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
提问是引起专注思考的最简单方式。
甜甜圈经济学
第一次看到这个模型是在《翻转极限》之中,作为一种未来解决问题的参考模型。然后在前几周的读书会中,有学妹分享了这本书。概括来说,人类本质上是社会性生物,是存在互利互惠的本能的。人类亦没有固定的偏好,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有着流动的价值观。
价值观中有一项重要的细节是人类不追求细节,只求一个近似值。这在以前是技术达不到,今天却不是,“大海盗”们不希望真正的细节被所有人都看到。(这里的大海盗是巴克敏斯特·富勒口中所述的历史中真实存在却没有留下记录的一些开拓者)
虽然不是直接面对所有细节,但是人类这个物种已经在方方面面根植在整个生物网络和自然网络里。这就让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是复杂的(wickedproblem),那么,我们传统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式——模型,都是杠杆、机械、钟摆和均衡,就无法面对这些新的世界性的大问题。需要新的动态复杂适应性系统来解决问题,随着时间不断演变而适应。
库兹涅茨倒U曲线(Kuznetscurve)暗示,随着国家变得富裕,不平等必须先上升,最后才下降。很巧的是,像我这样二三十岁左右的新社会人,刚好赶上了,虽然不知道会持续多久,但是肯定不会近一二十年就解决。所以我也在想,经常看到大家抱怨或者内卷等一些我们不能改变的情况时,说到底,不是大家集体抱怨就会解决的事情。每个时代都有着那个时代严峻的问题,虽然我不赞同社会达尔文主义,但是竞争总是存在于每个时代的,因为不论总资源量的多少,资源有限论是每个时代的主题。
我们不得不短暂地“容忍”不平等,这是人类实现繁荣和机遇的通途。
需要改变的是在发展过程中的分配方式,经济学原理最基础的概念就是“效率和平等”,所有在网络中流动的能量、信息和物质都是稀缺资源。好的是,越来越多的理论将分布式网络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结构框架,比如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多商圈城市规划、远程办公和共享众创空间等,结构化改革天生的优势就能够透明和增强自身弹性,足够透明的抗风险性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信任。以前我们用股份比例、用法规和报表去展示和建立信任,在分布式网络结构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为整个系统的安全和完整性进行监督,虽然还是会受到一些大型资本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但还是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
毛毛虫经济是线性的,最后产生的损失(废热和废物)是难以避免和解决的。蝴蝶经济是循环的,也就是“cradletocradle”绿色循环,对整个经济和生产进行设计和规划,让消耗和使用品能够被“还原和再生”,实现损失最小化。
所以,甜甜圈经济学就是在21世纪,将所有人类视为整体,在一个平衡和有限度的范围内发展。下图就是甜甜圈经济学模型,三层绿色的圈,最内深绿色是社会的基础:包含了水、食物、健康、教育等最基本的保障,这最内层的圈是不能轻易萎缩的。最外层深绿色的圈是生态的限制,一旦逾越就面临着环境变化、酸性海洋、化学污染等各种难以修复的严重问题。那么,在浅绿色的范围,才是安全和平等的人类生活空间。
在“甜甜圈”浅绿色的平衡空间中,要意识到每一种经济,从地方到全球,都是整个生命世界的一部分。家庭、公共社会、市场和国家都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满足我们的诸多需求,但是真正有效的手段,是它们整体协同运作(synergy)时效果最佳。
通过对人类本性的理解,我们可以创造出制度和激励举措,巩固社会的互惠和其他价值观,而不是鼠目寸光和釜底抽薪。一旦接受经济的内在复杂性,我们就可以通过明智的照料来塑造它不断变化的动态,这就为将今天分裂性和退化性经济转变为分配性和再生性经济开辟了可行的路径,它要求我们不再执着于增长,创造出不管增不增长都能让人蓬勃发展的经济。这就是21世纪的经济学任务。
六顶思考帽
这是一个“如何简单而高效的思考”的工具,由爱德华·博诺(EdwarddeBono)开发的一种创新思维训练模型。这是一种程序性的“平行思维”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
在会议、工作坊、小组作业中,有时候会遇到争论,难以避免。有些争论是兜圈子的,是“没有意义”的,对推进毫无帮助,最后还搞的两败俱伤,身心疲惫。这里顺便提一句:“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不代表我恨你”。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意见的对立上升到人身攻击,这就是键盘侠,不是理性讨论。
很多时候,大家能坐在一起讨论,其实就是为了探索和达成共识,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所以作者将思考按照颜色分类,进行有序的排列。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真正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都能有创造性收获。
整体来看,六顶思考帽的模型不难理解。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一个主持人,按讨论的内容和进度进行把控和不同“帽子”顺序的设定。这里特别提醒,当主持人提出进入到“XX帽子”的时候,是全体人员都用此帽子所代表的思维进行讨论,而不是每个人随便戴上不同的帽子。比如,红色帽子时,每个讨论者就不必将逻辑和推理,就直接的表达自己最真实感情的看法;在*色帽子时,就只谈目标对象的优点和益处,不去做任何批评和否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讨论者在思维上是同频的,实现讨论效率的最大化。下面一一来看看每顶帽子:
蓝色:理性思考、控制和整理思考过程。往往是在讨论的开始和结束,让大家思考为什么开这个会,以及总结取得了什么结果。
白色:讲客观事实和真实数据。大部分情况,开会时参与者会有一个预先的结论,包含非客观信息中立客观信息。白色帽子时,我们只谈那些客观的中立的信息。
红色:感性主观的感情。参会者直接地表达情感,也不用粉饰为逻辑。大家同时都在讲感受和情绪,也可以避免情绪对不信任和冲突。
*色:积极的思考,谈论正面的优点和利益价值。可以利用“假如”建立一些愿景,哪怕是很难实现的目标,但也可以给出一个指导方向。
黑色:指向想法的弱点,否定批评,缺点评估。这时就需要大家小心谨慎,对大脑形成的预期,一旦发现与现实不匹配,就会评估。
绿色:创造力和新点子。任何新颖的想法和理念都可以讨论,发现新的解决方法。
在学弟分享这本书时,还有一些其他思考:
*色帽子是用来发现机遇的,而绿色是用来利用机遇的。
对大部分思考,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之所以要用某个创意是因为其行动价值。
新方案的塑形是可以依靠引入一个新的限制:比如价格。或者是让整体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达到最优
提问是引起专注思考的最简单方式。
ProvocativeOperation(PO)
PO也是爱德华·博诺教授的一个理论,如果直译就是“挑衅的行为”。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如果按照中文拼音去读,就是“破”这个字。那么,这么看,ProvocativeOperation就带着“不破不立”的意味在里面了。
我经常觉得“不破不立”这个词是正确的,其原因便是人类本身对未知事物天生存在的恐惧心理。这里就让我想分享一个“破”的故事:
人类社会在20世纪飞跃式发展的原因,竟然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世界大战的刺激。
首要原因,战时工业生产虽然用于制造*备武器和弹药,但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不断研制和革新,逐步推出高效高能的复合式生产工具和设备,大多数通用工具可组装成各式各样的协同式复合工具,而这些可民用的通用工具的数量远远超过专门的*用生产设备。
其次,战火纷飞中,房屋建筑成片坍塌。很多老旧破败的砖木结构建筑以及摇摇欲坠,但是屋主却舍不得拆毁,勉强可以住人的房屋仍被屋主所使用,所以战争中一旦被战火摧毁,屋主就不得不重新建造新时代的新房子。这就像人们守着手上已有的老物件使用,不愿冒风险去尝试那些新型工具。这种守旧的心态阻碍着人类研制、开发和使用新型工具。
再次,由于战火摧毁了一些生产设备,而临时替代的技术应运而生,新的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效能,有着重大的革新意义。
最后,战时工业大量的生产了那些制造枪炮的金属,这些金属不会凭空消失,相反,人们会迅速回收他们,用于制造性能更高的新型工具。
因此,战败的德国和日本,不到十年的时间,就立刻走出了重建和复兴,迅速崛起,成为了工业巨头。我们不提倡战争,但是因此“不破不立”的结果还是可见的(似乎有点破窗谬论的意味在其中)。
杂七杂八
拆机——宿舍终于打卡——Heatherwick的天安千树天圆地方——天坛祈年殿偶遇马岩松作品——朝阳公园广场仰视古建筑杰作——双环万寿亭保洁——天坛惬意午后——无人一角——潮湿闷热的上海又开始了——宿舍楼晚会——学院天花板拖了一个多月才更,因为把论文终于交了。
一切好像又上了正轨,希望下个月能够毕业快乐。
晤辽多少都是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