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周其仁陈锡文杜鹰在求实精神的火焰
TUhjnbcbe - 2021/9/9 16:28:00
本文摘自《农村经济变革的系统考察》(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周其仁、陈锡文、杜鹰主笔,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种观点认为,理论经济学根本无需研究现实经济的运行。在经济现象的属性尚未弄清楚之前,研究运行问题和谁在运行,岂不是颠倒了问题的顺序?但这偏偏是生活的顺序。研究如何运行的问题,不仅包含非常实际的目的,而且对理论经济学自身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一、广阔的新领域

我们面前的对象,是中国农村近年发生的确立联产承包制的伟大变革。历尽种种曲折而发展着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到了年,仿佛突然遇到一系列太多太好的历史机会: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工作重点的伟大转移;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策的制订、坚持和发展。中国人民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指引下,勇敢地参加了决定自己命运的历史性搏击。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深刻而又急促的变化。农村的伟大变革,就是在这样广阔的背景下发生的。在中国10亿人口中,有8亿是农民。仅仅这一点就决定了,如果农村的事情没有办好,中国的事情就不可能办好;农民贫困,国家就不可能富裕;农村停留在古代,中国就无法现代化。因此,农村变革决不是权宜之计或轻易就能完成的小改小革,它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它不仅是农业管理形式的创新,也不仅是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它要在底子薄、耕地少、人口多等严峻条件的约束下,开拓中国农村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方式转化的道路,并为建立与这种转化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体制,奠定牢靠的基础。这场变革响应的是现代化对中华民族的召唤。所以,它既不会面对艰难险阻而畏葸不前,也不会为已经取得的成功而固步自封。但是,这一场农村变革目标的宏伟和内涵的深邃,并不是一开始就宣言似地展现到人们面前的。它在实践上走到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列,能够不断为其他战线的改革,也为理论认识的发展提供启示和激励,更远远超出人们当初的预料。回顾起来,这种状况并不奇怪。一方面,这一次农村联产承包变革的直接起因,是农业生产的停滞和农民生活的困窘。包产到户的揭橥之地,最先是那些“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山区、灾区、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也都是最实际的问题:人要吃饱肚子,牲畜要有草料,再生产要有种子和肥料,等等。严峻的现实还不容许人们做太多的联想和推断。生活还建立不起把“权宜之计”同现代化关联起来的复杂方程。另一方面,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问题被简单地看作仅仅是增加某些初级农产品生产的问题;这种生产又被片面地理解为只是为了满足工业增长和城市生活的需要。比起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问题也似乎变得非常简单而单纯了。由于历史的和某些*策方面的原因,在我们的社会意识之中,对农村、农业和农民,一直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轻视。种种偏见妨碍着对农村变革作出哪怕是朴素的评判。所以,尽管农村大变革的当事人——生产队的社员和干部——为选择适当的联产承包制形式早已经历过许许多多令人激动的难眠之夜,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一场变革的发动毫不惊天动地。它差不多是“默默地”进行着的。这正是农村变革的魅力之所在。事情仿佛突然越过某个临界点:包产到户要拓广,权宜之计要长久,家庭经营要普及。先验模式到处被突破,“反常”事件大量出现。大变革的潮流把人们一下子卷入了漩涡。激烈的争论伴之以反复的调查,才使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明白,我们过去对农村实在是知道得太少了。紧接着的变革进展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农民积极性的空前迸发;创造性才能的多方面展现;承包制向各类地区、各行各业的扩展;多种承包形式的创造;专业户、“离土农民”和经济联合体的大量涌现;“能人”、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多种形式的流动和组合;开发性经营的活跃;农村新产业的萌生;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长;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动;贸易的繁荣、交换的发达和流通领域的改革;小城镇的崛起;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成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相互开放;等等,等等。到处是生机的焕发,财富的增长,人才的涌流。新情况层出不穷。社会舆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其仁陈锡文杜鹰在求实精神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