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投。
前段时间,一个小伙伴留言吐槽支付宝,说被支付宝坑到了:
新用户才能享受高息理财,老用户根本看不到?
这难道是大数据杀熟?浓眉大眼的支付宝,也来干这事儿了?
支付宝小投平时没有特别在意,还没来得及亲身验证;但我在用其他app的时候,也确实有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
说实话,这几年“大数据”杀熟,越来越成为被大家诟病的话题。就前几天,京东、美团、饿了么等10家企业,还一起签署了不利用数据杀熟的承诺书。
今天,咱们来聊聊“大数据杀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先来说说,我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
当时小投在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吃饭,一位平时不怎么理财的朋友,突然向我推荐一款低风险理财。
我看了下,是一款近期结算收益为5.8%的保险理财,而且还是个很知名的金融软件,我自己手机也有下载。
我打开自己手机中的app,却发现怎么找也找不到这款产品。
开始,我以为是新手产品,只提供给新用户;但得知,她也不是第一次使用了,而且单就这款产品,她就已经买过好几次。
既然不是新手产品,她也不是所谓的VIP高端客户,那唯一的可能就是——我被区别对待了...
当然,这只是个小事。我朋友那一次,被“杀熟”得更过分。
有一次办活动,几个运营的小伙伴忙前忙后,加班到10点多。同路的小伙伴就商量着一起打车回家。
结果就发现被“大数据杀熟”了。
她们用的是同一个打车软件,但拿着安卓手机的小伙伴,预估车费显示是34元;拿着苹果手机的朋友,预估车费是40块。
同一软件、同样的用车类型,但苹果手机用户就要比安卓用户多交几块钱。
这是她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感受到“大数据杀熟”的可怕。
类似的大数据杀熟案例,还有很多很多:
像某外卖app,在同一家店里点外卖,会员的配送费是6块钱,非会员的配送费是2块钱。明明买了会员,还要多交钱?
再比如,之前也有媒体报道过,某旅行app,订同一家酒店的房间,顶级的钻石会员,要比普通会员,还要多付50块钱。
这样的大数据杀熟,实在是让人难受。我都是这么忠实的老用户了,不给优惠就算了,还要从我们身上薅羊毛,这显然就非常不厚道了。
有人说,这事儿,问题都出在“数据”上。现在互联网太发达,我们的消费信息很容易泄露,应减少使用这些网站。
不过,小投不这么看。
在我看来,数据本是“无罪”的,关键要看人们怎么使用这些数据。
区别定价,不是什么新鲜事。咱们买火车票,就有学生价、成人价之分。消费水平高的人,被推荐更高服务质量的产品,这也完全可以理解。
但问题是:数据不应该成为,杀熟、宰客的工具。结合数据,给不同人提供不同档次的服务,才是这些平台该做的事儿。
耍些小聪明,从用户身上“薅羊毛”,看似极具“科技水准”,但丢了口碑、失了民心,长期来看,不利于市场发展。
正应了最近很流行的那句话:数据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呐。
好在,终于有人要来管这件事了。
最近开了一个“大数据杀熟”专项研讨会,在会上,唯品会、京东、美团、饿了么、每日优鲜、盒马鲜生、携程、去哪儿网、如祺出行、滴滴出行共10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共同签署承诺书,承诺不非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利用数据优势“杀熟”,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
希望在监管下,平台们可以切实履行自己的承诺;同时也希望,在这些主流互联网平台的带领之下,其它互联网平台也可以很自觉的去改善相关收费乱像,真正实现以用户服务为宗旨。
为什么这些大平台,好好的服务不做,非要搞这么多套路呢?
其实这涉及到一个经济学原理,叫做:价格歧视。
注意,这里的“价格歧视”不是个贬义词,它是中性的经济学名词。
打个比方:
咱们平常去超市买菜,通常你能看到两种蔬菜:一种是散装蔬菜,放在货架上,随便挑。
另一种,是所谓的“精选蔬菜”:用保鲜膜或者袋子包起来,看起来更高档。
你可以在散装蔬菜区,选到非常新鲜的蔬菜,但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挑选。
同样,你也可以去选择被保鲜袋包起来的新鲜蔬菜,省去挑选的时间,但你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
价格歧视的目的,就是商家想要尽可能多的赚到钱,如果商品定价便宜,就很难从富人身上赚到更多的利润,如果定价昂贵,势必就会影响最终销量。
那商家如何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呢?答案是价格歧视,同一件商品,卖给富人更高的价格,攫取高利润,卖给穷人比较便宜的价格,薄利多销。
那怎么样才能依靠价格歧视,把同一件商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人群呢?
第一种:按照消费者心理价位定价。
你愿意付钱多,我就多卖点,你愿意付钱少,我就少卖点,这种价格歧视,最容易出现的形式就是——讨价还价。
比如说,去菜场买菜
菜贩会不断试探你的心理价格,根据你的心理价位给蔬菜定价,不太会砍价,或者怕麻烦的人,买到菜的价格就会更高。
同样的,对于久经菜场的老司机来说,他们也会试探菜贩的成本价,几番博弈之下,菜贩和老司机会菜价成本与消费者心理价位中,找寻一个平衡点。
简单来说,菜贩卖菜,只要不亏钱,贵点、便宜点他都卖,只不过他会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价位不同,制定不同的菜价,获取更大的收益。
第二种:按照商品数量进行歧视。
看起来好像高大上的样子,实际上就是买得越多越便宜。
比如说:糖葫芦4块钱1串,10块钱3串,大家早已习惯这种售卖方式,再比如说双十一活动,你买的多了,就会有满减折扣之类的优惠。
第三种:就是按消费者的不同身份进行歧视。
市面上最常见,产品差异化,比如汽车,同样一台车,价格从20万到40万都有可能,钱少的人买20万的低配版,钱多的人买40万的高配版。
实际上加这点配置可能花不了多少钱,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这些手段只是商家用来区分消费者购买力的手段。
商家追求成本线上的利润,本来无可厚非,通过价格歧视,商家赚到了更多的利润,消费不足的穷人,也能以比较便宜的价格购买到商品,这件事本身是中性的。
但随着互联公司大数据的挖掘,对不同用户拟定不同的标签,执行不同的定价,正在不断引发消费者的反感。
不过随着监管*策的不断出台,再加上这10家平台,共同签署承诺书,大数据杀熟,这件事儿,已经有被遏制的趋势。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记得“分享、点赞、在看”支持一下小投呀。
最后,记得今天的打卡哦~
我们下次见~
点击下方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