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林毅夫,复旦的陈平,中国人大的温铁*,这三个人都是研究经济学的大佬,而且都是知识结构外延非常辽阔的人。
他们的讲座视频,我看过很多。
陈平曾在一次讲话里推荐了四本书:
1.《从混沌到有序》普里戈金
2.《从存在到演化》普里戈金
3.《生命是什么》薛定谔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罗伯特.梅
而在他的代表作《代谢增长论》里,陈平说道:
第2章到第8章,回答第一个问题。
第9章到第14章,回答第二个问题。
第一部分,因为缺少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甚至是数学的知识,读起来可能会云里雾里,没关系。非专业人士读此书,想的永远是怎么产生联想爆炸、知识迁移。
第一部分第2章,从“朴素物理学家的观点”开始发问:为什么原子如此之小?
接着,又扩展疑问:
回答:
一、有机体的活动需要精确的物理学定律。
二、物理学定律是以原子统计力学为根据的,因而只是近似的。
三、它们的精确性是以大量原子的介入为基础的。
针对第一点,薛定谔说:
我想有两个理由可以解释:
第一,被我们津津乐道的思想本身就是一个有秩序的体系。
第二,思想只能是建筑在有一定秩序性的知觉或经验之上的。
于是便产生了两个结果:
其一,思想必定是与相对应的躯体组织紧密相关,鉴于思想的秩序性,躯体组织也一定是十分有秩序的,在其内部发生的事件一定遵守着某些严格准确的物理学定律。
其二,与相应思想的知觉和经验相对应,外界物体对于具有良好组织的躯体所产生的反应,是我所说的思想的资料。
由此看来,这个躯体系统和外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物理学的秩序性,即它们必须遵循严格、准确的物理学定律。
这个非常有启发,可以进一步引入认知科学来辅助思考,不表。
针对第三点,薛定谔引入了“统计热力学”,这个问题是与路德维希·玻耳兹曼和威拉德·吉布斯的光辉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也是这本书的一大核心理念。
解释第三点时,薛定谔举了三个例子:
①顺磁性。
②布朗运动,扩散。
③“扭力天平”。
通过以上,他得出结论——律:
有机体的内在生命以及它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都能被精确的定律所概述,但这个前提是它自身必须有一个巨大的结构。
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结构,参与合作的分子数目太少的话,“定律”也就不准确了。尤其要注意一点,这个定律出现了平方根。
薛定谔这个讨论的过程特别精妙。
第10章的论述特精彩。
论述的问题:人类到底有没有进一步进化的可能性?
论述材料:拉马克、达尔文、赫胥黎三人的理论。
结论:没有这种可能性——我们错过“通往完美之路”的危险系数越来越大。
①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使人愚蠢化”的生产过程和高度机械化程度无不包含着使我们的智力器官严重退化的隐患。
②对生物进化毫无价值的世界大公司和企业间的竞争一直存在。
其中,有一段很有启发:
选择就是命运,这恰恰是我的核心理念。
选择,改错,实验,进化。薛定谔分析出来的这个模式很有用。我从曾国藩那里学来正好就是这个。
第10章:“客观性原则”。之前讨论了原子层面的有机体,进化层面的“我”,这章讨论我与世界:
客观性原则,也常被我们戏称为对周围“真实世界的假说”。
这是一个十分简化的概括,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自然世界中无限复杂的问题。认知主体被我们排除在自然界之外,而我们自己却扮演一个世界的旁观者,这个旁观者不属于这个世界,于是通过这样的转变,世界就成了一个客观世界。然而这个方法可以引起几点混淆。
首先,我们通过知觉、感觉、记忆等构建起来的客观世界中,自然也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第二,其他人的身体也是这客观世界中的组成部分。我坚信其他人的身体也是意识领域中的一部分,或者也是与意识领域相连的。
虽然我无法进入他人的意识领域,但我对它们的存在从不怀疑。因此,它们也是客观事物,也成为构建我周围的真实世界的一部分。
既然他人与我没有什么区别,并且在目的和意图上是完全对称的,于是我可以断定我自己也是构成我的周围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于是可以说,我是把感觉到的自己放回到了这个世界中。
更确切地说,第10章讨论的是意识与世界的关系,这就产生了薛定谔的追问:意识如何作用于物质?(这也是量子力学的一个领域,双缝干涉实验的变体,刘慈欣《球状闪电》里有运用)。
薛定谔说了一段看起来很唯心的话:
作为意识器官的感官产生了建造我们世界的材料,于是每一个人的世界是而且总是他自己意识的产物。
它是否还存在于其他地方,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意识本身在其构建的世界中是陌生的,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因此你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它。
第12章——算数悖论——是我最喜欢的章节。这章继续上一章的疑问:意识自我在哪里?并引出算术悖论:
好吧,到这里我已经开始懵了。
如何解决算术悖论?两个方法:
薛定谔的另辟蹊径:
既然我承认意识是唯一的,并且我无法想象头脑中的意识,那么我身体上的所有或部分细胞的意识是怎样整合而成唯一的意识的,或者在生命中的每一刻意识是怎样由它们合成的。
不过人们可能会想,既然是细胞联合体构成了每个人的整体意识,那么意识的多重性应该是可以表现出来的。
“联合体”或“细胞国”的说法在当今已经不是什么比喻的修辞了,请看谢灵顿的观点:“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生命”,这样的宣言不仅仅是一句话或者为了描述的方便。
细胞是我们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个可以分离的个体,也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生命有机体。
它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因此细胞生命组成了我们这个完整的生命统一体。】
我最喜欢的一段:
【偶尔画家或者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会勾勒一个真实的、毫无遮掩的次要人物,其实这个次要人物就是他们自己。
因此我认为史诗《奥德赛》中的盲人歌手就是作者自己的形象。当歌手唱起关于特洛伊战争的歌曲时,这位受伤的英雄在费阿刻斯人的大厅里潸然泪下。
同样的情景在歌曲尼伯龙根之歌中,一位诗人在他们穿越奥利地国土时出现了,这位诗人被推测是史诗的作者。
在丢勒那幅万圣图中,上帝周围有两圈信徒围拢着,他们都在做祷告。最里面的一圈是天堂里的众神,外面的这一圈是地球上的人类。国王、皇帝、教皇们都在这外面的一圈中。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位画家应该不会出现在这个画面中,因为画家要出现的话一定是作为次要的卑微人物在外围的一圈中。
我觉得这是对意识的双重角色的最完美的解释和比喻。一方面,意识是一个艺术家,它创作了整个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他又只是一个不重要的附属品,因为在完成的作品中,不会因为它的缺失而有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