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年,一直辗转于几个大的外企。
发现很多外企在中国的分部,甚至没有一个老外,纯是靠一帮聪明的中国人来为他们卖命赚钱,就像一台开动的机器。
背后是一套工具,就是外企里充斥着的各种各样的标准、流程、表格、文档、软件、方法等。再背后是一个个思维模型,一个个各个学科的理念。
我们中国人很多聪明之人,而特别是对于这样的人,主流观念是崇尚人脉和权谋。而即使在今天已风光不再的外企里,老外推崇的那一套逻辑谨严的系统确实还体现着它相对高的效率,那些系统化、抽象化、精细化、规律化的思维方式依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国人的酒桌文化
这也是想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原因。
当然,其中不乏繁复冗长之举,很多东西听着有用,做起来费劲,仅仅是冠以堂皇之名目,也有些是需要以外企的平台和西方的文化为依托才有效。
言归正传。权且暂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下面根据自己的经验,先分享5个实用的外企职场工具或方法。当然,每个人经验和感受不同,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结尾也汇总了一些常用的经典思维模型或方法,以作补充和索引。
01LOP/OPL/OT/TDL
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讲法,ListofPoints,OpenPointsList,OpenTopics,ToDoList...不一而足,翻译成中文就是开口项或问题清单等。
看起来,这个完全没有什么惊喜,非常简单,和我们的备忘录没什么区别。不过,这个工具却是外企里的员工几乎每天安排工作和完成工作的主要载体。有没有很好地维护和跟踪开口项几乎可算是职场人职业思维的第一个门槛。
一般而言,这个List最关键是要体现负责人和完成时间这两项。
02CheckList
CheckList,核对表或检查表。
这也是外企里非常常见的工具,这个清单工具具有诸多好处。在不同场合下,它可以兼具提醒、校对、知识传递、风险控制、标准化指导等多方面的功能。
作为职场新人,可以用它快速上手。作为职场老人,可以用它将经验显性化。
在生活中,也很有它的价值,实际上也融合到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里。比如,出门旅游前,提前准备好要带的东西的清单,实际上也是个CheckList。
03MECE原则
MECE,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lyExhaustive的首字母,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个人特别喜欢这个原则,无论是汇报、分析问题,不但更容易让你逻辑清晰有条理,更容易让你找到问题的核心。
“完全穷尽”比较好理解,人话就是考虑全面。“相互独立”就是考验功力的时候了,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对事物进行拆解后,要确保各个元素隶属于不同的范畴。
举个制造业的例子,人机料法环,常作为问题定位和原因分析的框架。分析到人时,就不要把物料放进去,要逐层递进,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04Review
Review不算一个明确的工具,但这个理念不夸张地说,可以认为占据了外企人的半壁江山。
不像机器,人都是有惰性的,是想偷奸取巧的,但人都不想担责任。Review/审查就是一个最普遍却最有效的方式,在外企里,如何保证效率和质量?如何榨取人的最大价值?本质都是靠此。
实际工作中,会设计不同的审批、签字系统,在不同的质量阀节点进行不同部门不同角度的审核。
最终会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审查的系统,系统会驱动个人审查别人,因为还会有别的审查审查你的审查。源头会通过每年的绩效Review来推动你做好Review别人和被别人Review的工作。
05多标准决策矩阵
我们每天都会面临无数的选择,在每次选择面前,尽管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脑子里都会对各个备选项的优劣势进行排序权衡。
然而,选择并不总是容易,会不时面临两难、三难甚至多难的情境,ABCD都各有其优劣势。
多标准决策矩阵就是用于这种情境下的量化决策工具,本质上就是按照不同标准筛选出不同指标,而后按照自己的喜欢或者对自己的重要的程度去加权打分,据此可选择出最佳结果。
我在购车时就用了这样的工具,从价位、油耗、内饰、安全、外观等方面进行加权打分,最终算出排序,比如我更在意安全,不太在意外观,就可以按照安全30%、外观10%的权重分配,将安全和外观的打分或排序乘以权重就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不同车型满足我需求的程度。
公司里也一样,常需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选择。总是说给老板要多个选择,如果能按照这种决策矩阵去汇报,老板肯定会更觉得孺子可教的。
06输入与输出
第一次听这个概念是刚毕业时,当时听一个工人老班长说,这东西很简单,就是输入和输出……很新鲜,后续工作中也偶然间零散听到这个概念。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逐渐发现这个思维模式的普适性。习以为常的概念似乎可以作为一种模型来用,比如,电脑、键盘鼠标作为输入,音频视频文字为输出;写作演讲为输出,读书听讲座都是输入;一个番茄和两颗鸡蛋是输入,经过厨师,一盘香喷喷的番茄炒鸡蛋是输出;工厂里原材料作为输入,产品为输出。
……再看下去,这原来隶属于一个成熟理论——控制论。
控制论中,把外界对系统的影响作为输入,把系统对外界的影响作为输出,而输出又可以反馈到输入从而影响输出,以优化系统。以炒鸡蛋为例,第一次炒出来的鸡蛋不好吃,厨师就可以根据这个不好吃的具体结果去调整火候、调料或原材料配比,直到足够好吃。输入与输出只是一种存在的现象,反馈控制才是关键。
▲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
以上的总结望有所启发。
下面列了一些其他常见的外企模型:第一性原理、逻辑思维、金字塔思维、复利理论、5why、奥卡姆剃刀、幸存者偏差、长尾理论、思维导图、信息不对称、锚定效应、博弈论、8D、PDCA、5W2H、头脑风暴、SWOT分析、六顶思考帽、德尔菲法、德鲁克五问、墨菲定律、二八法则、马太效应、沉没成本、机会成本、从众效应、费曼学习法、正态分布、蝴蝶效应、影响力模型、时间管理矩阵、关键路径法、RACI矩阵、甘特图横道图、原型法、六顶思考帽、SMART法则、原则、STAR原则......
大家可以选择性地研究学习,某些条件下会让人思路更有序。
▲推崇模型思维的查理·芒格
不过呢,外国的月亮并不一定圆,就如疫情之下,愈发地显得残缺,我们可以批判性地学习。
此外,始终觉得这是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或许就在不久。
吴*博士在《浪潮之巅》里提到,自17世纪以来,我们特别是经济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西方都遵从了一种最重要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机械思维,这几乎可算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像牛顿这样的物理学家,都遵从并推动机械思维的发展。
简言之,就是用确定性的准则和明确的因果关系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就像几大牛顿定律就描述了复杂的天体运动。
▲机械思维的先驱——牛顿
来源于西方的企业自然跳脱不出这一多年都卓越成效的思维模式。
只不过大数据的信息时代下,不确定性越来越突出,当今的很多专家似乎都成了骗子的代名词。
不能全部怪罪到专家头上,大约原有的机械思维也开始体现出了局限性。
外企也渐见没落。
学习机械思维的同时,也要准备迎接思维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