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家说#按照印度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年其经济同比实际增长5.3%,完成的GDP为.81万亿卢比,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为2.85万亿美元——这个经济总量在全球是排第五,低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
但世界银行却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答案(如上图),认为年经济总量排全球第一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且GDP高达23.46万亿美元;美国降至全球第二,GDP约为21.万亿美元,两国相差2万多亿美元(按人均美国仍是我们的3倍多)。
第三名的也不再是日本,变成了印度,其GDP超过9.6万亿美元,是印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37倍。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与各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差距这么大呢?印度的GDP到底以哪个为准呢?
两者不同的GDP,以哪个为准呢?
答案是“两个都是正确”的。2.85万亿美元的GDP,是按照印度国家统计局公开的年数据换算成美元之后的结果。而超过9.6万亿美元的GDP,则是世行依据印度卢比与美元的实际购买力比例折算的。
这就是所谓的购买力平价规则,其原理是“避开汇率的缺陷”——因为在汇率体系下,美元通常被高估,而印度卢比、俄罗斯卢布、人民币以及其他货币通常被低估。所以才有汇率,往往就低估了印度经济实力。
为了避免这种缺陷,经济学家们想到了采用购买力办法。其大意是:将包含成千上万种的商品组合成“一篮子商品”。然后看看在不同国家购买这一篮子商品需要支付多少货币,需要多少美元。
比如,在A国需要支付50万元,在美国则只需要支付10万美元。这样在购买力体系下,美元与A国货币的比例就是1比5,而汇率体系下可能是10比10。这样就大幅提升了A国的经济总量。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国家,拥有两种GDP了,即一个是按照汇率计算的GDP,另外一种是按照货币购买力折算的GDP。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这两个数字比较接近,发展中国家则差距较大。
还有另外一个购买力的计算办法
当前世界银行采用的是“一篮子商品”,但《经济学人》采用是却是“单个商品”,即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包——被称为“巨无霸指数”。《经济学人》认为,采用“一篮子商品”有缺陷,因为各国的商品制作方法、规格、原材料等都不同。
与之配套的服务水平也不同,这就造成了“一篮子商品”看似较多,但不具备可比性。而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包,在全球各地虽然也有细微差异,但总体是相似的,是可以比较的。如果一个巨无霸在美国的价格是4美元,而在印度若是卢比,那两者应该是1比30。
虽然世行的购买力方法不够完善,但《经济学人》的弊端更多。比如,没有考虑不同国家的居民对同一种食物的需求度不同——供需不同,也会对价格造成巨大影响的。对此,网友们如何看待呢?本文由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