方式为主体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二)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一般规律
马克思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他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有两层含义:
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具有绝对的变动性的特点;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的特点。生产力的不断变动性与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当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当生产关系成为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腐朽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总要千方百计地反对其变革,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革命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必然起来进行斗争。这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因此,社会变革是通过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革命阶级推翻代表腐朽生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的方式实现的。
二是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也会发生变革。
(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首先,“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都是人参与的,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着的。因此,社会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是紧密相联的。当我们研究社会发展变化时,首先必须时刻区分两种变革:一种是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变革,另一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变革,不能混淆。
其次,“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认为,当分清社会变革中的物质变革和意识形态变革之后,应该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即物质变革是意识变革的根据,意识变革是物质变革的反映。具体地说,在判断一个变革的时代时,应该从社会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去理解社会变革的最深刻的物质根源,而不是以社会意识为根据。
最后,“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经典阐释。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了落后的生产关系或迟或早地要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人类社会是按其固有的、内在的、客观的矛盾运动规律发展变化的,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所以,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生成过程时才会产生。
(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演进过程
“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基本阶段,即原始社会(亚细亚的)一一奴隶社会(古希腊罗马的)一一封建社会—一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既分为若干不同的阶段,又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演进过程。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支配和决定的。
(五)阐明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解决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这种对抗形式的物质条件:(1)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2)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3)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剥削制度锻造了掘墓人——无产阶级。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2.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段话?马克思在这里不仅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概念作了明确的规定,而且还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之间的关系作了科学的规定,即: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往往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所在。
3.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段话?这段精辟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过程,阐明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第一,马克思的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社会革命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的运动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和决定的。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因为在物质生产中,人们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不断提高,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和革新,使生产力时时刻刻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而一定的生产关系当它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建立起来之后,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建立以后,在一定时期内,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基本上是适应的。但是,随着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这种生产关系就必然和发展了的生产力发生矛盾,以至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这种生产关系,建立同发展了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生产荧系。于是,一个社会革命的时代便到来了。革命的任务,就是用革命的手段,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因此,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中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历史发展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基本原理。
第二,马克思的论述还告诉我们,社会革命首先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和开始,接着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发生变革后,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随着它所借以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的变革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建立起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新的上层建筑。
总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经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革命,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得到基本解决,接着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即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又从基本适应到不适应,再经过社会革命,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矛盾基本解决,然后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川流不息,推动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波浪式的发展,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上述马克思所阐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的原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不仅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决定力量,而且清楚地告诉我们,社会革命发生的最终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革命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任何一种社会革命和改革,即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革命和改革,既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又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任何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之所以能产生,就是因为它能够较快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更高的生产力。社会主义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特别是掌握这一原理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技术革命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的关系,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阶段,要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其主要的和直接的内容来说,就是实现科学技术的革命,实质上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只有实现科学技术的革命,才能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达到现代化水平,建立起雄厚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变为发达的社会主义。因此。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的决定力量。当然,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发展生产力,还必须自觉地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但是,不论是生产关系还是上层建筑的改革,既不能脱离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又要能促进其发展。
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是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发生矛盾,就会发生社会革命?
答: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经济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灭亡,都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命题。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马克思在《〈*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内容,其要点是:
(1)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是一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现实基础。
(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3)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相矛盾。而一旦这些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将发生社会革命;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将相应地发生变革。简而言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33页)这就是所谓“两个决不会”,是相对于“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来说的。恩格斯对这一原理进行解释时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同上,第3卷第—页)
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中,蕴含着这样一个命题:任何一种经济社会形态的产生和灭亡都取决于物质条件。对这一命题的深刻理解,至少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一定的物质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决定一定的社会形态。
第二,生产力在质的方面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因此,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也是有阶段性的。
第三,无论是新的经济制度的产生,还是旧的经济制度的灭亡,都取决于物质条件是否充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程度是相对的,只要现存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基本相适应,只要现存的经济制度对于发展生产力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那么,这种经济制度就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同样,只要新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借以产生的起码条件还不具备,只要这种条件还需要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中继续创造出来,那么,这种经济制度就不会产生。
第四,导致旧的经济制度灭亡的革命的性质和新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完全取决于生产力的性质。在具有质的区别的生产力条件下,革命的性质和新的经济制度的性质也有质的区别。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借以产生的生产力条件还不存在的时候,不可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也不可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同样,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还未形成的时候,不可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也不可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枪杆子可以出*权,但枪杆子本身不能改变生产方式;*权的更迭是否改变了经济制度,取决于经济条件。
4.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即两个“决不会”)。如何理解这两个“决不会”?这就是说,新的生产关系以及新的上层建筑的出现都必须以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和根本动力,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归根到底,旧社会形态的灭亡,新社会形态的出现,都要以生产力状况为转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5.“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马克思的这段话阐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它说明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内在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说过。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所谓自然历史过程,大体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其一是说,人类社会同自然一样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因此,它同自然界一样有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人们总是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活动的,而所有的社会条件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条件是一切社会历史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同样也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人们只能以既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础,作为自己发展生产和参加社会生活的起点。其二是说,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也是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些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两对矛盾运动的过程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而后引起生产关系以及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的变化。总之,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上,就只能建立一定的生产关系,也只能建立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社形态。如此循环发展,推动着生产方式的依次更替,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化。
第二,这段话还说明社会形态(主要指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首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规律表明,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其基础的,即有一定的生产力才会有一定的生产关系。比如说,在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使用石器工具进行生产的条件下,只能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随着金属工具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生产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便建立了同这种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由于金属工具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冶金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发展,这就决定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从手工工具生产过渡到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生产,又决定了封建制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正:如马克思说过的那样:“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其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还告诉我们:现存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和能否进行变革要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虽然在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作为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决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总是处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变化之中。但只有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二着的矛盾由于不断派化而发展为尖税冲突时,历史才会提出从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的任务,即用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代替已经丧失了历史必然性的旧的生产关系。这就是说,一方面,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决不可能长久地落后下去,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迟早总要冲破已过时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当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还没有具备变革生产关系的物质前提时,新的生产关系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旧的生产关系也不可能被真正取代,因为当它还能适应或者说还能容纳现存生产力继续发展时,它就还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力状况规律的正面表现,它还具有生命力。如果人们不顾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硬要超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把某种所谓断的生产关系强加给现存生产力,那么就只能阻碍甚至破坏现存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6.“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的这段话明确地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在考察社会变革时,把社会变革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即生产方式的变革,另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变革,即意识形态的变革。在做了这样的区分以后,马克思指出了它们在社会变革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其中物质方面的变革即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而意识形态形式方面的变革是由物质方面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决定的,只不过是物质方圆变苹的反映。所以,我们判断一个时代的变革,要以物质方面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根据,而不能以意识形态形式方面的变化为根据。
同理,就象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凭他自己怎样说,而应该看他是如何做,如何生活的一样,我们看一个社会,也不能以它的社会意识为根据,而应该看它是如何生存的,如何运动的,即它的生产方式是怎样的,这个生产方式对全部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怎样的。
那么生产方式为什么能够成为我们判断一个变革时代的根据呢?这是因为: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决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历史上每一社会形态的*治结构和思想文化结构;每一社会形态的性质和整个社会的*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面貌,归根到底都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这个社会的各个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面这种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和人奴役人的社会结构,又决定了原始人的朴素的集体主义观念而不存在私有观念和阶级意识。当人类由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以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决定了阶级社会的阶级结构,这种阶级结构具体地裘现为相互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在经济上剥削与被剥削、*治上压迫与被压迫、思想上奴役与被双役的各种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由于每一社会生产方式的具体特点不同,又决定了每个阶级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各不相同。
第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依次更替,决定着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就和它基本不适应,这时就会或迟或早的发生社会革命,通过社会革命变革旧的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结果就是旧的社会形态转化为新的社会形态,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质、面貌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历史上奴求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以及现代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都以不同的形式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而所有这些过程从展开到完成,归根到底都是生生产方式的新陈代谢所决定的。
生产方式的变革又是怎样实现的呢?它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即马克思所讲的“物质生活的矛盾”,在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生产力是处在常地、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起积极地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作用,变成生产力的桎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尖锐化的程度就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时社会革命的客观条件就成熟了,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上层建筑也必然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社会便由一种形态进入高一级形态,使整个社会前进。
7.论述《序言》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序言》第一次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作了经典的表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无产阶级及其解放运动提供了科学世界观,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方法。列宁认为,《序言》对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周密说明,指出了把历史当做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的途径。今天,学习《序言》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序言》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总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消除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对抗性,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社会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仍然是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总体上是适应的,但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因此,必须通过改革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学习《序言》,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改革的性质、目的、意义和任务的认识,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不断增强深化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序言》告诉我们,物质生活同社会生活、*治生活、精神生活一起,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我们*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历来重视从总体上谋划社会主义建设的布局,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推进各方面共同发展。学习《序言》,有助于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按照总体布局的要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在《序言》中,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著名论断。这是对《共产*宣言》中“两个必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两个必然”强调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决不会”强调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学习《序言》,就要既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又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不能犯急躁冒进的错误。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更需要立足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8.“两个决不会”的论断的内涵和重大意义是什么?(一)“两个决不会”理论的主要内容:“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实质在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当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最终成为现实,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理论是他的“两个必然”理论的前提。
(二)“两个决不会”理论的现实意义
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理论有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过去我们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往往从理论上只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对这种必然性在时间上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是不足的,从而导致了我们许多工作上的失误。其实,“两个决不会”思想指出了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都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主义制度,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发到这种生产关系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大约经历了五六百年的时间,并且这还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要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关系和私有制,更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改变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观念,这是一场多么深刻的革命。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斗争过程,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两个决不会”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估计,这一点连革命导师也不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曾经认为,当时欧洲的社会化大生产已经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容纳的地步,资本主义再也不能统治下去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伟大决战迫在眉睫了,但后来的实践证明,他们的这种判断是不符合实际的,实际情况是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处以上升时期。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对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势估计也曾过于乐观,认为资本主义的全面崩溃和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已经为期不远。提出了:“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后来对自己的这些认识都作过反思,但是,他们的这些反思都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以至于我们在资本主义的生命力问题上,长期缺乏科学和准确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性的一面,也还有相适应和协调的一面,如果说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在它不到年的统治中创造了比以往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话,那么二战结束以来不到60年的时间,创造的生产力又比以前它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对于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具有相适应的能力,对此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给予肯定。
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严峻的挫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如何认识?按照“两个决不会”理论思索,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一种“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况且这些国家又长期处在经济、*治和*事上占优势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再加上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本身存在的重大缺陷和弊端,以及工作中的失误等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列宁曾把建设社会主义比作攀登一座崎岖险阻、未经勘测、人迹罕至的高山。既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就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但是无论社会主义遭到什么样的挫折,都改变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
(三)“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理论之间的关系
1.“两个决不会”理论是“两个必然”理论的深化和理论基础,“两个必然”理论是“两个决不会”理论的必然结论,“两个必然”思想和“两个决不会”思想是统一的。前者揭示的是一个历史结论,也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后者是对这一历史结论的进一步补充和发挥,论证了实现这一历史结论的条件和前提,强调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实现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可以说,两者统一于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把握,都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都是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正是因为有“两个决不会”思想所作的必要补充,“两个必然”思想才克服了当时所带有的某种片面性和乐观情绪,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2.“两个必然”理论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问题,“两个决不会”理论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问题。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定是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一定胜利。这从理论上讲,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同时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随着矛盾斗争的展开,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地位就会发生变化,这样,旧的事物灭亡了,新的事物产生了。因此,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总有灭亡的时候,这是历史之必然。同时我们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上看,也必然要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总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而具体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两个决不会”理论与“两个必然”理论一起,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
9.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是指什么意思?马克思这个原理告诉我们,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经济矛盾。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才能要求变革生产关系,而且必须变革生产关系,这时就要爆发社会革命,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如《序言》中所指出的: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只能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这个原理进一步揭示,只有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才能变革生产关系,实现社会革命。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不会自发实现的,只有通过人民群众参加的社会革命才能完成。当生产力向前发展了,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不去变革生产关系,那就会犯右的错误。当旧的生产关系变成了新的性质时,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时期,以发挥它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如果不顾客观条件,任意去变革还不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甚至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那就会犯“左”的错误。
马克思这一原理还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其他社会矛盾运动的根源和基础。正如《序言》中所指出的: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出现严重的冲突,生产关系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由此推动社会形态不断地向前发展.
10.怎样理解“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如何理解“生产关系的总和”,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两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就是根据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的论述,提出生产关系总和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相互关系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形式这三者的“总和”。
第二种观点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四个方面的“总和。”马克思在《*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论述,是从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四个环节来概括生产关系总和的。
在我们看来,马克思和斯大林对“生产关系总和"的概括是不矛盾的。可以把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三个方面"和“四个环节"的有机的统一。也就是说,从纵的方面看,生产关系是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四个环节的有机联系,从横的方面看,就是斯大林论述的三个方面的总和。即从静态上来看,生产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从动态上来看,“三个方面"要在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中体现出来。
11.如何理解“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明确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竖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正如前面讲到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指生产关系“三个方面"和“四个环节”的有机统一。那么作为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它应不包括生产力在内的。这一点,马克思在《序言》中是讲得十分清楚和明确的。
为什么经济基础中不包括生产力?
第一,马克思在这里讲得很肯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它是上层建筑竖立其上的现实基础。紧接着这句话之后,马克思又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第82页)这里所讲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才包括有生产力的内容。
第二,生产力状况是不能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恰恰相反,上层建筑是先进还是落后、是进步还是反动的,这是由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性质直接决定的。
第三,如果把生产力包括在经济基础之中,势必引起历史唯物主义一些基本概念的混乱。在社会生活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分别构成一对矛盾,表明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或关系,有着自己特定的内容。如果把生产力包括在经济基础之中,那就难于分出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等概念之间的区别,而且会造成理论上的混乱。
12.《序言》的伟大意义第一,以严密的逻辑,对唯物史观作了科学的说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下了经典性定义。
马克思一生中,有许许多多重大的理论科学贡献,概括起来说,有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其中一个就是在《序言》中精辟概括的唯物史观。马克思在《序言》中所透彻阐明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咏理,深刻地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原理,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使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使社会历史科学有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这是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贯彻、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作为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指南的成果,“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②唯物史观,马克思并不是首次在《序言》中提出的。在一八四五——一八四六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提出并加以论证了,不过在《序言》中这些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表达得更准确、完整、科学。例如,在《序言》中用生产关系这个概念代替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所使用的“交换方式”、“交换形式"、“交换关系"这些概念,使生产关系必须适合于生产力性质这一基本原理获得了经典性的表述。
第二,《序言》阐明的原理,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发展时期,马克思所建立的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经济学说,就向人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指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①使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如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样,都是历史性的、暂时性的,资本主义一定要灭亡。这就科学地回答了实践向人们提出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了正在斗争的无产阶级,使无产阶级认识了本阶级的历史使命,从而大大鼓舞和推动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第三,《序言》所阐明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彻底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历史现象错综复杂,历史发展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以往的哲学家们,包括黑格尔、费尔巴哈这样有着重大影响的哲学家,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历史迷宫中束手无策,找不出历史的客观规律。他们的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在《序言》中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全面概括和表述,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使人们拨开了历史的迷雾,看清了它的本质和真实的面貌。这样,就从根本上清除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所独霸的地盘,把人们从历史唯心主义的束缚和影响下解放出来,循着历史唯物主义去认识社会历史及其规律。恩格斯在论述《序言》的意义时说得好:“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性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襁这个原理否定了。*治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①
13.“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列宁的“两个归结”的思想反映了在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着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三个层次构成的两对矛盾,而且也表明了这两对矛盾的内在联系。弄懂这两个归结,抓住这两对矛盾,就能够认清规定社会本质的内在根据,明确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把握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一个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
列宁说,马克思得出人类历史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基本思想,“他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马克思发现生产关系是社会的经济基础,于是他能够说明整个社会大厦,能够揭示社会大厦的结构,能够揭示构成社会大厦的各种不同成分在历史发展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社会不仅仅是由许多人在一起共同合作的人群,而且是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关系。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社会关系呈现出多样性,有物质的、思想的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物质关系,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其他的关系如*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思想关系等,都是由生产关系派生的,所以马克思把生产关系看做是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关系,并以生产关系为标准把社会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种不同的社会类型就叫做社会经济形态,或经济的社会形态)。
列宁进一步指出,为了说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要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而且应当进一步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这是因为,仅仅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那还只是揭示了生产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决定作用,只是揭示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经济基础,还不能说明生产关系本身是由什么决定的,它的变化和发展的根源是什么。列宁在《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文中指出,马克思“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世界和人类,看出自然界中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人们在生产人类必需的产品时彼此所发生的关系,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转移的”。这就是说,找到了生产力,也就最终找到了生产关系的物质根源,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知道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所以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很显然,生产力是整个人类社会大厦的基础。生产力是客观的,是每一代人既得的物质力量,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最终说明了,社会经济形态不是由人们的意志创造出来的,它的发展如同自然现象样,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只有实现了“两个归结”,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才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从而看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如何理解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根据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成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在一个社会中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生产关系、民族关系、阶级关系等等,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关系。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才能找到社会关系演化发展的核心。
经济基础不是指一个社会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或生产关系,而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状况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在生产方式的统一体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由于生产力是一种现实的、既定的物质力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的三要素也是客观的,由此决定了生产关系也具有客观性。同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层次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由此决定了社会形态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