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从战略到战术,双非分上岸人大西方经
TUhjnbcbe - 2021/8/27 20:22:00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疗效好 http://m.39.net/pf/bdfyy/

全文逻辑脉络

个人基本情况

本科:北京财经类双非院校相关专业,无科研经历,工作后辞职考研。

一战:+,数学+,专业课+,*治60+,英语60+,擦线进复试后被刷。

二战:,数学,专业课,*治80,英语75。三年工作后辞职考研,数学英语全扔了重捡。

战略篇

1.了解自己

对自己的优劣势有清晰认知,包括考试内容和性格两方面。不管是不是二战考生,大家对自己的*治、数学、英语大概水平应该都有了解。

以我自己为例,优势是数学底子不错(微积分期末满分、数学竞赛中获过奖)、英语阅读错误率还可以,真题阅读第一遍做的时候没有错过五道题以上。

缺点是三年没进行过系统学习基础知识没剩多少,对*治非常头疼背不下来记不住,英语大小作文一律抓瞎(一战两篇作文满分30大概只得了15分)。

性格上:高压下更容易注意力涣散,非常喜欢玩手机,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bushi

2.对症下药

知道自己弱点只是开始,大部分你的竞争对手都能做到,真正产生区分度的是对症下药。

这里需要注意,对应的解决办法一定要具体化,数据化:需要完成哪些内容改善自己的弱点,什么时候完成,用哪些指标衡量你的完成。

以我为例,针对英语作文薄弱项,8月初到中旬听了刘晓艳老师的作文专题课,形成适合自己的大小模板各一篇;中间几个月做了大概15篇左右的对应练习;12月中旬,根据各个辅导机构押题整理具体表达,如小作文准备了note、建议信、邀请信三种。

3.远离诱惑源

我喜欢玩手机,可能有人痴迷游戏,每天24个小时20个小时都在峡谷。这些现在都无所谓,但从正式准备考研开始,就把最占用你时间的兴趣暂时“戒掉”。

复盘一战经历,我发现自己每次犯懒或打退堂鼓的时候就会做这些让自己回到舒适区的事,而且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浪费了大量时间。

所谓“戒掉”不是只用嘴告诉自己“我再也不玩游戏了!”,这对大部分人没用,要想办法让自己无法再接触诱惑源,不要给自己留下放纵的可能。

还是我的例子,知道自己碰到手机就根本停不下来,从7月开始我有4个月是完全不用智能机的。我在离家一个小时车程的地方租了个房子,手机放家里,用老人机+现金在出租屋里过了四五个月的山顶洞人生活。这个对策同样适用于喜欢玩游戏、看小说的各位。

4.关于选择

考研无非是选学校、学院和专业,既然看到这篇帖子,我就默认大家是要考人大了。

关于学院,公共课统一判无所谓,专业课在经济学院和应用经济学院判的更严一些,财*金融学院判卷倒是不严但竞争非常激烈高手如林。

专业方面,经济学院的*经、西经、世经,应用经济学院的国民是招生大户,竞争激烈但同时大小年现象相对不严重,除了今年这种分数总体通胀的情况,基本是初试之前就可以确定进复试需要的成绩,是对自己水平比较有把握选手的首选;

其他专业招生名额少,每年的波动比较大,既可能捡漏刚过线就被录取了,也可能一志愿考生一个不录取要的全是调剂,风险爱好者可以一试。

5.时间安排

第一,战线不需要太长,半年时间,每天保证10小时有效学习时间足够。早六晚十二的故事听起来很励志,但在我看来没必要。

上岸需要的痛苦指数是5,那就不必自我感动自讨苦吃硬把它拉到10。我在准备初试期间基本都是八点起,有人可能习惯九点起,都可以,不需要被别人的节奏和别人贩卖的焦虑影响。

第二,一定要做todolist的时间表,在开始复习之前就把各科需完成的任务具体化指标化,这个list再随着复习进行不断完善。下面是我数三的list:

战术篇

需要先说明,战术篇里更多是具体做法,其实应该是人而异的。

初试

1.*治

1.1纸质材料:

大纲解析、0题;

肖秀荣老师四套卷八套卷、徐涛老师八套卷、腿姐四套卷;

腿姐背诵手册、腿姐冲刺押题材料

1.2视频:

腿姐强化班、技巧班、冲刺班、押题班

1.3完成任务:

视频课全部刷一遍并整理笔记;

0题刷一遍;

背诵手册刷两遍;

所有模拟卷选择题刷一遍整理错误类型和错误原因;

考前背诵押题内容

1.4常见问题:

(1)网课选哪个老师?

无所谓,现在有姓名的徐老师肖老师腿姐业务水平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就好

(2)学*治是不是全都需要背?

因人而异,有些文科出身或者天生过目不忘的朋友确实更适合背诵。像我记忆力不太好,所以全程都是靠理解,实际花死力气背的内容非常少,基本都花在考前最后三天。

(3)什么时候开始?

个人觉得*治不需要开始的太早,我应该是9月中下旬开始的。每天早上刷三个小时的视频课,然后学科间隙抽时间做做选择。

(4)关于选择题和主观题?

*治分高的人选择基本都要40分以上,这部分没别的方法,就是刷课刷题积累。

在我看来真正能拉大差距的反而是主观题,包括腿姐(陆寓丰老师)的技巧课,我从中收获最多的也是主观题解答逻辑的内容。

我一战的时候*治要求自己到60分就好,但其实形成自己的主观题解题逻辑,配以扎实的基础知识,*治70多是一个正常水平,80+也不是遥不可及。

2.英语

2.1纸质材料:

《朱伟恋词》、《新东方考研英语高分作文》(实际没用上)、张剑历年真题

2.2视频课:

刘晓艳老师作文专题、唐迟阅读技巧(只看了入门的六节)

2.3完成任务:

考研词汇刷四遍、作文课刷一遍、阅读技巧看一遍、近十年真题一遍

2.4常见问题:

(1)真题是不是需要做很多遍?

因人而异。确实大部分英语高分选手都把真题做了三四遍。但以我为例,我这个人理科思维比较严重,有点受不了一遍遍重复做相同的题,所以只做了一遍还没做完,当然分数也不算太高。

总体上,英语一就是单词、阅读、作文和命题套路这四个部分,每部分都做好了,没有分数低的道理。

(2)背单词记不住怎么办?

没有办法,硬记。考研英语是盖楼的话,单词就是一块块的砖,所有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到各种阅读技巧的运用,没有单词都是笑话。

如果发现自己有记不住的问题,背单词就早点开始、现在开始,别人一天背60个你背30个总是能的;背单词犯困,就把背诵时间分散、碎片化,每次只背十分钟,一天多背几次;形似词总是分不清,就专门准备笔记整理。

一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3)阅读错误率高怎么办?

我把阅读拆解成长难句、各段段意和中心思想,命题规律三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中心思想非常重要。

首先还是要读懂,保证自己的单词和语法都没有问题,推荐可以找长难句的课程听一听。

读懂之后一定要概括段意,每套题的每篇文章都要做段意概括。每篇阅读的考题都是按照文章先后顺序来的,答案也基本是选最贴合段意的选项。命题规律很多老师的视频课都有总结,自己做题的时候注意运用就可以了。

整理错题重不重要?也重要,但题错了只是表现出的症状,错误的根源还是要归结到上面三点。

3.数学三

3.1纸质材料:

《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数学基础过关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老师的《高等数学十八讲》;

张宇八套卷(只做完一套)、近十年真题

3.2视频课:

张宇三十讲、高等数学十八讲对应视频选听(三十讲是非常基础的课,因为我工作三年数学都忘差不多了所以需要看这个,应届或者毕业后直接二战的可以直接上全书

3.3完成任务:

三十讲视频课一遍做笔记、全书一遍、现代讲义一遍、两遍、十八讲一遍、真题一遍

3.4常见问题:

(1)底子不好,数学考试成绩从来没高过怎么办?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天生数学思维非常好,不用怎么练习数学就能考高分。

但在我看来,大部分数学成绩好的人,都是基础打牢加刷题训练的。

数学深海深不可测,但作为应试科目的数学三需要掌握的内容其实就那么多,常见的习题套路也就那么多。

一句话,只要基础打牢,题量积累足够,数学成绩不会太差。

(2)需不需要看教材/xx老师的xx书?

市面上的数三材料无非三类,一类知识点覆盖全面,主要适用于打基础如教材/全书,包括我看的三十讲视频也是这类;一类拔高用,比如高数十八讲;还有一类刷题用,比如题/题/各类模拟卷。每类材料一两本够用,打基础的材料建议准备两本地基打牢,至于具体选哪位老师的,找适合自己风格即可。

(3)题目经常不会做?

还是基础的问题。我要再强调一遍,数学刷题拔高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基础。基础够牢固数学—最起码能到手。

但有人盲目追求做题量,基础知识全似是而非,甚至有些定理的使用条件都不清楚,那最后折在数学上也是难免。

像21年数三,题目背后的解题思路都很简单,考察的就是牢固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计算能力。

杜绝假思考自我感动。数学的解题过程是一个重逻辑,层层抽丝剥茧的过程。有同学把数学的学习时间下意识和痛苦关联起来,遇到不会的题目抓耳挠腮干耗半小时后直接看答案,看懂了就算,下次遇到还是不会。这样操作既浪费了题目,也浪费了时间。

在这分享一下我遇到难题的思维方式:第一反应是思考自己有没有相关基础知识的欠缺。有赶紧补上,没有再思考解题方向是不是从根上错了,如果洛必达法则解决不了,试试泰勒展开行不行;还没解决,才开始看答案,主要看在自己思路被卡住进行不下去的地方答案是怎么处理的,得到关键性提示后剩下的解题还是自己完成。就是说,答案只起提示作用,不要拿它当阅读材料从头看到尾。最后,形成完整解题思路后再回顾题干,分析自己当时为什么没解出来,需要加强哪里,怎么保证下次遇到类型题能解出来。

简言之,下苦功,真思考。

4.专业课

4.1纸质材料:

高鸿业初级宏观微观,曼昆宏观,尼科尔森微观,宋涛*治经济学、三人行宏观、微观、*经的三本强化讲义、三人行历年真题

4.2视频课:无

4.3完成任务:

高鸿业曼昆尼科尔森教材过一遍,课后题过一遍,对应的圣才过一遍。三人行三本强化讲义各两遍,真题一遍。

4.4心得/教训:

微观在我看来是最偏理科的一门,与数学结合的地方非常多,考察基本都是计算或者逻辑原理。相对应,学习过程我也基本采用数学的学习方法,重基础,强计算和背后逻辑。

宏观考察内容相对灵活细致,需要在建立系统框架的基础上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战略到战术,双非分上岸人大西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