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共享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及指标构
TUhjnbcbe - 2021/10/26 21:11:00
哪家医院白癜风好治 http://m.39.net/pf/a_5888056.html

一引言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全球韧性城市(ResilientCities)、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新城市议程(NewUrbanAgenda)等国际性项目将“安全性、包容性、可塑性、韧性”列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年,我国首次在中央*策层面明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城市经济系统的韧性是城市韧性的重要方面。韧性城市的建设必须提升城市经济系统在防御、缓冲、适应不确定性因素冲击方面的有效性。

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冲击,我国经济增速同比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我国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并好于预期,这离不开中央层面一系列稳经济*策措施的实施,同时也得益于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的强大韧性。《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指出,共享型服务和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提升经济韧性和活力的重要力量。共享经济具备自组织自协调的运作模式、强大的资源整合和分配能力、多元创新的经济体系、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等属性,这些属性使其对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具备较强的缓冲和适应能力。依托于5G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共享经济具备强大的线上线下融合能力,这极大地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下供应链和消费链中断的风险。共享经济是城市在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下能够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迅速分化危机、实现韧性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共享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城市经济韧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一)城市经济韧性的内涵及理论演化

韧性(Resil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Resilio”,本意为“回复到原始状态”,后演化为现代英文“Resilience”,并沿用至今。学术界对韧性的认识经历了从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到演进韧性的发展和演变。其中,工程韧性强调系统保持稳定性的能力,即以尽量小的波动维持单一的稳态或恢复到初始稳态。生态韧性强调系统的生存能力,即系统不仅能够维持单一稳态,而且能够创造新的平衡。持有演进韧性观点的学者将演进韧性定义为区域不断调整自身的社会经济和制度结构,以适应长期外部环境变化并持续增长的能力。演进韧性削弱了对稳态的过度追求,强调系统在应对压力方面的调整、适应、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对经济韧性的研究一般以城市、区域、国家等经济体为载体。Martin和Sunley认为这三种经济体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就如何受到冲击和破坏以及从其中恢复而言,这些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具有足够的相似性,也就是说,经济韧性、区域经济韧性和城市经济韧性等概念并无实质区别。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是人们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本文将研究范畴定位于城市经济韧性。

相关学者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研究大多秉持演进韧性的观点,认为城市经济韧性是城市经济在受到冲击扰动时对经济结构重新配置,做出适应性调整,保持产出、就业和收入可持续增长,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经济增长的能力。Drobniak指出,有韧性的城市经济是能够在不发生剧烈波动的前提下吸收和适应极端冲击的经济,或是能够迅速成功地创造新的社会经济结构的经济。

据此,本文将城市经济韧性界定为城市经济系统对不确定性因素冲击的防御、维稳和适应能力。具体而言,城市经济韧性的内涵可分解为层层递进的三个方面:第一,防御力,即在冲击发生前城市经济系统对潜在冲击做出预警研判,并实施应急响应的能力;第二,维稳力,即在应对冲击过程中城市经济系统避免剧烈波动、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第三,适应力,即在遭受冲击后城市经济系统调整重构、适应冲击,恢复正常运行并走向新的发展路径的能力。从防御到维稳再到适应是城市经济系统对不确定性因素冲击的消解过程,反映出城市经济韧性是一种与持续不断的调整能力紧密相关的动态的系统属性。

(二)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

许多学者论证了产业结构多样性、创新创业、制造业发展、就业等因素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王永贵和高佳指出可以从宏观层面因素、产业层面因素、微观层面因素、基础支撑层面因素等四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影响国民经济韧性体系中各类韧性的关键因素。Martin和Sunley认为产业结构多样性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城市经济韧性,因为产业结构多样性可以防止因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而造成的区域锁定现象,并能减轻危机对城市经济的破坏力,也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迅速恢复。胡树光指出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与专业化之争长期存在,众多城市经济学家受演化经济学的启示,倾向于支持产业结构多样性。杜志威等,徐圆和张林玲,徐圆和邓胡艳分别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产业结构多样性对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认为产业结构多样性有利于分散风险,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同时,产业结构多样性与创新相互促进,因而创新、创业、知识溢出或新经济均被认为是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影响因素。Martin等认为城市经济系统中的创新型企业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苏任刚和赵湘莲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了创业活力,有利于吸纳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进而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三)本文对既有研究的借鉴与突破

如上所述,既有文献大多是着眼于某一维度的因素(如产业结构多样化、创新创业、就业等)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鲜有着眼于某种经济模式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的研究,而后者无疑体现的是一种多维度的研究范式。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根植于信息化生产力的新型经济模式,对城市经济韧性产生了多维影响。同时,共享经济固有的一些属性还使其在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冲击方面更具韧性。本文将从提升经济多样性、促进创新创业、吸纳灵活就业劳动力、促进制造业发展等多维度分析共享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

三、共享经济影响

城市经济韧性的机制分析

(一)共享经济内涵的界定

共享经济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共享经济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共享平台出让闲置资源使用权以获取收益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说,狭义的共享经济需满足以共享平台为组织形式、交易闲置资源、让渡使用权而非所有权等条件,同时其参与的主体以个人为主,交易的资源为存量资源或定制化、个性化的增量资源。狭义的共享经济为“纯粹”的共享经济。

广义的共享经济从三个方面拓展了狭义的共享经济的内涵:一是共享资源的范围不再局限于闲置资源,而是更加注重通过交易资源使用权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二是参与共享的主体不再以个人为主,交易形式不只包含C2C形式,也包含B2C和B2B形式;三是共享的商品和服务不再局限于定制化,也允许一定程度的标准化。由此,从广义上来理解,美团外卖、共享医疗、共享制造、共享员工均属于共享经济的范畴。

(二)共享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

1.共享经济提升城市经济系统的防御力

共享经济依托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系统,能够将经济资源以数字化形式进行准确的实时量化统计,从而对潜在冲击进行智慧预警和研判,一旦经济资源流动和储备发生异常波动,共享经济系统便可做出即时反应,高效组织资源予以应对。共享经济平台的发展程度、用户规模及数字化程度与城市经济系统的防御力息息相关,共享经济平台能够配置的潜在资源越多、组织效率越高,城市经济系统的防御力就越强。这种防御能力对于来自经济系统内部的冲击更为敏感。新冠肺炎疫情等“黑天鹅”事件属于经济系统外部的冲击,具有较强的不可预测性,共享经济难以表现出敏感的预警和防御能力。不过,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共享经济对经济系统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冲击的预警和防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2.共享经济提升城市经济系统的维稳力

首先,共享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的新业态,通过制度和组织形式创新及新技术的应用,使原本由于交易成本过高而无法交易的资源进入可交易范围。尤其是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解决大规模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和信用问题,塑造市场主体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结方式,从而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具体而言,一方面,共享平台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固定成本主要来源于平台维护等相关支出,相较重资产企业而言固定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共享平台能够在交易范围扩大的基础上精准匹配供需,提升交易效率。较低的交易成本、较高的交易效率构成了共享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比较优势,使经济系统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冲击时具有更强的稳健运行能力。

其次,共享经济不仅提升了物化商品的交易效率,而且提升了人力资源的匹配效率。共享经济固有的包容性和灵活性,使其在面临经济环境变化的时候,能够创造适应于当时经济环境的灵活就业岗位,发挥就业“缓冲器”和“蓄水池”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时,共享平台能够放大其规模优势,以较低的边际成本大规模吸纳失业者,为其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在实现平台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稳就业进而稳经济运行的作用。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团发布“春归计划”,提出新增20万个长期就业和灵活就业岗位、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就地就近就业绿色通道、招聘超千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等六项举措。同时,美团大力推广无接触配送,吸纳大量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此外,共享经济能够催生新的就业形态,使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化,因劳动时间、地点、形式等不够灵活而被迫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得以重新加入劳动力大*。例如,不同用工主体之间为调节特殊时期阶段性用工紧缺或富余,将闲置劳动力资源进行跨界共享,促进社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共享员工”模式有望实现常态化。在疫情防控期间,“共享员工”模式解决了多万餐饮从业人员的就业困难,同时也缓解了商场超市员工短缺的问题。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等在共享经济中诞生的新职业相继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兼职做骑手”“业余跑专车”也成为就业新趋势。

再次,共享经济的共建共享发展理念和追求社会效益的发展目标,使其能够凝聚起强大的社会资本,这将提升城市经济系统的维稳力。城市联盟将社会资本、人文关怀程度和缓解社会不公平程度作为城市韧性的衡量指标。良好的城市人文社会环境是城市经济系统稳健运行的重要辅助力量。强大的社会网络系统和社群组织是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重要储备系统,是城市经济稳健运行的组织基础。这为共享经济的轻资产发展模式提供了条件,使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在面临冲击时不易遭受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短缺的冲击。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用户通过发红包、送口罩、买奶茶等行动表达对骑手的敬意和感谢。

3.共享经济提升城市经济系统的适应力

第一,共享经济自组织自协调的运行模式和扁平化的管理机制,相较层级管理机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Wildavsky等指出,扁平特征是富于韧性的表现之一,相较等级森严的系统,扁平系统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与此观点类似,Wardekker将扁平性作为韧性的特征之一,并指出“头重脚轻”的层级系统不够灵活。一般而言,具有扁平化结构的组织相较层级系统具有更强的自我协调和自我组织能力,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适时调整。而这种再组织力,即经济体系重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能力,通常也被视为衡量城市经济韧性的指标之一。

第二,共享经济强大的资源调度和配置能力,使其能够有效调度城市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而高效、精准的资源调度能力有利于保持生产、供给和消费链条畅通,使城市经济系统能够迅速适应冲击,这构成了城市经济系统从冲击中迅速恢复正常运行的关键能力。正如Wildavsky指出,高效率的流动特征是韧性系统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之一,表现为系统内资源能够被及时调动和补充。

第三,共享经济的供需协同、多元化属性,不仅有助于防御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而且能够为冲击后的适应性调整提供更大的空间。一方面,共享经济的协同消费、协同生产模式有利于发挥生产和消费的拉动作用,使经济增长保持动力。从居民消费的角度看,在疫情影响下,线上生活必需品购买、生鲜零售配送、到家服务等共享消费模式的应用较平时有显著提升。年,网约车用户和在线外卖用户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分别达到36.19%和43.52%。同时,疫情倒逼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调整,探索共享制造新模式。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供应、研发主体得以聚合,生产设备、产品、服务实现全面连接。海量的制造业资源汇聚于平台,利用共享平台资源配置优势,实现制造能力开放共享和相关业务协同,促进制造业资源优化配置,构建起安全稳定、高效灵活的产业链。当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冲击时,持续的经济增长是经济韧性的直观表现,也是经济系统对冲击做出适应性调整、实现新的发展路径的基础。另一方面,共享经济多元化的供给和消费系统能够发挥冲击“吸收器”的作用,钝化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经济越多样化就越富于韧性,这与最早引入韧性概念的生态学亦强调生物多样性对提升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韧性的作用是一样的道理。

第四,共享经济赋予城市经济系统及制度系统创新活力,有利于发挥企业家精神,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并倒逼制度适应性效率的提升。首先,知识、人力资本、企业家精神及其溢出效应正是经济韧性的关键因素。而共享经济的关键特征之一即对社会知识结构的动态优化,能产生知识溢出效应。这意味着共享经济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可能引导共享经济实现新的稳态,催生新的商业模式,而非固守单一稳态。疫情冲击使更多企业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享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及指标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