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学的中国源头——重商主义、重农主义概念辨析
诸玄识、郝晓彤
原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欧洲文明史察疑》(年8月)
:经过若干年西史辨伪,人们不断获得新知:原来被视为西学范畴的科学革命、数学几何、天文历法、哲学文学、文字雅言、*治制度等,都有着中国渊源。
本文作者进一步提出,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多概念,如自由经济、“无形的手”、金银货币、国际贸易、市场经济等具有西方特色的经济学概念,也无不源于中国,甚至于连欧洲的经济学及*治经济学学科概念本身也来源于中国,欧洲经济学的开山鼻祖魁奈,因其袭用儒家学术体系、被称为“欧洲的孔子”!读来令人不禁掩卷长叹……
一、引言
大学教科书所描述的世界历史,源出于19世纪西方中心论的知识体系,经济史的部分也不例外。假如抽掉西方伪史的内容,重新审视西方历史,就会显露出异常清晰的历史本来面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就近代以前的欧洲作了如下描述:
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既没有世界帝国,也没有世界经济,只有基督教“文明”。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是封建的,即由自给自足的小经济单位组成。这种经济单位以这种剥削方式为基础:少数贵族阶级直接地占有庄园内产出的少量剩余农产品。1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呈碎片化局面,无统一的*治,无共同的语言,无共同的经济生活。欧洲自古以来缺乏从事农业的基本条件气候条件上,欧洲半岛有气温偏低,日照不足,降雨量小的缺陷,不适合农业发展。“欧洲地中海沿岸并不拥有肥沃的农田。正相反,南欧的地貌环境与中欧和北欧一样,是沼泽或岩石地,不具备农业生产的环境。欧洲人对农产品的需求常不得不依靠欧洲以外地区”。2“在原来日耳曼人的地区中,定居地具有村落的形式,而不是独立的农场居地。村与村之间原先完全没有道路连接。因为每一个村落在经济上都是独立的,没有同邻村往来的必要。之后,道路也不是有系统地开辟的,而是由来往行人根据需要踩出来的,今年出现,明年又复消失……图1 18世纪的日耳曼农庄示意图3“这个图上,第一区(Ⅰ)即核心地带,是排列不规则的宅地。第二区(Ⅱ)是用篱笆围起来的园地,其数目与村落中原有的宅地相同。第三区(Ⅲ)是耕地。第四区(Ⅳ)是牧场。每个家庭都享有在牧场上放牧同等数目牲畜的权利,但牧场并非共有,而是分成固定份额的。第五区(Ⅴ)是森林,但森林有时也并不完全属于村落;在这一区里,伐木权及采集厩舍的垫草和作为饲料的果实等权利也由村落居民平等享有。”4这种聚落并非农业社会的形态,在其布局中牧场的面积更大。农业不仅原始,且只能起到对经济的补充作用。以上所述与教科书中所描述的欧洲历史完全不同,而这才是欧洲历史“农业社会”的真相。在17世纪与中国的文化及技术接触之前,欧洲没有像样的农业生活。没有像样的农业生活,会有商业吗?不可能。商业是建立在社会积累基础之上的,一个社会若没有剩余,就不可能有成熟的商业活动。没有农业生活,也没有商业活动,但近代欧洲却产生了两个专有概念:重农主义与重商主义。一、重商主义概念的起源
什么是重商主义
欧洲开始走向世界时,采用了“重商主义”(Mrcantilism)方式。然而当时并没有“重商主义”一词。欧洲所谓“发现新世界”的航海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都有其海盗渊源。随着《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欧的流传,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富裕的国度,就成了原始、野蛮、贫穷的欧洲人心目中的天堂。西班牙“发现”西印度,葡萄牙寻找东印度,荷兰接踵而至,西班牙远征菲律宾,以及英国在北美的殖民活动,都是以寻找、征服中国为动因的。甚至欧洲各国所设立的多家“东印度公司”,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也以经略、蚕食中国为最终目标。总之,欧洲所谓的大航海时代,其唯一目的就是寻找、抢劫中国并向外开拓殖民地。
“地理大发现”的动力——寻找中国
“正是亚洲的吸引力导致了在年之后西半球‘新’世界的‘发现’及其被纳入旧世界的经济和体系中,导致了在年瓦斯科·达·伽马的绕非洲航行之后欧洲与亚洲的关系更加紧密。以后的几个世纪里,人们继续积极地寻找另外一条经由西北航线绕过或通过北美——以及向东通过北冰洋抵达中国的途径。”5“有关大西洋贸易的文献极其浩繁,远比关于规模更大,也更重要的跨(环)非洲—欧亚贸易的文献丰富得多。但是,这些文献大大忽视了美洲继续作为前往亚洲的中转站这一角色的巨大吸引力。继续探寻前往中国的西北通道,这种努力决定了加拿大历史的许多方面,而加拿大也被视为一个与同样为中间站的美国互补的平行通道。迟至年,加拿大托利*的一份报纸还对一项修建通向太平洋的铁路的合同表示欢迎,因为‘它用最短的路线和最便宜的运费给蒙特利尔带来印度、中国和日本的贸易’(Naylor:)。”6
哥伦布的航海——“印度”(指称中国)事业
“印度事业(LaEmprsadlasIndias),如哥伦布后来所称道的他的事业,简单来说就是向西航行到达印度(亚洲)。这是其目标,其他一切念头都附属于这个目标。他希望抵达‘印度’时通过贸易或征服得到*金、珠宝和香料。”7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本身就是海盗行为
“年2月,哥伦布让12艘船回西班牙为他运他急需的补给。哥伦布带给西班牙宫廷的那些表功的消息,以及他的伙伴的描述,证明这些向往新世界的西班牙人的唯一目的就是抢劫、暴力和占领。哥伦布对新时代的贡献固然巨大,但是他的这些报告依然令人毛骨悚然。他给被遣返西班牙的人一些抓获的野人和从野人手中换到的*金,他以此为诱饵为自己换取马匹、牲畜、绵羊和各种食品。他还说,把岛民变成奴隶,让那些野蛮敌对的加勒比人因毫无人性而受到惩罚是天经地义的。他鼓励商人把货运往古巴。商人们在那里可以用商品换到伊萨韦利亚人,让他们作自己的奴隶。哥伦布迎合西班牙理财家的贪心,因为还可以抽取从这个岛运往西班牙的这些商品的税。”8
螳螂捕蝉,*雀在后早期西班牙、葡萄牙的探险者身为海盗,自不必多言,紧随其后的荷兰、英国也不甘落后。例如,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英格兰最大的一笔投资就是海盗事业,国家为海盗船发牌照,批准其从事海上劫掠营生。于是,欧洲那些从事贸易的商船纷纷自卫,“为防海盗而加强武装,结果反倒又助长了海上劫掠风。因为每艘商船都配备武器自保,碰上收益不足而又有机会可劫掠他船以补足收益时,每一艘船自然而然立即变为海盗船”9。
重商主义的强盗逻辑——武力+贸易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贸易与武力侵略是伴生的一对搭档。武力侵略可迫使君主同意向外开放港口。欧洲人对开拓亚洲贸易的热望促成了他们征服新大陆的行为,并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亚洲沿海国家;通过征服新大陆获得了足够的白银,使其得以开展同亚洲的贸易。欧洲在美洲殖民地的数量不断增加,又为欧洲与大西洋间的贸易提供了条件,西非、欧洲及美洲由此被紧密联系到一起。贸易的发展导致了武力征服,而武力征服又促进了贸易发展。
美洲金银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初始条件
伴随地理大发现而涌入西欧的美洲金银,是制度变迁和西方世界兴起的初始条件。其逻辑是:金属货币供应量的迅速增加及随后的“价格革命”导致了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依赖地租收入的旧式贵族衰落,从事海外贸易和掠夺的商人阶级兴起;各阶级力量的此消彼长体现在与国家和君主的关系上;通过向统治者提供财*、税收支持,商人阶级的*治地位不断攀升,并向国家*权内部延伸势力。随即,国家性质发生变化,越来越倾向于满足新兴阶级的利益,为在对外贸易中摄取更多财富并使其财产更加安全,商人阶级需要一个强权*府来保护,结果在“重商主义”的外贸*策中,国家的求强与商人的求富达到了“完美”融合;新兴阶级的壮大最终促发了重在界定和保障“新贵”之产权的资产阶级革命,其中英国的“光荣革命”是全欧洲的“代表作”;商人和被资产阶级化了的新兴阶级,是18世纪最具“生产性的”集团。10
重商主义的历史实践——环球殖民
图2 雕版画《奥提那人如何处理那些被杀的敌人》
这幅雕版画出自列·莫奈《美洲》一书,虚构了北美印第安人的残忍品性,描绘的场景是印第安人肢解被他们杀死的敌人。画面上可以看到印第安人将敌人头皮整个割下并烘烤,肢解的四肢烘烤后挂在长矛上带回家园。“年开始的年里,欧洲人征服了美洲的所有土地,开始了环球航行。绕过美洲大陆最南端,北上秘鲁、墨西哥,穿越太平洋到达菲律宾,在那里西班牙人建了马尼拉港。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变成殖民地,占领了非洲的好望角、罗得西亚及肯尼亚等地区。印度成了英国君主的私产,而亚洲和非洲其他地区则被葡萄牙、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商人占领。中国被迫将沿海贸易的主导权让给了欧洲贸易公司,日本也被迫参与西方势力主导下的贸易体系。“整个大航海时代可看作一个征服过程:16世纪,葡萄牙人控制了印度洋,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征服了中南美;在17和18世纪,英国、荷兰和法国接管了北美、印尼和印度;19世纪,欧洲人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中国和日本,并取得了印度支那、澳大利亚及非洲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11商业资本代表一种掠夺制度“只要商业资本是对不发达共同体的产品交换起中介作用,商业利润就表现为从侵占和欺诈中产生。生产方式造成了商人资本占据了剩余产品的绝大部分。这部分缘自它是各共同体间的媒介,这些共同体基本上还是生产使用价值,对于它们的经济组织来说,进入流通的那部分产品的出售,也就是产品按照其价值的出售还是次要的;部分是因为在那些生产方式中,商人与之做生意的剩余产品的主要占有者,即奴隶主、封建地主、国家(例如东方专制君主)代表供人享受的财富,对于这些财富,商人会设下圈套。这一点亚当·斯密在有关封建时期的引语中已嗅出来了。占统治地位的商业资本,到处都代表着一种掠夺制度12。它在古代和新时代的商业民族中的发展,是和掠夺、海盗行径、绑架奴隶、征服殖民地结合在一起的;在迦太基、罗马,后来在威尼斯人、葡萄牙人、荷兰人那里,情形都是这样。”13重商主义概念
“重商主义是16—18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实践。它主张应由*府控制国家经济,以便削弱竞争方国家的实力。它是*治上专制主义在经济上的翻版。重商主义者们(英国的托马斯·曼和斯图尔特、法国的J.B.柯尔贝尔、意大利的A.塞拉)从未使用过这一名词,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使用后,这个词才流行起来。重商主义包含若干原则:
图3 《国富论》封面
1.一国的财富必须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无此类矿产,就得通过贸易来取得。
2.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
3.这些欧洲国家大多拥有殖民地,可作为出口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4.殖民地不得发展制造业,殖民地和母国间的商业应由母国垄断。
5.强国必须人口众多。因为人口众多方可提供劳动力、市场和兵源。
6.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对进口奢侈品的需求必须减少,因为进口物品能耗尽宝贵的外汇。必须通过厉行节约的法令保证降低需求。俭省、节约、吝啬都被认为是美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资本。重商主义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气候,提供了获利前景。”14
重商主义的本来含义是强盗掠夺的意思。重商主义并不是商业,而是暴力抢劫,强买强卖。到18世纪,相对于重农主义概念,亚当·斯密给这种海外征服行为起了一个名字,美其名曰“重商主义”。亚当·斯密对*治经济学影响巨大,尤其是他在成名作《国富论》(ThWalthofNations)中的一些观点(首创GDP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现代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
重商主义只认货币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时期资产阶级的最初的经济学说。它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两个时期的重商主义者对什么是财富和财富源泉的看法一致,都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货币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要使国家致富必须增加货币。”15
新大陆最早以可可豆为货币“事实上,可可豆非常珍贵且稀有,以致被拿来充当货币。阿兹特克经济大部分以面对面的实物交易为基础,因而可可豆代表着迈向货币化的重要发端。可可豆有时有仿冒品,证明了可可豆的确被视作一种货币。根据第一任西班牙总督的说法,空可可豆壳塞进黏土,看起来‘和真的没有两样,有些豆子品质较好,有些较差’。“以树的果实当货币,听来或许荒谬,但事实上,西班牙人在墨西哥中部沿用这传统数十年,在中美洲部分地区更沿用了数百年。在18世纪的哥斯达黎加,总督仍用可可豆当钱买东西。天主教修士是将可可豆引进欧洲的最大推手,而有些这类修士更曾建议西班牙也以可可豆为货币。”16由此可见,以贵金属为国际贸易的货币并非天然首选。
国际贸易货币的起源
亚当·斯密说:“在未开化社会,据说曾以牲畜作为商业上的通用媒介。牲畜无疑是极不便的媒介,但我们却发现,古代往往以牲畜头数作为交换的评价标准,即用牲畜交换各种物品。据说,阿比西尼亚以盐为商业交换的媒介,印度沿海以某种贝壳为媒介,弗吉尼亚用烟草,纽芬兰用鱼丁,我国西印度殖民地用砂糖,其他若干国家则用兽皮或鞣皮。直到今日,苏格兰还有乡村用铁钉作媒介,购买麦酒和面包。”17人们由于感觉到不方便,于是开始了使用金属货币。“各国使用的金属并不相同。古斯巴达人用铁,古罗马人用铜,而一切富裕商业国的国民却使用金银。”18亚当·斯密说的一切富裕商业国指的就是组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国家。
白银的需求来自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
“白银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全球贸易中的作用很早就得到重视。芬恩(J.K.Fynn)和吉拉尔德斯(F.Giraldz)的新见解是:16世纪,4个大陆间稳定的海上路线连通后,能够解释全球市场的创立的,正是白银市场。16世纪末,中国是这种金属的主要买主,而说西班牙语的美洲国家以及德川时代的日本,则是主要的供应地。”19“15世纪,中国开始用白银取代贬值的纸钞和铜钱,随之引发深远的效应,影响遍及五大洲。中国人将丝卖给英国人、荷兰人,而后者以西班牙比索支付。这些西班牙比索乃是黑奴在墨西哥、玻利维亚所铸造的。铸币原料则是西班牙殖民当局通过招募印第安原住民开采出来。有些白银则是通过西班牙人的帆船直接输入中国。”20
16世纪开启了国际贸易的白银时代“贸易于16世纪达到前所未有的蓬勃,这时新的交易媒介白银问世。输入中国的白银最初来自日本、越南、缅甸,然后来自美洲,且从美洲输入的白银数量之多前所未有。接下来三百年,全球生产的白银有近一半流入中国,供铸币所需。直到19世纪鸦片战争逆转了白银流向,中国*府又开始印纸钞。”世纪欧洲人对金银的欲望
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需要大量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于是激发了落后的欧洲人的热情,他们想方设法到世界上去寻找白银。这就是西方重商主义的起源。年,当哥伦布带着关于新大陆的报告胜利返回后,卡斯提尔22的枢密院几乎立即决定占领这块土地。此后,所有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们似乎都怀着同一动机,就是“对美洲金银的强烈欲望”。23墨西哥的征服者科尔特斯承认:“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金才能治愈。”哥伦布说:“谁拥有了*金,谁便可以在这个世界上为所欲为。拥有了*金,甚至可以使灵*上天堂。”贵金属的作用似乎从来没有像在16世纪那般重要,它甚至被视作是“人民的养料”。24
图4 《年的掘金者》中的插图
右图描绘的是当时西班牙人与印加皇帝(左)的接触,印加皇帝拿着盛着*金的盘子,问西班牙人他们是否吃*金,西班牙人作出肯定的答复。
贫穷的欧洲人从美洲抢劫白银,搭上亚洲经济列车“数据显示,世界经济主要是以亚洲为基础。在哥伦布和达·伽马之前的几个世纪里欧洲人就一直叫嚷着要归顺它。但在这些欧洲开拓者(不是世界开拓者)之后的几个世纪里,欧洲人还是在十分艰难缓慢地爬行,勉强地搭上亚洲经济列车。他们只是到了19世纪才在车头找到了一席之地。“那么,西方是如何兴起的呢?严格地说,欧洲人先是买了亚洲列车上的一个座位,然后买了一节车厢。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怎么能买得起亚洲列车上哪怕是三等车厢的车票呢?欧洲人想法找到了钱,或者是偷窃,或者是勒索,或者是挣到了钱。那么究竟是怎么找到钱的呢?最重要的途径是,欧洲人从他们在美洲发现的金银矿那里获得了金钱。第二个途径是,他们在那个最好的赢利行业中‘制造’了更多的金钱,强迫美洲当地人给他们开采白银。”25
波托西银矿的开采及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在美洲新大陆接二连三发现的金、银矿山拨动着欧洲人的心弦。最为激动人心的是年秘鲁玻利维亚境内波托西银矿的发现。年万卡韦利卡水银矿被发掘后,波托西银矿获得全面开采。几年内,这座世界上最丰裕的银矿的白银产量就已超过当时世界银产量的一半以上。”26“年后,西欧新增的全部贵金属中,有约85%来自新大陆的金银矿。据官方的保守数据,在年至年间,仅秘鲁和墨西哥的矿山就生产出1.8万吨白银和吨*金,并以合法途径涌入西班牙,进而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西欧几个重要国家。”27
同是重商主义,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西班牙、葡萄牙是早期的重商主义*策的实践者。然而,没等到西方的崛起就没落了。抢来的钱用完了,就衰落了。而以法国、英国为代表的重商主义国家,却迎来了下一轮的发展与增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法国与英国在此期间引进了中国儒家的经济学,并给这种经济学起了一个名字,叫作重农主义。
西班牙殖民运动的最终结局——衰败无力的妖怪世界
“西班牙的绵羊和美洲的白银支持了西班牙在欧洲的战争。它所造成的皇家官僚*治的成长,远超过西班牙经济能力的极限。寅吃卯粮的结果是向外国金融业者举债,而以未来进口的白银和出售羊毛的税收为抵押。外国金融业者乐得把钱借给西班牙。西班牙始终没有一套清晰的经济*策,其帝国*府不过是财富进入意大利、日耳曼和荷兰国库的管道。年到年,*府将不肯改宗基督教的回教徒25万人逐出西班牙南部。此举进一步削弱了西班牙的农业。17世纪中叶,甚至西班牙羊毛的外销也不能与英国相争。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造船业已敌不过北欧造船所的新技术。资本开始流入私人贷款及*府债券,因为贷款及债券的利率高于投资直接生产事业的利率。年的西班牙,已是塞万提斯在《唐·吉诃德》中所描写的衰败无力的妖怪世界。西班牙的经济不过是为其他的经济处理商务,是‘外国人的母亲,西班牙人的继母’。”28强盗抢来的东西,用完就完了,并不能给他的社会增添任何光彩,留给子孙的只是对其祖辈掠夺土著居民行为的负罪感。
最早的世界贸易规则起源于朝贡制度
“以中国为中心,以权力和礼仪的威光来教化四海,这就是中华理念的实质,即世界是以中国为中心的这样一个观念。但是我们,从对外关系管理的角度看,这一观念不是简单的、排他的中华至上的理念,它通过藩部、土司和土官、朝贡、互市等关系将不同国家的元素整合吸收进来。尤其是在朝贡关系中,中国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