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聆听民国middot沉沙区克宣的身后
TUhjnbcbe - 2021/8/10 15:23:00
怎样治好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0/6180408.html

聆听民国·沉沙

区克宣:准照中国目前的情况,实不是一只什么睡狮或醒狮,而倒像一只可怜的骆驼

聆听民国·沉沙

区克宣(简本)

聆听民国·沉沙

戴应观:这时文明程度的进展,也并非由于某一日某一事之发生所能获得的

聆听民国·沉沙

戴应观(简本)

聆听民国·沉沙

查士元:国家只要有一个标准,个人我主张绝对的分散。

聆听民国·沉沙

查士元(简本)

聆听民国·沉沙

严绂葳:是梦是真真是梦,未应说梦是痴人。

聆听民国·附录

东吴大学学校建设、社团及报刊大事记

聆听民国·沉沙

罗叔和:农村为化作我们的乐园

聆听民国

年汇总

聆听民国

年汇总

那年那些梦——《,聆听民国》

区克宣死后,有数篇关于其身后凄凉的文章,如《老实话》第十期的《区克宣身后萧条》、《上海周报》的《区克宣与许继慎之妻》、《社会新闻》的《区克宣之善后捐》。虽行文轻佻,颇似花边新闻,但也反映了一定有价值的信息。

《老实话》

年8月在北平创刊,年6月第67期停刊。由老实话社编辑、发行。社址在北平李广桥西煤厂13号。旬刊,属于综合性刊物。

该刊撰稿人有佛千、舒回、鄂英、重耳、成思古、小云、龙玄龙等,据“收场锣鼓”(编者后记),该刊曾得到鸳鸯蝴蝶派作家李薰风支持。

设有国内国外新闻、成一家言、明日*花、牛*蛇神、时论精华、南鸿北雁、黉(音鸿)宫花絮、上下古今、文艺小景、处处风光、大众园地、造谣生事、狗屁胡说、道听途说等栏目。

该刊内容丰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内容。刊文主要评论当时时事,介绍奇风异俗,还有文坛、学府、影坛、**的各方秘闻,如《为华北人民呼唤》、《希特勒的老实话》、《北欧四国漫游记》、《在大学里》、《最后一栏》等。

“国内国外新闻”一栏,以图代笔、图文并茂,以大量的图画和照片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舆论和新闻事件。

“成一家言”,主要是对当时时事和名人轶事的评说,如《论陈铭枢》、《舆论的责任与华北的航空救国运动》、《斥胡汉民》,这些笔者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对这些事实或批判、或斥责、或评论,抒发己见,表达着对国家命运的忧思。

“明日*花”是对近期重大事件的回顾与分析,如《察东风云中之西南*局》、《察省事变之真相》等,尖锐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表现了民众的愤慨和痛恨之情。“牛*蛇神”是对当时*局人物及其行为的调侃,如《冯玉祥大上胡汉民之当》、《崔据权反冯被扣》等,用诙谐风趣的语言对其评头论足,生动有趣。“上下古今”一栏,刊载《文人与生活》、《中国究竟有没有*治家》等文章,对中国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探究。“黉宫花絮”专讲北平各学校之逸闻趣事。此外,“南鸿北雁”、“文艺小景”、“处处风光”、“大众园地”等栏目,介绍了各地各处的风光美景以及民众生活等,各具特色。

该刊的创办有利于扩大读者的视野,较强的娱乐性和生动性也提高了民众的阅读兴趣,扩大了读者群。该刊保存较完整,时间延续性较长,也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风土民情、生活习俗提供了详实和可靠的资料来源。

该刊整体*治立场为支持南京*府,反共态度明确,批判对象集中在共产*、第三*等反蒋阵营。曾连载意在污蔑中共的《共产*演义》。

社会民主*

国民*官方认为:年1月,时任京沪卫戍总司令官兼代淞沪警备司令的陈铭枢层秘密组织社会民主*,陈铭枢当选总理,主要成员有王礼锡、梅龚彬、胡秋原等,积极推动倒蒋抗日活动,支持十九路*的淞沪抗战。淞沪抗战后,陈铭枢反对妥协*策,受到蒋、汪排斥。10月毅然辞职赴法国。

年11月,该*成员在陈铭枢带领下积极配合改造社、第三*发动福建事变。

但按杨天石《胡汉民的*事倒蒋密谋及胡蒋和解——海外访史录》,年,塘沽协定后,在联络反蒋时,陈铭枢曾向邹鲁、胡汉民等人再三否认曾组织该*。

樊仲云

(—)

浙江省嵊县人。

早年毕业于嵊州一中。

年,参加文学研究会。

先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新生命书局总编辑、复旦大学、中国公学教授。

大革命时期,樊仲云曾加入中国共产*,出任*埔*校武汉分校*治教官。

年,参加上海著作人公会。

年,他具名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主编过《社会与教育》周刊、《文化建设》月刊(国民*CC派控制的中国文化协会出版)。

年初,樊仲云与潘公展、顾凤城、朱应鹏等赞助《寒友》季刊创刊。译有《世界经济地理》、《东西学者之中国革命论》、《文艺思潮论》(厨川白村),《畸零人日记》(屠格涅夫);还与陶希圣、萨孟武合译《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发展》、《各国经济史》等等。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任《救亡日报》总编辑,不久即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充当汉奸,出任汪伪国民*府教育部*务次长、汪伪中央大学校长。

抗战胜利之后,逃往香港,化名“樊唯一”,在香港报馆任编辑。

年,回到中国大陆。

年病逝。

*慎之

生卒年不详

年,*慎之在创造社社刊《创造》发表小说《他》。

年,*慎之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邵力子任主编,陈望道协助编辑)发表小说《阿大的死》、《电车里的哭声》、独幕剧《风潮》。

年,*慎之在《觉悟》发表《戏剧:义师》《言论:民众运动与内部团结》、《杂感:上海各校教职员联合会那块去了》。同年,在商务印书馆主办的《妇女杂志》发表小说《他的忏悔》、独幕剧《急变》。

年10月,*慎之在《星期评论:上海民国日报附刊》发表《庆祝声中的警醒》,呼吁拥护国民*府继续北伐,主张清除张作霖等残余*阀势力和日本帝国主义。

年底,*慎之在国民*反共刊物《进攻周刊》发表《所望于“第四次执监预备会议”者》、《自救与救*》。

年,*慎之在胡汉民、孙科为首的国民*再造派主办的《再造》杂志发表《*员的自觉与*的新生命的再造》。

年,*慎之在上海广肇公学校刊《木棉》发表《谈谈广肇公学群的生活》。此时*应在广肇公学任教。

年初,*慎之在国民**务刊物《天职》发表《德意志的外交关系》及续篇。

年5月,国民*内反蒋各派在广州组成中国国民*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慎之在该会主办的刊物《中央导报(广州)》发表《共产*之内讧及其批评》(第4期)、《中国财*整理问题》(第6期)、《对国民*府所颁地方自治条例的一点意见》(第7期)、《文化*策》(第8期)、《*的组织问题》(第9期)、《*的宣传工作》(第10期)、《三民主义与新时代之中国》(第13期)、《对日人暴行应有之认识》(第14期)、《日本占领东北之内幕与吾人之对策》(第15期)、《日本侵略中国之回顾与前瞻》(第19期)。

年8月,*慎之与日本春秋社编辑部合作在《现代学术》发表《世界学术名著介绍》及续篇。后又发表《安南民族独立运动之过去与将来》等文章。

年1月11日,第三*核心成员麦朝枢任上海市社会局局长。

3月,*慎之参与创办《民众导报》,在该刊创刊号上发表《中国工农的出路:从组织的斗争到武装的斗争》,并为该刊撰写“一周时事述评”专栏,至四月止。

4月,*慎之任上海市社会局秘书。

5月,*慎之在《民众导报》第十期发表《我们要把握现阶段的中国革命性》。

6月,麦朝枢辞职,*慎之得到暨南大学校长郑洪年赏识,到暨南大学任训育主任。

7月,*慎之在《创化》创刊号发表三篇名著介绍:《马岔尔:经济学原理》《孟嘉:关于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的方法的研究》《洛歇:经济学之历史的研究方法》。

后又在《创化》发表《经济恐慌下的英国的关税保护*策及金本位制的放弃》(第二期)、《中国的财务现状及整理债务问题》(第三期)。

年,区克宣死后,*慎之与暨南大学部分教授矛盾激化,且失去强援,遂与漆琪生等一起退出暨南大学。后经孙科等支持,接替“济南惨案”烈士蔡公时的遗孀郭景鸾女士继续兴办公时中学,汪馥泉任教育长。

(玉梨生言:按《社会新闻》,此时是*慎之向孙科等借款七百元,从郭景鸾手中收购了公时中学,所谓“贱价买烈士”。但是,另有资料显示,公时中学创办之初就有国民*一干元老参与资助,而非孙科等临时起意。且福建事变发生后,该杂志又说,*慎之因郭景鸾此前在海外所筹捐款尚未到位而不去福建,知两者间应还存在某种合作,而非鹊巢鸠占。)

福建事变时,*慎之没有到福建,在上海进行策应。

年,据《社会新闻》称,*慎之到香港,以从事橡胶生意为掩护,继续参与反蒋活动,后又返回上海。

年,邹韬奋于香港主编的《生活星期刊》发表了*慎之的《信箱:可耻的一幕》,讲述其在上海公园里和外国人发生冲突的经历。

此后经历不知。

《上海周报》

年12月在上海创刊,周刊,每逢星期四出版,属于综合性刊物。该刊由上海周报社负责编辑和出版工作,该社位于上海西门方斜路三德里。上海印刷所负责该刊的印刷工作。该刊的具体停刊原因和停刊时间不详。

《上海周报(上海)》的首版刊物的“编者小语”中称,该刊的宗旨有三个:

一是研究上海和认识上海。因为上海是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经济与*治又息息相关,因此上海的地位尤为重要。

二是该刊认为上海工商林立,交通错综,又有十里洋场,光怪陆离让人迷失自我,因此介绍真实的上海,指出人生的迷路是其宗旨。

三是对于醉生梦死的人加以抨击和批评。该刊认为享乐应该有所节制,因此该刊物设置了“上海讲座”一栏目,专载一些常识性内容。

该刊每期封面为彩色,刊物上方印有刊物名称和刊物的出版时间等信息,刊物下方印有每期的目录,但并没有进行固定栏目的划分,因此刊内文章显得较为散乱。尽管该刊并没有进行固定栏目的设置,但可就其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发表时事*治、社会、文化等评论性文章。该刊物主张抗日,刊载有分析日本对中国各个方面的侵略的文章,如《日本在上海的经济侵略》、《日本在上海的文化侵略》。其还刊有各爱国团体开展的爱国救亡运动的记录文章,以及国内外的*治事件的评论报道等。另外还刊有关于上海社会方面的评论性文章,内容涉及女性的犯罪、城市设施的建设等。

其二,文学作品。内容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这部分内容在该刊物中所占篇幅较少。

其三,通讯报道。主要刊登国际的时事新闻和国内各省市的讯息,内容涉及*治、文化、娱乐等方面。

该刊的第一卷中心是对上海社会不良现象的“纠正”与“指导”,第二卷的中心是讨论“中国应趋向何种*治体制”;并得出应加强国民*独裁统治的结论,第三卷重点转向大众文艺的问题。

中公,即中国公学。

国际评论周报:未能检索到相关信息。

AB团

年成立于江西的一个反动秘密组织

(根据《中国共产*建设大辞典》和李金平《“AB团时间”始末》、王承庆《AB团与富田事变新探——兼与戴向青先生商榷》、晓农《端由来去“AB团”》整理)

年7月,江西省国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国民*江西省*部,共产*人和国民*左派人士占了优势。

年11月北伐*攻克南昌、九江。蒋介石反对把国民*中央和国民*府迁到武汉的决定,妄图在南昌另立中央。

年1月,江西省国民*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蒋介石指使陈立夫非法圈定省*部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名单,使国民*右派分子段锡朋、周利生、洪轨、王镇寰、程天放、王礼锡等当选为执行委员。段锡朋等组织了专门排斥江西省各级*部中的共产*人和国民*左派的AB团,篡夺了国民*江西省*部的大权。据程天放回忆:“A代表省级组织,B代表县级组织。他们以省特派员身份到各地宣传反共主张,进行夺权”。而据段锡朋回忆:“兄弟组织AB团,取英文反布尔什维克之义,以团结一般忠实同志,从事于反赤工作。”

(段锡朋)

随后,AB团经常以*部名义,向各县市派遣“特派员”进行夺权和镇压群众运动。

同年3月4日,AB团派“特派员”王道借口解决农民纠纷,令武装士兵开枪射击,当场伤工友3名,农友1名,学生3名。

6日,AB团分子又勾结赣州驻*新编第一师师长倪弼、当地土豪刘甲弟杀害了赣州市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并解散了总工会。

3月7-12日,段锡朋派AB团分子以省部特派员的身份,捣毁抚州、永丰、吉安、于都等地的*部、总工会、农协和商协等革命团体。

14日,以省*部名义,宣布解散南昌市*部,并用武力强行捣毁市*部,通缉*部和学生会干部,封闭市*部机关报——《贯彻日报》。

3月17日,共产*员邓鹤鸣、方志敏、陈毅等10余人到达武汉,向国民*中央和国民*府揭露AB团反共反人民的罪行,得到左派国民*中央的大力支持。

3月19日,武汉国民*中央决定停止江西省*部的工作,并将段锡朋等开除出去。

3月26日,武汉国民*府正式任命刘一峰、邓鹤鸣、方志敏、王忱心等人为省*部筹委委员。

3月27日,AB团在南昌召开“护*运动动员大会”,同时争取江西省主席李烈钧的支持,进而组织人的“长枪队”,准备抓捕共产*员。

3月30日,武汉国民*府作出改造江西省*府的决定,由朱培德接替李烈钧任省主席,朱培德、张国焘、刘一峰、李松风等11人为省*府委员。

年4月2日,中共江西省和南昌市的*组织在朱德“*官教育团”的配合下,领导南昌市民,实行暴动,一举捣毁了AB团把持的国民*省*部,拘捕了程天放等30余名AB团骨干分子,并交革命群众组织处置。

4月3日,在南昌公共体育场举行3万人集会,庆祝反AB团斗争胜利,将捉到的30余名AB团骨干进行了公开批斗。

“四·二暴动”后,按段锡朋的说法:“AB反赤团已无形解散”。程天放逃台后亦说:“迨四·二事件发生,省*部被摧毁,而AB团也解体,寿命仅三个月。”

“四一二”反革命*变爆发,江西省*府主席朱培德投靠蒋介石之后,于6月5日“礼送共产*人出境”,并释放了被抓的30多名AB团分子。AB团分子作鸟兽散,段锡朋、程天放等核心成员回到蒋介石身边,继续从事反共活动,但“AB团”作为一个团体再也没有被恢复,也因蒋介石全面清*而没有了再恢复的必要。

年4月14日,共青团西省委机关报《红灯》发表一篇《段锡朋的鼻孔又在吉安出气》的文章,其中说道“最近被打倒了的省*部,里面所组织的团,又派出了来吉安活动的四位特派员。这四位右派先生,是段锡朋的心腹人,这当然是始终一致的与反革命段锡朋一鼻孔出气的。”其后一个多月的《红灯》第14期,又有两则报道AB团活动的文章。中共*内将反扑的国民*右派以至所有反革命势力统称为“AB团”的势头开始出现。

年1月,中共*的内部文件《近周*治报告》中写道“近来南昌、九江的AB团仍在大肆活动,不但宣传上攻击萧淑宇、刘侃之派(注:汪精卫改组派成员),而且在行动上利用*警逮捕萧刘的走狗九江市改组委员会已捕去七八人。这些把戏也只是证明江西反动派在整个的豪绅资产阶级互相冲突之下而发生不可调和的纷争,自促其寿命。”

(朱培德)

同年4月15日《中共江西省委给中央的综合报告》中又讲道“朱培德抵浔时,即拿了九个AB团分子,枪毙以示威。”实际上,朱培德在九江枪毙的个人,都是“附蒋反朱”的中坚分子,以别的罪名不便处置,只有以AB团捣乱的罪名处决才合法。可知,因其行为过于极端,具有强破坏性,“AB团”在国民*内也是反面形象,并且很快成了其*内派系斗争中排斥异己的借口,被扩大化使用。

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根据共产国际要求中国*“清*”、“肃反”的指示,正式发出了《中央给江西省委的指示信》,要求江西省委“肃清改组派、第三*、AB团的影响”,并严厉批评江西省委对AB团“没有引起严重的注意”,必须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地扩大反AB团、改组派、第三*”的斗争。随后,江西省委予以贯彻、部署,声称AB团在吉安各中心县城活动”,“AB团等反革命混入*内进行破坏*的工作”等,要求予以严厉“整肃”。

在中央、省委的指令下,中共赣西南特委错误地判断AB团已大量地混入红色*权和革命队伍内部于是,大动干戈,从年5月开始,在赣西南苏区内开展了一场整肃AB团的运动。

当时,正值蒋介石调集10万重兵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敌*前锋已深入苏区腹地,红1方面*总前委驻在宁都的*陂村。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总前委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全力以赴临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无暇顾及*队中的肃反运动。于是,总前委和各*委将肃反大权下放,对下面肃反采取基本不干预的态度。当时“抓人,各团作主;杀人,师*委作主”,一时间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产生了大量冤假错案,最终导致了12月发生的红二十*反对红一方面*总前委的“富田事变”。

(富田事变发生地王家祠堂)

赣西南地区反“AB团”的斗争,随着多种刑讯方法的普遍施用,被肃出的“AB团”分子与日俱增,仅在四万红*中就肃出人之多。

12月初,总前委从*队和地方“AB团”口供当中,发现富田的江西省行委内有一个“AB团”省总团部,段良弼、李白芳、谢汉昌为其首要分子,立即派肃反委员会主任李韶九前往捉拿。李韶九带红十二*一个连队和总前委给省行委曾山、陈正人亲收的信,于12月7日下午3时来到富田。他把队伍摆在省行委大门口,自带十余人荷枪实弹,闯入行委办公室内,先后将段良弼、李白芳、金万邦、马铭等8人全部捆起。然后即关押刑讯,边审边抓。从7日下午开始到12日晚,共抓余人,据说其中有几十个“骨干”,11日就处决了24人。

12月9日,李韶九把省行委肃“AB团”的任务交给古柏和曾山,他带红十二*一排人,捆绑着红二十**治部主任谢汉昌,前往*部所在地东固,帮助红二十*肃“AB团”。因为12月7日晚刑审时,谢汉倡胡乱招出红二十*一七四团*治委员刘敌是“AB团”,于是立即通知刘返东固。刘敌9日接到通知,率一七四团第一营11日抵达东固。李韶九同刘敌谈话时,开口便说:“刘敌!你很危险得?”刘问:“我什么危险?”李说:“哼,很多人供了你咧!”刘问:“供什么?”李答:“AB团哪。”刘笑着说:“你看咧,我像不像一个AB团?”李说:“是呀!我也不信哪,但是现在有人供你呀!”刘问李说:“你相信不相信AB团有乱咬共产*员的阴谋?”李说:“那也不会,为什么单报你呢?”刘敌知道强硬的不承认会受酷刑,于是装出诚恳的态度说:“AB团要乱咬也是没有办法,只要求*放理智点去详细考查,死是不要紧,刑法是受不得的。”李也装着诚恳的样子说:“绝对不会,这绝不是简单的AB团的问题,完全是*治问题,只要承认错误接受教育,绝不是杀和打的问题。”刘知道李韶九是一个“素来观念不正确,无产阶级意识很少的惯用卑鄙手腕制造纠纷”的人,因而,认定李抓“AB团”是杀害赣西南干部的阴谋。但为了不被抓起来用刑,故意软化李韶九,向他表示,我相信毛泽东、刘*长和你总不是“AB团”,“我总为你们三位是追是随”(注:以上引文均见《刘敌给中央信》(年1月11日))。李韶九被软化了,又加之同乡关系,谈话后放刘回一营营部。

刘敌越想越认为李韶九是借抓“AB团”之名搞阴谋。于是在12日晨立即和营长张兴、*委梁学贻紧急商议,决定扣留李韶九,抓起刘铁超,让他们讲出阴谋。他们发动一营包围*部,捆起*长刘铁超,释放了谢汉倡等所谓“AB团”罪犯,李韶九闻风逃走,为救出被关押的“AB团”的同志,刘敌同谢汉倡率部于当日晚由东固冲到富田,包围了省行委,缴了红十二*一排人的枪械,误捕了中央提款委员易尔士,释放了12月7日至12日被捕的近百名同志,古柏、曾山闻声而逃。这就是富田事变。12月12日当晚,富田事变领导人召开了紧急会议,认定这次抓“AB团”有阴谋,“非刑拷问是一个完成阴谋的办法”(注:《江西省委关于十一月七日事变报告》(年1月12日)),13日上午召开士兵大会揭发控诉李韶九刑讯逼供的罪行,同时放出误捕之易尔士。行委秘书长马铭愤怒地脱去上衣,让士兵群众察看其身上受刑之伤痕。这时,群情激奋,刘敌趁势在会上带头呼喊了“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彭*”“拥护中国共产*”、“拥护第三国际”等口号。丛允中等还捏造了一封假信,挑拨朱、彭、*与毛泽东,企图分裂红1、3*团,被彭德怀识破。

14日下午,队伍被拉到河西的永阳镇,15日,自行宣布他们是“合法的江西省行委”,由段良弼为代理书记,并决定派丛允中随易尔士到总前委,段良弼到*中央报告事变经过,请求处理。

红二十*在永阳住到年春节后,由富田事变领导人带到永新一带坚持和敌人作斗争,期间没有投敌行为。“富田事变”发生后,总前委认为“叛逆的原形完全现出来了”,将其定性为“AB团取消派合作的叛变”(注:《总前委答辩的一封信》(年12月20日)),要决心消灭“叛逆”。

年12月17日,朱德、彭德怀、*公略三人在总前委驻地*陂联名发布了《朱德、彭德怀、*公略为富田事变宣言》,公开表明自己的严正立场。宣言写道“我们敢大声叫一句:‘朱毛彭*’团结到底,打倒反革命的AB团取消派。”“朱德、德怀、公略对于同志之去就,只有革命与反革命之分,没有私人拥护与不拥护之别。一切革命的同志,请在革命战线上相见!”有力回击了红二十*的挑拨行为,维护了红*的团结。

年12月,项英受六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央委派,进入江西苏区,年底到达宁都,同毛泽东、朱德会合。他此行肩负的主要使命是:组建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筹备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年1月15日,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小布正式成立。根据*中央的决定,苏区中央局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任弼时、曾山等人为委员,周恩来为书记。在周恩来未到苏区前,由项英代理书记,主持中央局的工作。中共苏区中央局是苏区*的最高领导决策机构。

年1月16日,苏区中央局作出了《对富田事变的决议》。决议没有肯定富田事变是“AB团取消派合作的叛变”,只是强调:客观上是一种反革命行动,但在组织上还不能证明他们全部是AB团取消派。

2月19日,苏区中央局在第11号《通告》中更明确地表示:“根据过去赣西南的斗争历史和*的组织基础以及富田事变的客观行动事实,不能得出一个唯心的结论,肯定说富田事变即是AB团取消派的暴动,更不能有事实去证明领导富田事变的全部人纯粹是AB团取消派,或者说他们是自觉的与AB团取消派即公开联合战线来反*反革命。这种分析和决议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论的运用,是铁一般的正确。”(注:《苏区中央局通告》第11号(年2月19日))

这种相对克制的处理方针使已经激化了的矛盾出现缓和的趋势,随后,项英“责成曾炳春同志(富田事变时在家养病的红二十**委)亲自到河西水新去把二十*带过河东来,并随带中央局指示,通知赣西特委负责人和参加富田事变的领导人过江来苏区中央局开会”(曾山《贛西南苏维埃时期革命斗争历史的回忆》)。

(曾炳春)

3月间,富田事变的主要领导人刘敌、李白芳、谢汉昌等及江西行委书记王杯,出于对*的信任,遵照项英和中央局的指示,从河西过江来到了苏区中央局驻地宁都*陂,准备“向*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教育”(欧阳饮:《中央苏维埃区域报告》)。对此,项英感到十分欣喜。

3月18日,共产国际远东局根据总前委的报告,作出《关于富田事变的决议》,认定富田事变是“反革命行动”。

3月28日,中共中央*治局根据共产国际远东局和红1方面*总前委的正式报告,在详细的研究了赣西富田事变的已有材料后,作出了《关于富田事变的决议》。决议指出“红*20*一部分的暴动,红*学校之被缴械,在AB团影响下的省行委分于被释放,中央特派员易尔士之被捕,以及‘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彭*’口号的提出,这些行动,实质上毫无疑问的是阶级敌人以及他的斗争机关AB团所准备所执行的反革命行动”,“他们企图消灭*与红*的队伍,破坏*与红*的领导,他们的目的帮助着南京*府来进攻和消灭红*和苏维埃运动”。

中央*治局的决议,发给了全国各苏区。决议否定了项英为代理书记的苏区中央局对“富田事变”的分析和处理。一时,苏区“肃反”情势急剧逆转。

4月中旬,中共中央2月20日派出的全权处理“富田事变”的任弼时、王稼样、顾作霖三人组成的“中央代表团”,从上海经闽西,到达了江西苏区。

4月17日,苏区中央局在宁都青塘举行中央局扩大会议。中央代表团作了“关于富田事变的报告”。经过讨论,通过了中央代表团代为起草的《关于富田事变的决议》。决议根据中共中央对“富田事变”的判断,认为:“富田事变是AB团领导的反革命暴动”,“富田事变的要犯段良弼、李白芳、谢汉昌、刘敌、金万邦、周冕、丛允中、刘经化、曾觉非等都是AB团的重要分子,同时又占据了革命机关的重要位置”。决议列举了“富田事变”“反革命叛变事实”的八大“罪状”:刘敌“率兵释放被捕之AB、拘捕二十**长及李韶九、中央提款委员易尔土,赶走省主席曾山,攻打红*学校,收激红*十二*一连人的枪械,把队伍拖过河西,煽动各地群众离开红*,同时遍贴反动标语、制造假信、挑拨离间,企图破坏*及红*的统一领导,这一切都是最明显的反革命叛变事实”所以,“总结起来,富田事变是AB团领导的、以立三路线为旗帜的反革命暴动。”决议批评了项英为代理书记的中央局“对富田事变解决的错误。”认为:“过去总前委对于AB团采取坚决进攻的路线,这完全是正确的”。但“总前委也犯了些方法上、技术上的错误与缺点,如有些地方过于相信AB团的口供,在审问时过于采取硬的方法,引起一部分*员与群众的不了解与恐慌。”而“中央局解决富田事变的路线完全是错误的”,“中央局根本没有指出富田事变是AB团领导的反革命暴动,反而肯定富田事变不是AB团的暴动,这完全是模糊了富田事变的反革命性。又说富田事变是由无原则派别斗争演进而成的,更是大错特错。”决议最后指出:苏区肃反工作应当坚决执行“国际路线”,“采取一切手段,向AB团坚决进攻”,“纠正过去放松反AB团的严重错误。”

根据这一决议,把遵照中央局通知4月间回到中央局开会的富田事变的领导人一网打尽,先后处决。对于7月间回到于都县平头寨的红二十*副排长以上干部,也一律作为“AB团”骨干缴械关押,并大都先后处决,甚至连为教育红二十*作出重要贡献的曾炳春及后任*长肖大鹏,也未能幸免。红二十*战士,被编入红七*。

5月间,中央代表团掌握的苏区中央局,认为项英在处置富田事变中“完全错误”、“丧失信仰”、“工作能力不够”,解除了项英代理书记的职务,并电请中央批准毛泽东为代理书记。过了几个月,中央批复了苏区中央局的电请,决定毛泽东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任弼时仍任苏区中央局组织部长。

在中央代表团推动下,来正在得到纠正的肃反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又发展起来。随后,还在闽西加紧进行反对‘社会民主*”的斗争,处决了许多被认为是‘社会民主*’成员的同志。

接着,张国焘等人回国,在鄂豫皖、湘鄂西等根据地,也进行了反AB团、改组派和社会民主*的斗争。

年底,周恩来到达中央苏区,正式接任苏区中央局书记。翌年1月7日主持召开苏区中央局会议,作出《关于苏区肃反工作的决议案》,着重批评了肃反工作中的扩大化错误,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后,肃反扩大化的趋势有所抑制。

反AB团扩大化和富田事变,“是中国共产*和红*在未成熟时所犯的一个严重错误,对*和红*的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大批*民及早期根据地领导干部在运动中受到波及,死者逾万。

孙氏门下三要客:参考*慎之经历,应为时任国民*府立法院长的国民*中执委孙科门下。

(玉梨生言:按许德珩回忆录,年12月区克宣还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广州起义。因此推知《上海周报》区克宣的“AB团龙套”身份,基本可视为子虚乌有。而结合*慎之的资料,区克宣在生前的立场基本可以是反蒋为主的,与孙科相交也应不是空穴来风。其整体走向基本是由共产*而第三*,后又投靠孙科。而至于年为什么还要重提“AB团”,或许可视为蒋介石势力对外宣传的一种手段,即通过给反蒋人士扣上各种容易引起其他势力误解的各种名号,以达到离间人心的目的。)

许继慎

(根据《中共*史人物传》整理)

年,许继慎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县石堰乡土门店,谱名许绍周,乳名双喜,兄妹三人中排行老大,下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许继慎自幼聪明好学,4岁就能背诵诗词,8岁破蒙入塾时,他已能熟练背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中的大部分古诗。

年,9岁时,许继慎从鲍宏涛的塾馆转入鲍昂千的塾馆,从塾师王凤梧读书。直读到13岁,许继慎又转人塾师张福斋的学馆,他在学校好打抱不平,就连乡里的少年也都乐意与他交朋友。

年,16岁起,许继慎开始跟随名儒张侍臣读书。

年五四运动期间,他常和爱国进步青年相会,抨击黑暗时*,探讨改革社会良策,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年,许继慎到安庆,考入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不久,转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

(倪嗣冲)

年4月,许继慎和舒传贤、杨溥泉、王步文、周新民、皮言智、彭干臣等四十多人在安庆第一批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当时正值北洋*阀倪嗣冲被免职,其侄倪道烺执掌安徽省,安徽省议会编制预算时,安徽省学校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和省教育会三个团体,多次呼吁增加教育经费。省议会拒不采纳,反而将年至年克扣的七十七万元教育经费作为“特别预备费”,被倪道烺挪用为倪嗣冲在蚌埠建造生祠,(一说充作第三届省议会选举贿赂之用)。当省议员要去蚌埠参加倪嗣冲生祠落成典礼的消息传出后,安庆市广大师生群情激愤。

各校学生代表于六月二日晚到省议会请愿,要求立即开会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案。当局对学生代表的要求不仅置若罔闻,而且指使卫队辱骂和*打学生代表。以许继慎等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为骨干的安徽学联闻讯后,立即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安庆各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结队前往省议会请愿。当学生队伍前往省议会时,*阀倪道烺、马联甲(皖南镇守使兼安徽*务帮办)和省议会,如临大敌,全市戒严,指挥大队*警向数百名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进行血腥镇压,受伤者近五十人,学生姜高崎、周肇基二人因重伤而先后死亡,造成“六·二”惨案。许继慎积极参加了这次请愿斗争。

“六·二”惨案发生后,为了揭露*阀的罪行,许继慎等夜以继日奔走呼号,多方联络。

6月3日,安庆市各校学生一律罢课,许继慎和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贴标语,散发传单,组织讲演队进行宣传。工人、商人也罢工、罢市,支援学生斗争。安徽反动*府在群众的压力下,终于被迫将教育经费由原来的七十多万元增加到一百五十多万元;答应省议会议员永远不得兼任校长。“六·二”运动取得了胜利。

“六·二”运动之后,安徽学生联合会为了加强领导,以团组织为核心进行了改组和扩大。改选后,舒传贤任会长,周骏(周新民)任副会长,许继慎任常务委员兼联络部长。此后,许继慎积极参与了领导反对三届省议会贿选、驱逐省长李兆珍、驱逐六安县长骆通与反对曹琨贿选等一系列革命活动。

年秋,许继慎在安徽安庆领导数千名学生痛打贿选的省议员,遭通缉,被迫逃亡上海,进入上海大学学习。

年春,许继慎由薛子祥、岳相如(均为国民*上海大学*部负责人)推荐投考*埔*校。

年5月,许继慎考入*埔*校第1期第二队,他认真学习《步兵操典》、《战术学》、《兵器学》、《地形学》等*事理论,门门功课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同年,受蒋先云等影响,转入中国共产*。

同年11月,许继慎在*校毕业,被留校任教,分配在新编教导团第二团担任排长。

年2月,许继慎参加了广东革命*府讨伐*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

在淡水战役中,他因功升为连的*代表。

棉湖战役时,教导团第二团遇到敌*主力林虎部一师兵力的顽抗。许继慎和连长率领战士坚守前沿阵地,在第一团的曹石泉(连长)、曹渊(连*代表)率领全连的增援下,经过数小时的战斗,终于把敌人击退。许继慎、曹渊在这次战役中都因作战勇敢,调任连长。

年7月,*埔*校教导团扩编为国民革命*第一*。

10月,国民革命*举行第二次东征,许继慎调任国民革命*第1*第3师第7团少校干事、团代理*代表。

(周恩来写给广东兴宁县长的信,嘱他搞好农运,支援东征)

11月中旬,在兴宁战役中,3师某团遇到陈炯明部一个师的抵抗,败退下来,某团长慌张得脱去*服,骑马奔逃,他的部队也落荒四散。许继慎率第7团两个连赶来增援。许继慎骑马奋力追上该团长,劝他穿上*服,重回前线。敌*看到革命*增援部队汇集,某团长又回到前线指挥,士气大减,终被击溃。某团长因此次作战转败为胜,升为少将。许继慎不但不谈战功,更缄口不讲说服某团长返回前线一事。但真相却在第7团传开,蒋先云据实向东征*总*治部主任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在*内表扬了许继慎的机智、勇敢和谦虚。

年11月,蒋介石在潮州西湖公园,召集连以上的**人员联席会。右派分子缪斌、贺衷寒等按照蒋介石的旨意,在会上大肆宣扬戴季陶主义,公开制造分裂,排挤、打击共产*,诬蔑共产*员不忠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许继慎等先后在会上发言,据理驳斥了右派的谬论。许继慎在发言中运用作战是否勇敢的实例,来说明*人对革命的忠实和不忠实。他当场指着蒋先云说:“在第一次东征时,他两次受伤,伤痕犹在,人所共睹”。又说:共产*员唐同德营长,冲锋在前,壮烈牺牲。共产*员的连、排长牺牲的更属常见。即以我本人来说,攻惠州时,我不但立于城下指挥,而且亲自爬城。但是攻城指挥官某团长却在敌人猛烈炮火下,从阵前逃走。这不仅是勇敢不勇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革命忠实不忠实的问题。他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事后,周恩来在汕头召集第1*少校以上的共产*员会议,指出潮州会议是分裂的预兆,表扬了蒋先云和许继慎等人,指出他们不仅作战勇敢,也善于说理斗争。

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共产*员被迫退出第1*。许继慎被调往周恩来任主任的*治训练班,任第2队队长。

年7月,广东国民*府正式举行北伐。由中共直接领导的、以共产*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第4*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5月初从广东肇庆出师北伐,7月12日占领湖南浏阳后,部队得到补充,*为了加强这支部队,派许继慎等30多名*团员营、连、排干部到独立团工作。许继慎任第2营营长,参加了北伐战争攻打平江、汀泗桥、贺胜桥等著名战役。

8月底,许继慎在贺胜桥战役中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

同年冬,许继慎伤愈归队,正逢国民革命*第四*进行扩建,叶挺任新建第二十五师副师长,独立团改编为该师第73团。许继慎任73团参谋长。

年春,叶挺调任第11*副*长、第24师师长兼武汉卫戍司令。24师辖70、71、72三个团。许继慎被调到第24师,任72团团长。

5月,在武汉反击夏斗寅叛乱的战斗中,时任国民革命*第4*第25师72团团长的许继慎在团部被围,战斗十分危急的关键时刻,他身先士卒,手执团旗,率领3个连队向叛*猛烈攻击。激战中,他被子弹击中胸肋,身负重伤,但仍坚守岗位指挥战斗,直到平息了叛乱。

汪精卫武汉国民*府叛变后,曾以独立师师长的职位作诱饵,妄图策动许继慎叛*,被他断然拒绝。

年7月,中共决定举行南昌起义。许继慎闻讯后,尽管重伤未愈,仍毅然奔赴起义前线。起义前夕,前委书记周恩来决定,负伤人员一律不参加。许继慎遵照指示乘车离开南昌,经九江转赴上海养伤。以后他一直把没有能参加南昌起义,引为憾事。

许继慎身在上海,却时刻盼望能尽快回到部队,投入战斗。不久,他接到叶挺来电,要他火速归队。许继慎喜出望外,就同刚到上海的徐石麟(原第十师二十八团参谋长)一起乘船去汕头追赶南进的起义部队。船到汕头,该地已被反动派占领,他们无法登岸,只好随船抵达香港。

以后,许继慎又几经辗转,于年夏回到了上海。

许继慎在国民*统治下的上海居住近两年,并没有停止革命斗争。他在*中央*委的直接领导下,以个人交友的方式,利用乡土关系,对安徽留居上海的名流人士及北伐时的国民***要人做统战工作。他通过很有社会声望的革命前辈朱蕴山,同这些人发生联系;帮助他们认清蒋介石的反动面目,促使他们倾向革命或抛弃拥蒋反共态度。当时,国民*企图拉拢他,第三*也争取过他,但许继慎立场坚定,不为所动。那时*内有些同志不了解他的任务,议论他交游过广,不分敌我。他对这种误解,从不放在心上,继续坚持工作。

年2月底,中央*委书记周恩来在上海召集郭述申、许继慎、熊受暄等人开会,宣布了*中央的两项决定和任命:一是将一九二七年以来在*麻、商南、皖西创建的三个根据地划为特别区,建立中共鄂豫皖边特别委员会;二是以红三十一师、三十二师和三十三师为基础,组建红一*;任命郭述申为特委书记,许继慎为红一**长,徐向前为副*长,曹大骏为*治委员,熊受暄为**治部主任。

年4月初,许继慎到达鄂豫皖根据地,就立即和郭述申一起,迅速开展建立*的统一领导和组建红一*的工作。

4月中旬,在湖北*安箭厂河召开了鄂豫皖根据地*和红*领导干部会议,传达了*中央的决定,成立了中央鄂豫皖边特区委员会和红一*前敌委员会,许继慎为特委委员和前委委员。会后,许继慎和曹大骏、徐向前等迅速对部队进行整编,制订各种制度。先将红三十一师改编为红一*第一师,副*长徐向前兼任师长,李荣桂任*委。

第一师整编刚一结束,许继慎即率领*部人员东进,很快地在南溪、金家寨两地先后将红三十二师和三十三师改编为红一*的第二师和第三师。任命漆德伟、王培吾为第二师师长和*委,周维炯、姜镜堂为第三师师长和*委。随后,又根据实际情况,相继增建了一个独立旅和两个归地方领导的独立师。

组建红一*的工作,仅一个多月就胜利完成了,全*辖三个师,一个独立旅,共二千三百余人。

年6月中旬,许继慎和徐向前抓住蒋、冯、阎混战、根据地周围敌人守备减弱的有利时机,分别指挥部队大举出击,驰骋于淮河上游、皖西、京汉铁路南段等地。许继慎亲自率领第二、三师向六安、霍山西部发动进攻,头两仗攻克了流波?、麻埠等地,第三仗打下了霍山城,歼灭地方反动武装千余人;接着又迎头痛击了六安驻敌潘善斋的新编第五旅的反扑,毙俘敌副旅长以下七百多人。战后就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休整和补充部队。此时,整个霍山县几乎全部为革命势力所控制,皖西的革命斗争出现了进一步发展的局面。

7月初,许继慎挥师南下,向盘据在英山地区之敌出击,经过一天的激战,获得了鄂豫皖红*首次歼敌一个整旅的空前大捷。罗田敌人闻风丧胆,不战而溃。正当徐向前指挥的第一师在商南四姑墩与反扑而来的敌*戴民权部激战时,许继慎率领二、三两师由皖西赶到,协同作战,连续出击,在四姑墩地区先后击溃敌人两个旅,歼灭其中两个团和一个营。红一*全*在这里首次胜利会师。

当时,*中央在“立三路线”错误指导下,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武装总暴动的行动计划,要求各地红*集中,全力去攻打大城市。长江总行动委员会指令红一*的发展方向是“帮助鄂中及京汉路的暴动,切断京汉路以进迫武汉”,并准备同红二、六*联合起来进攻武汉。

8月中旬,红一*前敌委员会同鄂豫皖边区*的特委合并,组成“京汉行动委员会”,要求地方上“一支枪也要集中到红*中去”,把各种武装力量编成红*补充*队;号召实现鄂豫皖特委提出的“打到武汉过中秋”的口号。

9月中旬,许继慎等率领红一*离开革命根据地,沿京汉路东侧北上,进攻中心城市。在袭击广水,进攻信阳两次攻坚战斗中,连续失利,部队伤亡不少。许继慎鉴于这种情况,觉得继续在铁路沿线作战十分不利,敌强我弱,又远离根据地,很难取胜。他为了避免更大损失,达到消灭敌人,壮大自己的目的,没有继续执行上级命令,转而指挥部队向南,返回根据地附近作战。一路上,选择弱敌,乘其不备,歼灭了几股反动地方武装,帮助地方建立游击队,部队也得到了扩充。

10月中旬,攻占光山后,在光山召开了红一*第一次*员代表大会。会上,讨论了部队的整编问题。决定:

第1师由三个团合编为第1、3两个团,原第2、3两师合编为第2师;辖第4、6两个团。同时从1、2两师各抽五个连对调混编,各级干部也进行了调整。

调整后的各师干部为:1师师长刘英、*治委员李荣桂;2师师长孙庆康、*治委员王培吾。原2师师长漆德伟送*中央另行分配工作。

此后不久,前委为加强皖西的武装力量,扭转该地的危急状态,又拨*属独立旅、*麻补充营同中央独立第1师和第2师合编为第1*第3师,以肖方任师长,全师约千人。经过这次整编,全*辖三个师,另有一个培养初级干部的随营干部学校(9月下旬在正阳陡沟成立),共计余人。装备方面,除步枪已配齐外,并有迫击炮十三门、机枪十余挺、冲锋枪六十余支。

大会还对红1*前委成立以来的工作,按照立三路线的要求进行了检查。认为1*的*事领导,在京汉铁路上“作战不力”,是一种消极等待革命高潮自行到来的“机会主义”。于是改选了前委:书记仍为曹大骏,委员为徐向前、刘英、王培吾、曹学楷等。*长许继慎没有被选为前委委员。

11月上旬,蒋、冯、阎混战结束不久,蒋介石就组织重兵进驻鄂豫皖根据地四周。在敌*调动布署的同时,许继慎、徐向前等率领红一*一、二师积极作战,主动进攻,连克姚家集、*安、谢店、新州,全歼敌*一个营和一个混成旅,从而给予正在“围剿”的敌人以迎头痛击,打乱了敌人的原定部署,为鄂豫皖根据地*民赢得了进行反“围剿”准备的时间。特别是新州一战,全歼敌*一个整旅,大大震动了武汉的敌人。

*的六届三中全会,停止了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为了纠正这一错误,*中央派曾中生任鄂豫皖边特委书记兼*委主席。

年11月底,曾中生到任,各路“围剿”敌*正在向鄂豫皖根据地中心推进。他当机立断,组织地方游击队和广大群众对各路来敌开展广泛的阻击、骚扰,打击小股敌人和反动民团。同时,以红十五*为主力在外线奔袭,突击分散薄弱之敌,使“围剿”鄂豫边苏区之敌陷于内外夹击之中,到处挨打,疲于奔命,被迫逐渐退入少数据点固守。

12月初,红一*在但店传达了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许继慎等考虑到:如果继续执行中央“威逼武汉”的指示,向东深入沿江一带的白区,远离根据地,就不利机动作战;另一方面红一*到敌占区转战之时,皖西根据地大部分已被敌侵占,二百多名干部和万余群众惨遭杀害。许继慎决定回师皖西,收复根据地。许继慎率*离开但店进入皖西后,采取连续奔袭,突然包围,速战速决,出奇制胜的打法,连连获胜。

12月13日,第三次打下金家寨。

14日,他和徐向前指挥部队,乘胜东进,连续奔袭。四天之内接连收复麻埠、独山、叶家集、苏家埠等地,一度包围六安县城,威逼霍山县城。为了巩固收复地区,部队在独山一带一面休整,一面发动群众进行分粮抗债等斗争,重新组织了地方游击队,扩大了红*。至此,因贯彻立三左的错误而丢失数月之久的皖西苏区,遂告收复。

12月底,许继慎率部对来自六、霍、商城合围之敌,在香火岭地区给予毁灭性打击。随后,又乘胜追击,在商城四姑墩歼灭逃敌一个团,残敌夺路溃逃。至此,蒋介石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被完全粉碎。

年1月中旬,红一*和红十五*在商南的长竹园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第四*。由*中央派来邝继勋任*长,余笃三任*治委员。许继慎改任红四*第十一师师长。

2月下旬,许继慎、周维炯率领第十一师向信阳以南方向出击,在全*首先采用“飘忽战略”。

3月1日,获悉敌人兵车一列向信阳南开,许继慎派三十三团深夜奔袭占领李家寨车站,将车站所有人员控制起来,拆除站南路轨,布置了伏兵。2日清晨,敌*兵车刚一进站,红*突然发动猛攻。敌*一个旅未及还手就被全歼,旅长侯镇华当场被击毙。接着许继慎师和蔡申熙率领的第十师协同,对进驻双桥镇地区的敌*岳维峻师实施突然奔袭包围,全歼该师,并活捉了敌师长岳维峻。这两次胜利,对粉碎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起了决定性作用,赢得了红*的迅猛发展与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和扩大。

年初,张国焘得到王明信任,以中央代表身份来到鄂豫皖苏区。张国焘全盘否定鄂豫皖的*和红*,宣称:“这里的中共组织简直不象共产*”,说“红*中没有真正的*,红*在立三路线时期遭到了完全的失败”;提出首先要“改组领导机构”。

5月12日,张国焘在新集召开特委会议,宣布撤销鄂豫皖特委,成立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新的*事委员会,由他担任分局书记兼*委主席;同时又改组了红四*的领导机构,将特委书记曾中生调任红四**治委员,许继慎改任第十二师师长兼新增设的鄂豫皖*委会皖西分会主席。

5月底,粉碎了敌人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后,红四*的一些领导干部,在最迫切的*事行动方针问题上同张国焘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当时,蒋介石已调集几十万兵力,向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而对鄂豫皖暂取守势。根据这个实际情况,曾中生、许继慎等多次建议,应抓住这个良好时机积极向外发展;在敌*对鄂豫皖新的“围剿”尚未到来之前,留下一部分红*与地方游击队结合,肃清根据地内的反动武装,而以主力南下作战,收复坼(春)、*(梅)、广(济)地区。这样可以扩大根据地,进而威逼长江,牵制敌人,配合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斗争;同时可以解决经济和粮食问题,以利减轻苏区人民的负担。张国焘指责这一主张为“立三路线的残余”,坚持所谓“巩固根据地”的方针,极力主张红*要集中全力肃清根据地内部的反动武装。他认为,红*向外进攻“将会招致敌人再来进攻根据地的危险。”在激烈的争论中,许继慎态度坚决,意见尖锐,得到了很多干部的支持。张国焘竟因此对许继慎十分嫉恨。

张国焘在各方面的所谓“改革”,特别在*事行动方针上的一意孤行,使红*丧失了向外发展的有利时机,并造成根据地粮食的困难,因而引起了红四*和地方上广大干部的不满和反对。

为了强化自己的权威,6月28日,张国焘在新集召开了中央分局扩大会议,开展所谓反对“立三路线残余”、“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对坚持正确意见的干部进行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批判和斗争。批判许继慎“是这次大会最紧张的一幕”。张国焘撇开分歧和争论的主要问题,抓住许继慎的某些缺点,片面夸大,无限上纲,甚至捕风捉影,歪曲事实,搞人身攻击,指责许继慎“在多方面保有*阀土匪的习气”。张国焘等人还从对许的“批判”,煽起一股打击和排除异己的狂热,指责曾中生和余笃三对许的错误“难逃纵容之责”,不少*和红*的高级干部遭到批判、斗争,有的被撤销职务,甚至开除*籍。

红*和地方的广大*员对新集会议极为不满,认为会议是“利用一些枝枝节节的问题,来打击老干部”。而张国焘等几个分局领导人则将之看成是“一种反中央局领导的暗流”,并认为这种暗流“是许继慎播弄起来的。”从而把许继慎的问题从“*阀土匪习气”,上升到“反中央分局”和“反*”。

7月初,*委召开会议。在讨论红四*向外进攻的方向和兵力使用问题上,曾中生、许继慎等又和张国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他们坚持红*主力南下,收复圻、*、广地区,从而使红*有阵地的向外发展;认为对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的支援主要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巩固和扩大根据地,以牵制敌人,而不在于攻打中心城市。张国焘无理拒绝了这一正确主张,从原来反对向外作战,又一变而为冒险主义,限令在一个月内攻下英山,然后出潜山、太湖,威逼安庆,震动南京。他不顾大家的反对,强行作了部队东进、攻打安庆的错误决定。

8月1日,红四*攻下英山县城后,徐向前、曾中生和许继慎等*师领导干部,再次讨论行动方向。他们详细地分析、比较了两种作战方向的利弊,认为向安庆进击,要经过四百多里的白区,无论从敌情、地形,特别是群众条件来看,都远不如南下浠水、*梅、广济有利。而且收复这一地区后,可以和*麻、皖西根据地连成一片,便于巩固。

于是,红四*的领导一面将意见向中央分局报告,一面举兵南下。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歼敌七个多团,生俘五千余人,连克浠水、广济、罗田等四个县城,前锋威逼*梅、武穴,使九江、武汉之敌大为震惊,牵制了原拟开往江西的敌*部分兵力,从而有效地支援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同时,恢复了这一带的根据地,组建了八百余人的地方武装;部队的装备和经济困难也得到了解决。但是,张国焘接到改变作战计划报告后,连续写信给曾中生、徐向前,指责他们改变东进计划是“抗拒分局指示”,“放弃援助中央根据地的任务”,“重复立三路线”等等,并强令部队立即返回。鉴于和张国焘斗争的严重分歧,曾中生和徐向前向*中央写了报告,申明南下和东进的曲直是非。

收复英山时,蒋介石手下的特务头子曾扩情利用和许继慎在*埔*校的同学关系,派遣特务钟俊和钟梅桥到英山找许继慎。这两个特务带着曾扩情写的一封离间信,信中诡称由他转交的所谓许继慎投降蒋介石的计划,蒋已批示“照办”;蒋对许“乃复来归,虽犹千里,心实欢喜”等等。许继慎看穿了敌人的阴谋诡计,即下令将两名特务逮捕,连人带信送交*部。*长徐向前和*委曾中生立即对特务进行了审讯,戳穿了敌人施展的反间计。徐、曾根据许继慎的一贯表现,马上写出*部的意见,明确指出:许不会有问题,这封信完全是敌人利用各种阴谋来破坏我们的一个险恶手段;然后又将两个特务连同“信件”和*部的意见一并送到中央分局处理。可是,张国焘不理*部的意见,把敌人信中捏造的情节和两个特务的口供作为“证据”,逮捕了鄂豫皖*委参谋主任李荣桂等人,严刑逼供,从而炮制出一个所谓“许继慎为首的反革命阴谋案”。

9月4日,红四**部在英山县鸡鸣河召开全*支部书记、指导员以上干部活动分子会议,总结南下以来的行动和讨论张国焘的来信,多数人不同意张国焘的指责,一致通过《申明书》,上报中央分局,并呈报中央*委。《申明书》据实说明了部队东进的不利和南进作战的正确性,指出张国焘强迫撤*北返的错误。

张国焘对此十分愤怒。他宣布鸡鸣河会议是“改组派”“起了伟大作用”的反*活动。中央分局和*委会举行了紧急联席会议,认定“现在曾、许竟到了公开反抗的地步,那是他们的执迷不悟”,决定撤换曾中生的红四**委职务;派陈昌浩为中央分局和*委会的全权代表,迅速赶往前线,处理这一事件。*委会又发出命令,由陈昌浩接任红四**委,许继慎“由陈昌浩相机处理”。与此同时,张国焘又以鄂豫皖中央分局的名义,于九月八日发出第一号通告,宣布“严厉镇压反动是*在目前斗争的一个非常主要的任务”。要求红*和地方各级*组织应当“动员一切同志,一切革命的群众参加肃反的工作”。

年9月13日,陈昌浩奉张国焘之命,赶到麻埠红四**部,立即宣布撤销曾中生职务,由他接任*治委员,在红四*进行“肃反”。这次“肃反”中,许多红*干部是在同敌人进行浴血战斗过程中被抓起来的。在余子店(今河南省商城县境内),陈昌浩带领保卫局的一些人突然将许继慎等逮捕,先行押送到白雀园。

九月底,红四*全部移住到白雀园地区后,张国焘亲自主持了“全力肃清四*中之反革命和整顿四*”的工作,在红四*中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所谓“肃反”运动。张国焘等宣布:在红四*中破获了以许继慎为首的“反革命阴谋案件”。对许继慎和其他许多人搞严刑逼供。许继慎心怀坦然,意志坚强地同逼供者进行坚决斗争。他据实说明情况,驳斥了各种诬加给他的罪名。他始终声明:既“没有做出反革命的行为”,也从来“没有叛变的意见!”但张国焘等人用严刑逼讯下“交代”出来的完全没有根据的“口供”,给许继慎罗织许多罪名:“改组派、AB团、第三*在红*中……组织了一个领导机关,反革命的*事委员会,委员共九人,……主席是许继慎”;许继慎等“确有准备把部队拖到长江边投降蒋介石”的计划,力主红*主力南下作战,是“他们的策略阴谋诡计”;许继慎、周维炯等策划了一个暴动计划,在部队北返途中,“决定九月十五日在武穴暴动”等等。

年10月,许继慎受到种种非人待遇之后,坚强不屈,在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被张国焘杀害了。年仅三十岁。许继慎的妻子王望春(第三任)也被杀害

年,中共七大清算了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谴责了叛徒张国焘的罪恶,蒙受不白之冤的许继慎得到了平反昭雪,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年,许继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事委员会确定为33位中国人民解放**事家(后增至36位),并誉为中国工农红*高级指挥员、*事家。

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许继慎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玉梨生言:对于苏区肃反运动的定性,个人比较赞同王承庆等人在评述“富田事变”时的观点:

当初,富田事变发生时作出的“反革命暴动”的*治认定,是基于革命斗争的“是非标准”;而后来对绝大多数事变参与者作出的平反决定,则是依据中共*的“道德标准”。这两个标准体系不能混为一谈。在激烈的你死我活的革命战争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的“是非标准”,不能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路线、反对错误路线,则中国革命就不能成功,数以万计的革命先烈的鲜血就要白流。所以,富田事变发生时,红一方面*总前委、苏区中央局、中共临时中央基于反“围剿”战争的严峻形势,先后对事变作出“反革命暴动”的*治认定,尤其总前委迅速作出的断然处置措施,这件事没有错。不这样,就不能保证第一次乃至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富田事变的领导者、绝大多数同志,在艰难困苦的革命环境中仍然坚持对敌斗争,并没有投降或投靠国民*,依据中共*的“道德标准”,他们应当得到平反,应当受到“*和人民的崇敬”。)

《上海周报》所言许继慎之妻,应指许继慎的第二任妻子谭冠玉。

(根据鲍劲夫《寻找许继慎烈士的遗孤》(《*史纵横》年“纪念许继慎诞辰周年”专题,作者时任六安县革命斗争史编写筹展办公室负责人,寻找过程亲历者)一文中所引用的其子许民庆、其兄长谭自昌和嫂子李义的回忆信整理)

谭冠玉

又名谭贯如。

年出生,曾在医院学习护士。

年,应广州*埔*官学校招聘,医院充当护士,与许继慎相识。

年,两人在广州结婚。

年,两人的儿子在上海出生,起名许民庆。

年,谭冠玉因许继慎离家不归,自己无力抚养,将许民庆送回广州,由二哥谭自昌(时为岭南大学农科教授)、五弟谭元昌(医院院长)抚养。此后,谭冠玉一直留居上海。

年,谭冠玉曾到广州看望许民庆。

抗战爆发后,谭冠玉生活无着,曾试图北上寻找许继慎,希望能投奔许继慎曾经的同事,当时任八路*第师参谋长的周士第。但是刚武汉,旅费便几乎用尽,只得南下寻找父兄。

(玉梨生言:鲍文所引原信原文为“北上寻觅许继慎,乞同事周力行君(谐音,我不确知此人姓名之写法),盼得一臂之助。抵武汉时,她的旅费几乎用尽,路上又求助无门,故不得不折回向南走,沿途打听我家的消息。”,“周力行”为周士第的曾用名。

另据《南方都市报》年文章《北伐征战无数“肃反”运动被杀》引周士第之(次)子周强(年以后出生)讲述,谭冠玉曾到过陕北,年患肺病后才返回家乡。因该文所述谭冠玉相关内容,相较于年的鲍文,只有这一处明显差别,且前后情况均未谈及,疑为望文生义之笔。)

年,走到衡阳,谭冠玉才被得到消息的谭自昌接回粤北乐昌县家中,当时已经患有肺病。

(玉梨生言:许民庆称年在乐昌见到母亲,而谭自昌称此时为年,谭自昌的回忆较许民庆更为完整(许民庆称自己年后只见过三次母亲))。

年,谭冠玉因肺病去世(许民庆称自己最后一次见到母亲在年)。

(玉梨生言:根据以上资料,区克宣与“许继慎之妻”,为广东同乡,不假,至于区妻籍贯不可考。许继慎年后在上海留居两年,广泛结交反蒋各派势力,与当时尚为第三*成员的前共产*员区克宣相交,不无可能。在此基础上,同乡照应,亦在情理之中。区克宣死后,“许继慎之妻”得到时为左翼作家联盟成员、左翼剧作者联盟总书记的洪深先生接济,亦不无可能。

另,区克宣自述曾求学于广州一教会学校,曾于周末到大元帅府谒见孙中山;而谭自昌任教的岭南大学(校址在今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亦是教会学校,且与大元帅府同在珠江南岸,相距不远,疑即此处,如此,区克宣则与谭兄又多校友之谊,关照其妹,也不稀奇。

至于其他细节,颇有意淫味道,不可考证,亦无可相信。)

广肇公学

年,广东籍教育家卢肇虔在北四川路清云里(邮电俱乐部址)创办培德小学。由于教育成绩斐然,前来求学者众多。

年,在广东同乡会广肇公所的资助下,在北四川路横浜桥福德里兴建三层楼新式校舍,更名为广肇公学,卢颂虔自任校长。其后学生日益增多,学生家长及广东同乡提议,希望扩充学额设立高中。

年,经过卢颂虔的不懈努力,在广东同乡的鼎力支持下,在水电路筹建新校舍。

年,增设高中,称广肇中学。

年,水电路新校舍全部落成,更名为粤东中学。粤东中学占地亩,校内建有大礼堂、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健身房、大小运动场、食堂、宿舍以及11条林荫路。规模之大,设施之全,为当时沪上独有。

粤东中学落成典礼非常隆重,当时的上海市长吴铁城受聘出任校董会董事长,陕西省*府主席邵力子到庆典会致祝词,教育界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纷纷到会祝贺,为学校题词的有,民国*要孙科、于右任、潘公展、傅作义、陈济棠等,以及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同济大学校长翁之龙等。

年“八·一三”事变爆发,粤东中学水电路校区毁于炮火,然后被日*占领,改作兵营。

年,粤东中学重建校舍,恢复办学。

年,私立粤东中学与培青中学合并,更名为四川中学。

年,四川中学高中部划出虹口区,改为宝山县存瑞中学高中部。

年,经上海市*府批准,四川中学恢复粤东中学校名。

年,在凉城广粤路新建粤东学校。)

《社会新闻》

年10月创刊于上海,三日刊,属于综合类刊物。田莘耕、费友文编辑,上海新光书局发行,地址位于上海白克路西藏路口八十八号。

该刊以报导、评论时事新闻、**秘闻为主要内容,另有文化情报、国外通讯等内容。该刊宣称其自身无*派、无背景,也不是*客和学者,而是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以客观的眼光来叙述事实。该刊在编排方面追求格调新颖,在内容方面则追求质量丰富,取材特别,开新闻纸未有之记录。

该刊所设主要栏目有小评、实事特讯、现代史料、特别资料、**秘闻、文化情报、国外通讯、译丛、专载、无所不谈。

“小评”主要刊载时事评论,如李顿报告书之价值、惩治贪污再不容缓、胡汉民先生的民权*治论、论陈独秀、西北问题与中国、德国承认伪满问题、论蒙古自治等内容。

“实事特讯”主要刊载较重大新闻,如十九路*与福建*权、国际形势与中日问题、苏联对满洲伪国的方针、何键统治下之湘省现状、山东问题之解决关键等内容。

“现代史料”主要刊载与***客有关的资料,如伍朝枢与香港*府、迁都武汉的经过、广州时代的中央*部、济南惨案发生的真相、中山先生北上经过等内容。

“**秘闻”刊载*治秘闻,如《潘汉年的小风波》、《苏省改选各县斗争》、《青年*作日本侦探》、《李济深的秘密组织》等文章。

“文化情报”主要刊载文艺界消息。

“国外通讯”主要刊载国外要闻。

有资料称该刊为国民*特务杂志,曾发表大量攻击、污蔑鲁迅、茅盾等左翼作家及《申报·自由谈》等刊物的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聆听民国middot沉沙区克宣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