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海龟人生”知识体系的模块之一——“经济学与生活”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引用来源:尼可拉斯·格里高利·曼昆的著作《经济学原理》[1])。
“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无论我们谈论的是上海经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还是全世界的经济,经济只不过是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体而已。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经济学学习就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这篇文章给大家讲解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你应该听说过这句古话:“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本意不是说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强调当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取舍。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我们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分配她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也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或者把时间在这两个学科之间进行分配。对于她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每一个小时,她都要放弃本来用于学习心理学的一小时。而且,对于她用于学习功课的每一个小时,她都要放弃本来可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或做兼职工作以赚点零花钱的一小时。
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个家庭的父母决定如何使用他们的家庭收入。他们可以购买食物、衣物,或者全家度假,也可以为自己退休或孩子的大学教育储蓄一部分收入。当他们选择把额外的1元用于上述用途中的一种时,他们在其他某种用途上就要少花1元。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经典的权衡取舍是在“国防支出与民生支出”之间。当一个社会的支出更多地用于保卫其边境免受外国入侵的国防时,用在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上的支出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在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成本。由于成本高了,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售卖的价格高了,或者是这三种结果的综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所带来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收入减少了,消费者的支出增加了。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在效率和平等之间。效率是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的利益。平等是指将这些利益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府在设计*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例如,我们来思考设计实现平等地分配经济福利的*策。一些*策,如福利制度和失业保险,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另一些*策,如个人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给予*府的支持要比其他人更多。虽然这些*策实现了更大程度的平等,但他们降低了效率。当*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是,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服务也少了,换句话说,当*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本身也就小了。
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做出什么决策。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因为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一个家庭不应仅仅因为储蓄限制了生活支出而没有任何储蓄。一个社会不应该仅仅因为保护环境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也不应该仅仅因为帮助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弃之不顾。
人生中也面临各种权衡取舍的相关决策,例如,义务教育阶段,是选择给孩子上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相较于公办学校在文化课以外还开设了许多兴趣课程供学生选择,对老师的工作实行市场竞争机制下的绩效考核,但是民办学校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公办学校基本就是免费的。
大学阶段,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还是就业热门的专业,包括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还是薪资水平高的行业,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行业,学习和工作都会比较开心,能够满足精神需求,但薪资水平可能有限,但也不一定就低,选择薪资水平高的行业,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但可能不开心。人生规划中的家庭财务规划,例如,保险规划、退休养老规划、资产投资规划都会面临权衡取舍的相关决策。
总结
那么如何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呢?首先要知道自己面临的选择,其次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最后才有可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海龟人生”知识体系将不断提炼人生规划中涉及的知识,并分享给大家,同时和大家探讨面对人生的权衡取舍时,该如何做决策(权衡)?该做出什么决策(取舍)?
参考文献:
[1]N.GregoryMankiw.PrinciplesofEconomics[M].CENGAGELearning,(7).
推荐阅读:
人生决策中,经常用到的经济学原理,是何方神圣?
如何选择正确人生方向,安心享受从容生活!从这里开始吧(“海龟人生”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