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大部分经济思想史学家都认为经济学始于*治经济学(也称为古典*治经济学,也就是调查研究国民财富/收入/产出的分配问题)。而威廉.配第是最早期的*治经济学家之一,他在年出版的《赋税论》(全名《关于税收与捐献的论文》)中就给出了调查研究总产出的核算方式,以及阐述了应税产出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在配第之前还有许许多多的思想家写过关于经济的著作,而且时间早得多。例如,中国的孔子(公元前-年)、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公元前91年)等。亚里士多德(BC-BC)把一切买卖活动分为两大类:那些跟家*管理或维持一个良好运行的国家有关的活动,以及那些与纯粹赚钱而赚钱有关的活动。第一类称之为oeconomia,经济学由此而来;第二类称之为chrematistike。但是,我们在读他们的著作时,可能找不到类似于现代这种“理论”形式。这也是我在前面使用“调查研究”一词的原因。
亚当.斯密虽然在《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引用了前人的一些经济概念,例如劳动分工,但是整本书仍然抽象化了国民财富/收入的分析。因此,经济学界将他称为“经济学之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亚当斯密在分析国民财富之前用《道德情操论》()为《国富论》()提供了铺垫和基础——人的行为,而决定这些行为的关键因素则是内在情感(同情心)。《国富论》第八章写道,就长期而言,雇主需要劳动者的程度,也许和劳动者需要雇主的程度相同,但雇主的需要没有劳动者那么迫切。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里的“道德”很难理解,它可能不是我们现代语境下的“道德”之意。我一直很模糊,也理解不了,直到最近在书店看到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恍然大悟,斯密的"道德"对应的是“自然”。斯密的“道德”(或者是那个时代的道德意含义)应该是“从他人立场、从旁观者公正视角看待自身行为的一种能力”,进而约束自利的渴望,希望得到他人赞许(内在是“不自然”地取悦他人或者叫做“利他之心”)。由此观之,与《国富论》中的“利己之心”成为硬币的两面,讲的是一回事[1]。那么,人的效用可能由“利己”和“利他”两面构成。随后,穆勒在《*治经济学原理》()中将道德判断和经济分析结合在一起,这两种标准的结合真是一种伟大的尝试。直到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他在第一章开篇就写道,功利原则是本书的基石。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由此,它倾向于为利益相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幸福(所有这些在此含意相同),或者倾向于防止利益相关者遭受损害、痛苦、祸福或不幸(这些也含意相同);如果利益相关者是一般的共同体,那就是共同体的幸福,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就是这个人的幸福。一直到此,古典*治经济学的分析并没有脱离人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的结合。“看不见的手”作为一种信号或者调解手段会自动的产生均衡价格来使得市场出清,如此以来,要证明的命题就“简单”多了。再后来的19世纪中后期,大卫.李嘉图、托马斯.图克、罗伯特.马尔萨斯、西斯蒙第、卡尔.马克思等进一步发展了古典*治经济学科(后文还会论述)。且划分成了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以大卫李嘉图和马克思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论和两类需求论;另一个分支就是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单一需求论和马歇尔为代表的边际理论。
一个分支是关于劳动价值论和两类需求论,马克思(-)在《资本论.*治经济学批判》中写道,商品流通的形式C-W-C和M-C-M,前一种是达到流通以外的最终目的,占有使用价值,后一种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只有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才有价值增值。价值增值作为这种流通过程的客观基础和主要源泉。货币储藏者是发狂的资本家,资本家是理智的货币储藏者。重商主义经济学家将资本解释为M-M。一旦忽略了中间的C,也就忽略了生产它的劳动力。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解释,为什么上述流通过程会发生?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为资本家带来利润。这基于一根本性假设:资本主义制度让劳动者与资本家并没有处于平等的讨价还价位置上。这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八章的分析异曲同工。此外,《共产*宣言》()强调土地和信用的国家所有(奥地利学派也强调信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两个关键点:
第一,资本主义基于对劳动力的剥削。劳动力生产所有的价值,但是仅仅只获得部分价值,其余归属于资本家的利润——由于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就可以占有剩余劳动力为己所用。从社会意义来讲,这是不公平的。当然,并不是说劳动力要获得所有价值才是公平的,而是说剩余劳动应该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来进行支配,更不是被少数资本家占有。李嘉图用工资和利润冲突来表示这种矛盾,而马克思则更尖锐地使用了“剥削”一词来表示这种分配冲突。
第二,马克思阐述了社会不同阶级的斗争历史。而资本主义实际上让劳动力聚集在一个工厂里有组织的生产从而加强了劳动阶级的力量。这种制度就使得工人组织强化了与资产阶级的对抗,这种抵抗直到工人阶级压倒资产阶级,并最终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进化到共产主义制度——一种新的社会形势,其中阶级社会消失,每个人都是劳动者,且享受其对整个社会带来的贡献。
资本家正是利用价格手段来实现这种“剥削“:资本家偏好保持一群“失业储备大*”,一旦工人要求涨工资,资本家就会威胁从失业大*中来增加供给,因此,资本家没有趋向充分就业的内在动力。总之,劳动者生产了全部价值,但其只获得一小部分,大部分剩余价值被非生产性的企业家阶层获得。劳动者和资本家都会用收入进行消费支出,但是与劳动者的唯一支出形式相比,资本家还会进行投资支出,社会中存在两种形式的支出——消费和投资。资本家可以利用投资来扩大、缩小生产活动。
另一个分支是边际理论。为了追求严谨地证明——“看不见的手”能自动产生均衡价格来使得市场出清。杰文斯、瓦尔拉斯、门格尔、克拉克等做了这些工作。杰文斯(-)在《*治经济学理论》中写道,价值完全取决于效用。但是这种经济学理论在性质上是纯数学的。瓦尔拉斯(-)在“数学上的价格决定”()一文中写道,数学方法不是实验方法,而是推理方法。他认为在这个推理过程中,找出一条路径将所有局部均衡同时融入统一整体的一般均衡中。而克拉克则进一步将这个“简化”的证明任务——自由市场是最有效率的——推广证明它也是“公平的”。为了证明这种“公平”,他提出了一种边际生产率理论——只要每个人都得到与其生产贡献相适应的奖励,那么,资源配置就是公平的。上文我们简要阐述了李嘉图和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冲突的用词,而边际理论经济学家们则用了一个更加数学化的词汇——剩余(surplus)来试图调和分配冲突。
这两个分支慢慢就演化成了非主流理论和主流理论(参见DSGE的非正统起源:“野孩子”也有春天(上))。很多人认为凯恩斯的《通论》(全名《货币、利息与就业的一般理论》)来自于对其老师马歇尔的理论修正与革命。的确,凯恩斯从马尔萨斯和马歇尔那里继承了“需求决定供给”。也就是说,虽然总收入来自于总生产,并足以购买总产出(即萨伊定律的基础——供给创造需求)。但是,马尔萨斯认识到,人们并不会划掉其所有收入,因此,社会肯定存在一群“非生产”阶层来消费以填补“需求缺口”。凯恩斯注意到了这个“需求缺口”——有效需求不足。可以肯定地是,凯恩斯也受到了马克思理论的巨大影响(参见带你去看看不一样的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一个追求自由社会主义者)。因为按照马尔萨斯和马歇尔总需求理论,“需求缺口”是仍然要通过“非生产性”阶层的消费支出来填补。但是,很明显,凯恩斯并没有采用这种单一的总需求方式来阐述其有效需求理论,而是采用了马克思的两类需求——消费和投资,即除了消费支出外,还有“非生产”阶层的投资支出来实现充分就业。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演化参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宏观大神(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宏观大神(下)、《宏观经济学史:从凯恩斯到卢卡斯及其后》)
这是中央*校海波老师的评论。此处引用,特此感谢!
声明:推文仅代表文章作者观点,以及推文作者的评论观点,并不代表香樟经济学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