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EMBA名师马京晶从心所向,求知若渴
TUhjnbcbe - 2022/5/21 15:44:00

点击上方“北大国发院EMBA”立即订阅

本期人物

马京晶

马京晶,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于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市场营销系获取博士学位,之后便进入到北大国发院任教。马老师的研究成果在世界顶尖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其中包括消费者研究杂志(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和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BusinessReview),其学术成果曾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包括华尔街日报、亚特兰大、科学美国人、当代心理学、新浪网等。

小编寄语

在北大BiMBA商学院,年轻而美丽的马京晶老师在不懈探索着消费者行为的规律。在CBlab(消费者行为实验室),回国不久的她给予了学生启发与思考,让我们更加注重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年11月22号的下午,我们如约来到静雅的朗润园,与马京晶老师展开了一次轻松而愉快的对话。

一、“北大是我长大的地方”

年秋天,马京晶老师考进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如愿走进了北大的校门,并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的青春岁月。对于马老师而言,北大是人生目标从一片未知到逐步清晰、成型的地方,意味着求学之路的真正起点。当时的北大充满了新世纪的朝气,CCER也已经成立5年,高质量的经双项目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同学的目光,马老师也是其中一员。经双给老师带来了学习经济学的宝贵机会,而谈起令人印象深刻的国发院教授,马老师如数家珍:“周其仁老师、林毅夫老师的课当时就特别受欢迎,一个班能达到多人,要提前好久和同学轮流占座”,“我的经济学原理是卢锋老师教的,卢老师很有人格魅力,让刚入门的我一下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有胡大源老师,他能把商务统计讲得深入浅出,到现在依然印象深刻”,“海闻老师讲国际贸易当时也特别有名,以及当时还在经双讲课的平新乔老师,教授的是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在经双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逐渐对研究人的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想在经济学的道路走下去,因此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到CCER攻读研究生。

国发院的高微、高宏和高级计量以难度大而著称,但老师仍然可以保持第一名的成绩。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越来越感觉自己是在和数学推导打交道,而和自己“研究人的行为”的理想存在着差距。彼时正逢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张黎老师回国,老师一下子找到了真正热爱的研究领域。老师做出了影响自己一生的选择,从经济学转向了营销学的研究。

“当时是研究生第一年,确实有一定的压力,有过一段struggle的时期,但是自己舍不得放弃经济学这条路。带我的梁能老师又总在中欧商学院,所以主要是胡大源老师指导我,办很多事都来找他。当时和胡老师聊天,发现做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也特别好的事。”

谈起研究生时的道路选择,马老师感触最深的是国发院老师的关怀和栽培。“张黎老师回国教书时我还从没接触过消费者行为,研究生第二年还没有做过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怎么查文献、做实验、问卷、修什么课等等都不知道。是张黎老师一点点培养我。他对学生特别上心,每次想找老师总可以找到他,当我需要学习数据分析的时候他还会专门找专家开小课;张老师还会用自己的钱资助我做实验。可以说没有张黎老师,我是肯定走不上研究这条道路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不仅仅是教授学业,更是传授人生之道。在海外求学的数年,马老师发现,国外教授更多的是给予专业指导,与学生的私下交流比较少;而在北大,老师、班主任、辅导员都会尽己所能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年国发院老师在学术道路上的帮助和指点,让马老师对教学怀着一份热诚和真情。“在这里,老师既是父母、朋友,也是心理医生。当年我在北大得到了老师的各种帮助和指导,所以现在尽量反过来去做。当年胡老师、张黎老师怎样用心对待我,我现在就怎样用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只要是对消费者行为感兴趣的同学,我都愿意接收他旁听……现在角色一下子就转换了。当初我在老师的关怀指导下长大,我直到现在都十分感激,而回报恩师、回报北大最好的方式就是带好自己的学生。”

二、留学之路上的成长

结束了CCER的求学后,马京晶老师就前往UCLA攻读市场营销。刚出国的时候,老师在文化上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好在加州的中国人很多。“跟在北大的自我探索不同,我出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学术成长,知道了自己想做什么知识,就在具体的某个学术方面有很深入的钻研。”

从以建模著称的UCLA营销系毕业之后,老师去了Boston工作了两年。这是一家业界和营销教授合作的创业型公司,所以对学术跟的很紧,集中做市场大数据。“公司的学术氛围很好,他们的合伙人都能发JMR这样的期刊。不过工作后还是觉得研究更适合我,所以两年后我去了凯洛格读博士。在凯洛格的学习也是很有针对性的。”

因为创业公司规模不大,所以老师有机会接触到从获客到分发的各种业务,在特别短的时间把营销领域的所有东西都接触一遍,都解决一遍,高强度地跟现实问题打了两年交道。正因如此,马老师后来做研究的思路就很接地气、贴近现实问题。此外,老师工作时已经写好了很多程序,因而读博期间的数据分析就变得异常轻松。

“经常是别人要分析好几天,我两三分钟就解决了。所以现在我学生的背景无论是大数据还是经济学,我都会让他们学编程、建模。”现在,马京晶老师也会主动提出让自己的学生去大数据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实习,不能只呆在屋子里看文献。马京晶老师鼓励我们当代大学生多实践,在开放的环境中丰富自己的想法,丰富对世界的看法。

现在,马京晶老师和海外还有很多联系和交流。工作日中,老师会和国外的合作者通过Skype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EMBA名师马京晶从心所向,求知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