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副秘书长。
《马克思主义研究》年第10期。
摘要:优势条件的“离散性”视角有助于阐明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比较优势断档”风险。日本等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表明,优势条件的“连续性”视角能够启发以知识积累为基础的技术进步路径。知识产权优势理论能够实现两种视角的统一,以此为基础,我们发现实际工资增速高于或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速对应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或下降,劳动收入份额又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偏低、基尼系数在警戒线0.4以上,允许工资增速略高于劳动生产率,能够校正劳动收入份额偏低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加速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技术进步,实现“包容性增长”。
关键词:知识产权优势;劳动收入份额;离散性;连续性;基尼系数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制造业工资水平的上涨,关于工资上涨将降低“中国制造”竞争力、加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担忧明显加重。一般认为,工资上涨的负面影响包括“弱化国内制造业竞争力、增大通货膨胀压力、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减少外资流入等”①。国外研究机构的结论似乎也支持类似观点。以发布“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著称的“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TheBostonConsultingGroup),年发布《全球制造业转移的经济学研究:世界范围的成本竞争力是如何变化的》报告,报告显示:以美国制造业成本(记为)为参照,“中国制造”成本指数已经由年的86提高至96(见图1),“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明显减弱,面临资本外逃的压力?
此外,这种担忧与“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相联系。一般认为,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中国处于“微笑曲线”②的中间阶段,即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导致比较优势的削弱,甚至可能遭遇“比较优势断档风险”③,加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
图1:-年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的变化
资料来源:BCG.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十年间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