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家庭农场更有效率吗基于理论与实证的比较分
TUhjnbcbe - 2022/7/11 17:23:00
北京看白癜风病哪个医院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引言

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诺斯,),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对家庭农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家庭农场的存续问题。关于家庭农场的存续问题有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的主要观点是小农的性质决定其无法与先进的生产力相容,雇工经营的资本主义大农场将取代以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的小农场;另一派的主要观点是小农家庭农场具有强韧的生命力,能以其“农民生产方式”抵御资本主义的渗透而不会被资本主义所改造。*宗智()沿袭了恰亚诺夫的逻辑,认为面对三大历史性变迁交汇的现实,中国农业正在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双密集型的“新农业”家庭农场和适度规模的“旧农业”家庭农场将是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是家庭农场的效率问题。农业生产监督和度量先天性困难使其对经营组织形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家庭农场所具有的内在制度优势,尤其是其激励与约束机制,正好适应了农业所具有的劳动监督度量困难等特点。高强等()也认为家庭农场经营体制具有不可比拟的经济效率和绝对优势,有利于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Jensen和Meckling()发现,代理成本的存在使得家庭农场的效率要优于雇工经营的农场。

三是家庭农场的规模与产出效率关系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前,各国的学者都坚信大农场能够更有效率地实行机械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生产。舒尔茨()率先反驳了大规模农场更有效率的观点,Sen()通过更细密的研究表明,随着农场规模的扩大,单位面积的土地产出明显下降,即后来被称为农业发展中的“IR关系(inverserelationship)”。Saini、Bardhan()、危薇、杜志雄()等也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验证了“IR关系”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家庭农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理论观点,对后续的扩展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但是从总体上讲,国内学者对家庭农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关键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比如,与小农户相比,家庭农场到底是不是有较高生产效率的农业组织形式?能否成为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主导力量?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与其产出效率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既是重要的理论命题,也是实践和*策需求命题,更是需要亟待展开系统和深入研究的重要现实课题。为此,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粮食类家庭农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规模经济理论、专业化分工理论、契约理论等相关经济理论,构建家庭农场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利用问卷调研数据对上述问题做深入实证研究。

二、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一)家庭农场是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农业经营主体

1.家庭农场具有家庭经营的传统优势。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巨大依赖是农业组织影响深远的、最基本的部门专属特征。农业生产通常需要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生产周期,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者必须结合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在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及时的投入劳动,农业生产组织的责任心、主动性和灵活性在其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劳动者付出的全部劳动将最后体现在农作物的产量上,而不可能像制造业那样,分别计量和监督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中劳动者付出的有效劳动的劳动数量、劳动强度和劳动质量。由于农业空间分布太广、劳动工种繁多、作业分散,使得对农业生产中劳动努力程度的监督变得十分困难,监督成本也极为高昂(罗必良,)。

因此,农业生产的上述特性对农业生产组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家庭农场“天然为低”的管理成本有效地适应了农业生产的这些特性(胡新艳,),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共同体,拥有包括血缘、感情、婚姻伦理等一系列超经济的社会资本纽带,具备灵活的信息反馈和决策机制,更容易形成共同目标和行为一致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精确的劳动计量和监督,使劳动者具有很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灵活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拥有者精神”。孙新华()也指出:“只有让劳动者拥有全部剩余索取权才能彻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劳动监督问题。而符合这一条件的经营组织形式就是家庭。”

2.家庭农场能够以企业理念经营农业。徐勇、邓大才()在深入分析经典小农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当前中国小农的动机和行为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社会化小农理论,他们认为小农是理性的,其理性表现为“农户家庭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缓解生产和生活消费膨胀的现金支出压力,小农家庭的一切行为围绕货币而展开”,而不像企业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相比于传统小农户,家庭农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农民为生产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企业经营理念从事农业生产,按照成本效益核算方式对农业经营进行核算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农业经济组织。因此,在利润最大化动机的激励下,家庭农场更加具有市场意识、现代经营管理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对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新管理方式等现代生产要素的需求更加强烈。家庭农场不仅要把土地产出率尽可能提高到最佳,也要兼顾到劳动产出率的均衡提高,通过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更新来实现最佳效益。

3.庭农场具有适度规模经济效应。李谷成等()以-年湖北省农户数据为证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实证分析了农户农业效率与耕地规模的关系,印证了森所提出的“IR关系”。李谷成等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小农户农业经营的内在弊端,即目前中国一家一户的超小农户虽然具有土地产出的内部效率,但是却缺乏整体效率和外部效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农业资源配置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无法有效降低农业经营成本,难以分享整个农业产业链上的收益。而家庭农场能够以边际成本递减的方式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使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达到最佳组合,降低农业经营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发挥出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克服小农经营的内在弊端。更为重要的是,家庭农场具有强烈的联合和合作的需求,使得他们容易联合起来成立农民合作社,增强对抗农业龙头企业的市场力量,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上获得更高的收益。

(二)家庭农场是具备生态自觉性的农业经营主体

在小农户占主导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小农户数量庞大、分散经营,管控农产品投入品安全的难度极大,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这也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关键原因之一。对于那些无法直接感受到的包括农药、化肥、除草剂、重金属残留等农产品内在属性,由于种种技术因素农产品消费者往往无法知晓或者知晓成本过高,因此他们更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庭农场更有效率吗基于理论与实证的比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