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会学专题
鲁滨逊的贸易与劳动:笛福对海洋帝国的*治经济学批判
(照片由作者提供)
康子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原文刊于《社会》年第2期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一个具有浓厚社会理论色彩的寓言。鲁滨逊的故事不只是欧洲社会形式变革的产物,也是西方文明扩张的产物。在笛福看来,小说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写作,《鲁滨逊漂流记》也表达了他对时代与*治的思考。笛福借助鲁滨逊的航行来展示他对时代的观察,揭示远洋贸易对殖民地的奴役,批判海洋帝国在根基上的不正义。荒岛上的鲁滨逊是一个隐喻,旨在呈现生产与秩序的自然法则,展示财富与文明的自然基础。通过对文明与野蛮习俗本源的追索,笛福也消除了它们之间的对立,将其纳入连续而统一的历史进程。在笛福的历史视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自然与文明的辩证法。依据这种辩证法,在合乎自然正义的法律秩序中,不同的文明传统可以实现沟通与交流。
“鲁滨逊的世界”与社会理论
歌德(:47)借梅菲斯特之口,道出人世间屡见不鲜的“意外结果”:常想作恶,反而常将好事作成。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化用梅菲斯特的话,称禁欲为一种“常求善又常生恶”的力量,道出意外结果的另一面。《鲁滨逊漂流记》享有盛誉,也久为盛名所累。当鲁滨逊这一文学形象变得尽人皆知时,它就开始面临被符号化和标签化的命运。自发表以来,《鲁滨逊漂流记》已引起许多古典思想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