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个关于买买买和人性的经济学小故事
TUhjnbcbe - 2022/4/7 18:24:00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原创:柴犬叔叔-校对:柯基叔叔

经济学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而理性的消费者,总是能通过比较做出做好的判断,买到最合算的东西。

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每个人的家里怎么都会有一堆买了却用不上的东西?

今天柴叔想说一个现实版的行为经济学小故事,教你一眼识破商家诱惑你买买买背后的套路和心理学,帮助你,

识别商家设下的价格陷阱,不为不需要的东西买单。

举一个订阅著名经济学杂志《经济学人》的例子吧,灵感自于柴叔读过的《怪诞行为学》这本好书。

如果你去《经济学人》的网站,想要订阅它们的杂志,目前有三种订阅方法:

电子版:每年59美元

包括《经济学人》全年在线内容以及年以来所有杂志的在线内容

印刷版:每年美元

包括全年各期印刷版的《经济学人》

电子版加印刷版套餐:每年美元

包括全年各期印刷版的《经济学人》以及包括《经济学人》全年在线内容以及年以来所有杂志的在线内容

读完这个广告,你是不是觉得最后的套餐简直太划算了!同样都是美元,电子版和印刷版全包了,那些定价的人到底怎么想的?

全是套路

“人们很少做不加对比的选择”

“人们喜欢划算的感觉和贪小便宜”

这个经典套路是那些营销高手们经常使用的。洞悉人性的商家知道,人们的心里是没有一个准确的价值估算器的,我们不知道一个单独的商品到底值多少钱。

但是我们的人性很喜欢比较,只要给我们几个可以比较的选择,贴上不同的价格标签,我们就能比较出优劣。

而陷阱也往往出现在价格比较上。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很难比较59美元的电子版是不是比美元的印刷版更好,但是我们肯定确信美元的套餐要更划算,简直是一样的钱白赚了电子版呢!连它们网站上自己都说这是"BestValue"(最划算的)!

这个吸引人眼球的套餐和网站自带的“BestValue”,一下子就把别的选择比了下去,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

但是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的需要美元的套餐吗?实话实说我们又有多少人会有时间看了电子版的杂志,又去翻阅印刷版?我们买了套餐是因为商家设下的这些价格圈套,让我们感觉套餐更划算,还贪了免费升级的小便宜。

对于《经济学人》的销售部来说,他们成功的用了这些销售套路,卖出了更多的杂志,更贵的套餐,还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和沾沾自喜。这一招实在是太高明了。

即是是我们认为最聪明的人,也往往不能幸免。

《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丹选了美国最好的一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一个实验。他随机挑选了名管理学院的学生,都是些高智商和判断力的年轻人,还是同样的《经济学人》广告,个学生最终的选择:

电子版(59美元):16人

印刷版(美元):0人

电子版加印刷版套餐(美元):84人

深谙行为经济学和人性的丹,觉得美元的印刷版的选择是一个“诱饵”,目的是让消费者比较出套餐的划算。于是他将印刷版的选择去掉,只留下了59美元的电子版和美元的套餐,又随机找了个大学生问了他们的选择。这次没有了“诱饵”的结果呢:

电子版(59美元):68人

电子版加印刷版套餐(美元):32人

看,一旦没有了诱饵,很多消费者马上就改变了主意,觉得单定59美元的电子版更划算,美元的昂贵套餐是没有必要。商家卖杂志的总收入一下就少了很多。

但是一旦抛下了“比较”这个诱饵,消费者的注意力马上就转移到了套餐的免费增值,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开始作祟,觉得套餐才是最划算的选择,即是自己并不真正需要印刷版。

作为消费者,无论是小到买手机买电视,大到买车买房子,当我们面对商家精心设下的“选择”和“比较”的时候,

如果可以理性的识别出诱饵,抛开片面的比较得到的“小便宜”,才更有可能管好自己的钱包,买到真正物美价廉和有价值的东西。

毕竟在这个空间有限,物质极大丰富,和商家穷尽手段让我们买买买的年代,

只有丢掉自己用不上的东西,只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乔布斯一生推崇简单的消费和生活观,图中是他家的客厅)

-END-

(图片来自网络,故事灵感和数据来源于《怪诞行为学》)

欢迎订阅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关于买买买和人性的经济学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