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柯尔施
TUhjnbcbe - 2021/8/12 18:05:00
如何防止白癜风复发 http://pf.39.net/bdfyy/zqbdf/141112/4515780.html

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生平与著作

卡尔·柯尔施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柯尔施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德国古典哲学传统,尤其是黑格尔的影响。因此,他在一些基本见解上与卢卡奇比较接近。区别在于,卢卡奇终生抱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强烈信念,在晚年还提出了“复兴马克思主义”的口号,柯尔施则从年被德国共产*开除后,思想日渐消沉,晚年实际上已脱离马克思主义。柯尔施一生的经历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求学、反战与最初的*治活动时期

(—)

柯尔施出生于汉堡附近的土托斯推托的一个银行官员的家中。不久,举家迁到迈宁根,他在那里上了中学。毕业后,就读于慕尼黑、柏林、日内瓦和耶拿等大学,主要学习法学、经济学和哲学。青年时期的柯尔施虽然还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他思想十分活跃,积极参加了“自由学生运动”这一组织,致力于建立大学知识界与社会运动之间的联系;他还担任了《耶拿大学报》的编辑,发表了关于法律改革、土地改革、教育改革和妇女解放等内容的文章。年,他在耶拿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认罪中的证词责任问题,一年后在柏林正式出版。

年,柯尔施到英国伦敦从事博士后研究活动,在那里加入了费边社。费边社对工人运动的重视,对工人阶级的实践意志和民主要求的尊重,对柯尔施一生的思想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英国停留期间,他为德国的几家杂志写了不少介绍英国法律、教育和文化生活等方面情况的文章。

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柯尔施回到了德国。应征入伍后,由于他反对战争,从预备队*官被降职为下士。在战争中,尽管他从未拿过武器,但却两次受了伤,并被授予铁十字勋章。年,他成了耶拿大学的讲师。

战争标志着柯尔施积极的*治生涯的开始。年,他加入了“独立的德国社会民主*”(USPD),它是从官方的“德国社会民主*”(SPD)中分化出来的左派组织。年11月,他还积极参加了该派领导的革命。年3月,他出版了《什么是社会化?》一书,主张用社会主义公社取代资本主义私人经济,其思想已接近马克思主义。

(二)参加德国共产*时期

(—)

年,当USPD再度分裂时,柯尔施与其中的大多数成员都加入了“德国共产*”(KPD)。不过,他对列宁提出的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点条件持保留态度。

柯尔施入*后,面临着革命形势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重新稳固,他努力从理论上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年,他写成了《工厂委员会的劳动法》一书,强调工厂委员会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同年,他还为*内同志写了三本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宣传性小册子:《唯物史观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和《〈哥达纲领批判〉导言》。

所有这些论著都为柯尔施年发表的题为《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长篇论文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发表意味着他的悲剧性命运的开始。德国社会民主*、德国共产*和第三国际都公开地对这部著作表示敌意,因为它不仅抨击了第二国际的思想路线,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及其发展提出了与列宁不同的见解。但当时的柯尔施在*治活动方面仍然是十分活跃的。年他被选入图林根议会,同年10月,被任命为图林根*府(在群众运动中建立起来的工人*府)中的司法部长。

年10月的汉堡起义失败后,KPD遭到取缔,丧失了百分之五十的成员。这时,马斯洛夫和费舍的左翼派在*内取得了领导地位,他们的思想路线正与柯尔施合拍。于是,当时已成了耶拿大学法学教授的柯尔施又成了KPD的主要发言人之一,并担任了它的理论杂志《国际》的编辑和驻德国议会的共产*代表。后一个职位一直保持到年。但是,由于马斯洛夫和费舍对苏联共产*的顺从,柯尔施又渐渐地与他们发生了矛盾。年2月,柯尔施的《国际》杂志的编辑职务被撤销,从那时起,他就与*的领导处在对立的地位上。

年7月,台尔曼被选为KPD的领导人,进一步加速了把*“布尔什维克化”的过程。柯尔施激烈地反对台尔曼的*策。年3月,在《共产主义*治》杂志周围,形成了一个以“坚定的左派”著称的柯尔施-卡茨集团,这是KPD内的第一个宗派组织。随着*内斗争的激烈化,年4月,柯尔施被开除出*。

(三)退出*治生涯和迁居他国时期

(—)

柯尔施被开除出*后,不久又与卡茨发生分裂,同年9月,“坚定的左派”又进一步分裂。年,《共产主义*治》杂志停刊。从此以后,柯尔施退出了*治活动,专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年,柯尔施发表了题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长篇论文,系统地批判了考茨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一书中的基本观点;年,柯尔施重新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并在书后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评》一文,对列宁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公开的批评。

年希特勒上台后,柯尔施先迁居丹麦,年又迁至美国。—年在图拉纳大学教社会学,—年在纽约国际社会研究所工作。50年代初期,柯尔施在悲观与孤独中抛弃了马克思主义。50年代后期,他又对苏联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生了兴趣。年,他病逝于马萨诸塞州的柏尔蒙。在此期间,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论著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和《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直到最近,资产阶级思想家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都还完全没有理解这一事实,即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主要是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的,即年发表在《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上的长篇论文《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和年增补上去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评》(以下简称《反批评》)。《反批评》是柯尔施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文发表七年来所遭遇到的各种批评意见的反驳,也是他这些年来进行新的哲学思考的结晶,是我们把握柯尔施哲学思想发展的一把重要的钥匙。近几十年来出版的以《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为书名的不同版本或文本的著作,还相继收入了柯尔施的其他一些文章,如《〈哥达纲领批判〉导言》()、《第一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等等。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是柯尔施最富于原创性的著作,正如P.古德所说:“柯尔施的最有创造性的贡献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

柯尔施的这本小册子是由纽约的月刊评论出版社编纂起来的,初版于年。年再版时,前面增加了保尔?布赖纳斯(PaulBreines)所写的“导言”,简要地介绍了柯尔施的生平、著作和基本思想。这本小册子收进了柯尔施以下三篇论文:《〈资本论〉导论》(),以德文发表在柯尔施编辑的马克思的《资本论》前面;《为什么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以英文发表于美国《现代季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个再阐述》(),以英文发表于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季刊》上。如果说柯尔施在第一篇论文中从总体上阐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的话,那么在第二、三篇论文中则论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

柯尔施在第一篇论文中指出:“如果我们今天仍以我们习惯的学术范畴来思考的话,那么马克思的《资本论》似乎更多地是一种历史的和社会学的理论,而不是一种经济理论。”与以前一样,柯尔施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革命的总体理论。他认为,达尔文的研究涉及一个狭隘意义上的自然史,而马克思的研究则涉及一个实践的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历史过程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总体,不光是人们以体验到的,而且正是他们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史与自然史的这一本质的差异,构成了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出发点。

假如我们把柯尔施在第二、三篇论文中的见解综合起来的话,可以发现,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点:历史具体性原理、批判的原理、革命变化的原理、革命实践的原理。

《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是创建一个合理的概括类型的第一人,这-类型不同于迄今为止仍然被形形色色的社会、历史和哲学思想学派所运用的传统的概念生成的程序,它更接近于近来被实验科学家发明的建设性程序。”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一般都公认,除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外,《卡尔?马克思》是柯尔施的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全书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述马克思的社会思想;第二部分论述马克思的*治经济学思想;第三部分论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一)马克思的社会理论

在这一部分,柯尔施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下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和近代社会学教义的关系究竟如何?他回答说,如果把社会学看作是由孔德开创的一门新的学问的话,那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它之间缺乏任何密切的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其热切的愿望扩充、增加关于社会的知识,但并没有注意那种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新的社会研究方法的名称和内容”。这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像孔德那样提出“社会学”这样的新概念,但他们却创立了一整套研究社会的新理论。

这一新理论的基本原理也就是柯尔施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中阐述过的“历史具体性原理”、“批判的原理”、“革命变化的原理”和“革命实践的原理”。所不同的是,一方面,他以更成熟、更系统的方式阐述了这些原理;另一方面,他又补充了新的一节,专门讨论马克思著作中表现出来的“概括的新类型”,把它视为马克思进行社会研究的一种根本的方法。下面,我们主要探讨柯尔施关于马克思的概括理论所作的论述。

(二)马克思的*治经济学理论

马克思认为,*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科学。当资产阶级还是革命的、上进的阶级时,*治经济学常常起到了对本阶级进行启蒙的作用。在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无产阶级成为一股新兴的社会力量的时候,出于对无产阶级进行启蒙的需要,必须对*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柯尔施说:“马克思对*治经济学的探讨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对社会的一个批判的和革命的研究者,而不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而出现的。”因而,马克思对*治经济学的批判并不纠缠在一些具体的、枝节性的问题上,而是直接审视其理论前提和一些基本的问题。

从前提上看,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自然法导人*治经济学中,从而把它理解为一门绝对的无时间性的科学。马克思*治经济学批判的伟大功绩是否定了上述前提,把*治经济学转变为一门历史性的、受社会制约的科学。柯尔施把这一前提上的变化称之为“哥白尼转折”。

(三)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柯尔施认为,在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和经济理论中贯穿着一种基本的方法,那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不能奠基在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它主要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史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卡尔·马克思》一书第三部分的“结论”中,柯尔施总结说,马克思对社会研究的最重要贡献有以下五点:(1)把社会生活过程的所有现象都归结为经济状况;(2)把经济学本身看作社会科学;(3)从历史上把一切社会现象视为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被社会阶级斗争实现的革命过程;(4)正确地定义了经济与*治之间的关系;(5)把所有的精神现象都归结为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的一定的形式。

福利来了

电子图书:《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哲学》《KarlMarx》《MarxismandPhilosophy》。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柯尔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