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作者姓名:N·格里高利·曼昆
推荐指数:★★★★★
“悦”读有感
经济学一直是我感兴趣的学科,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更加理性的态度解决问题,实现利益最大化。本书特点鲜明,简明、有趣味、思路清晰且逻辑严谨,是一本绝对值得去细细品读的书。我在阅读后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主要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书中告诉我们,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才会在生活中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其中的道理并不陌生,但能够时时做出正确取舍的人不多。孟子在《告子上》中感叹,“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这充分说明了取舍的痛苦,如何取舍,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维模式了。曼昆在提到这个原理时写到:“也许一个人一生中没有一种取舍比工作和闲暇之间的权衡取舍更明显和更重要。”我完全赞同这句话。尤其对于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大的稀缺性资源。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要是把时间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弃了学会改变境遇的奋斗和追求。
个人行为的取舍或许是简单的,当个人组成社会时,将会面临更多、更难的权衡取舍。对于社会,效率与公平永远是“鱼与熊掌”的关系。效率决定整个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当*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得更均匀时,就减少了人们做大蛋糕的热情,从而这块蛋糕本身也就变小了。这就要求*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取舍。
第二种原理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对于一个没接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他认为的成本是:“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考试费用”,时间是一个不会计入成本的因素。曼昆却认为:住宿费和生活费是收益,而非成本。想想就会明白,因为这些开支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地方会更贵。这样说来,那不如接着读博,反正是在收益嘛。实际的成本却正是我们所忽略了“机会成本”。
第三条原理是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这常常可以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作为一个职业人,能够尽可能考虑你的同事、下属和领导的利益,工作才能更加和谐。往大的方面说,*府在制定*策时,需要准确把握民众的利益所在。曼昆在书中举了一个关于租金控制的有趣案例,就是*府对房屋实行最高限价,长期中会导致住房的很多缺口,因为此时*府限制了潜在房东的激励,谁也不愿做不赚钱的生意,此时房子的质量环境都会大打折扣,反而未达到*策制定的初衷,这也说明*府的任何一个*策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策制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太多由于引进激励机制而提高效率的例子,为什么国有企业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我想应该有一个因素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不高吧。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多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做到将课本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将知识灵活运用成为自己的东西。
(推荐人:经济金融学院级
金融学(CFA)专业1班张瑞航)
图文:张瑞航
排版:冯业鹏
审核:王瑾刘家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