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从经济学角度告诉你,为什么慎子的三计合
TUhjnbcbe - 2022/10/7 21:29:00

楚顷襄王熊横以太子的身份在齐国做人质的时候,他的父亲楚怀王去世的消息传来(其实当时怀王还在世,这只是楚国群臣为保国家安定,诈称怀王去世以让熊横尽快回国继位之策),熊横便向齐湣王(又称齐闵王、齐愍王)提出回楚国的想法。

齐湣王要求其以里的代价作为交换,熊横犹豫不决,便询问他的师傅慎子(又名慎到,法家创始人之一、稷下学宫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慎子是这样回复的:

“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

意思是,土地是为了安身所用,因为舍不得土地而放弃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行为,所以答应给齐国的条件对你是有利的。

于是,熊横根据师傅慎子的建议,愿意割让东地里给齐国,这才被齐国放行。

一、三种意见

熊横回国后继位为楚顷襄王,齐国也随即派使臣来楚国索要之前所说的“东地里”。按之前承诺给齐王的给,楚王还真舍不得,不给吧,又担心被别人议论言而无信,这时慎子建议楚王第二天召见群臣,大家“头脑风暴”,一起想办法。

1、子良:先割地后攻齐

第二天,第一位来拜见楚王的是上柱国(仅次于令尹的最高武官)子良。

楚王对子良说,他能回楚国为父办丧事,并能与群臣见面,让国家正常运行,都是因为他当初答应割让东地里给齐国的缘故,现在齐国派人来办理土地交接手续,这应该怎么办呢?子良回答说:

子良觉得,楚王金口玉言,既然答应了强齐,如果最后又不履行割地诺言,这就失信于天下了,将来再和其他诸侯国谈判结盟,就很困难了。所以,子良觉得应该履行承诺,先割让齐国里东地,再出兵攻打齐国。割地是守信之举,攻齐是示强之举,所以应该割地给齐国。

2、昭常:不割地且坚守

子良走后,第二位拜见楚王的是昭常,楚王又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他,昭常倒是和子良的看法不一样,他说:

楚国之所以被称为“万乘之国”,是因为土地广袤,如今要割让东地五百里之多,这等于是割让了东地的一半啊,如此只有“万乘”之名,而无“万乘”之实了。所以昭常的意思是不能给齐国东地,并请求坚守此地。

3、景鲤:向秦国求救

昭常走后,第三位来拜见楚王的是令尹景鲤,楚王又一次拿同样的问题问他,景鲤和其他两位的意见都不一样,他说:

景鲤在这里说了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和子良的部分观点一致,就是大王一诺千金,既然答应的就要履行,否则就在诸侯面前失去了大义;第二个意思是,单靠楚国自己,不能单独守住东地,他愿意去秦国搬救兵。

二、慎子:三计合一

景鲤出去后,楚王等慎子进来,就把三位大夫各自的意见告知了他,他说:

简单说就是,子良建议“先给后打”,昭常建议“不给且坚守”,景鲤建议“求救于秦”,三位大夫意见不同,他们各自的意见是A、B、C,那到底要采用哪种建议比较好呢?

慎子对A、B、C这三种建议,没有选择“或者”,而是选择了“且”,意思是三种建议都采用。

平常做的都是一种决策,现在要三个决策一起实施,这是什么梗?楚王一听懵了,心想这是玩儿我呢?于是生气地问:“这是什么意思?”

慎子接下来说了他的道理:

这位心思缜密的慎子说的是,楚王先派子良带50辆兵车到齐国进献里东地;然后在派出子良的第二天,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让他去守卫东地;最后在派出昭常的第二天,让景鲤携50辆战车去秦国搬救兵。

楚王听后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样做既不会失信于诸侯,也能保住土地,于是他就按照慎子所说去安排了。

齐王在子良献地后派兵去接收那里东地,没想到遇到了坚守当地的昭常,眼见“煮熟的鸭子飞了”,气急败坏的齐王便举兵攻打东地,但是齐*还没到东地边界,秦国50万大*就已经逼近齐国西境了。

面对数十万秦*的压力,齐国被迫与楚国讲和,随后齐王又向秦国声明不再进攻楚国,这才解了兵临城下之危,而楚国也未费一兵一卒,便保住了里领土。

三、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子良、昭常和景鲤的意见各不同,慎子把三人的意见相结合,组成了一种新的决策,而楚王面对这几种决策,也经历了不同的心路历程,我们就从这些角度结合经济学原理进行剖析。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两个目标中进行权衡取舍,小到生活层面,大到国家层面,都是如此。比如你有一个小时,如果你拿这个时间来休息的话,那你就需要放弃看书、刷手机等其他事情;再比如,当国家的支出很大一部分用于经济建设支出时,文教科卫支出相应就会减少。

咱们再回到故事里,按照此经济原理,楚王如果选择子良的意见,那么就会在诸侯国得到“守信”的好名声,但与此同时也会失去那里东地;如果选择昭常的意见,里东地可以暂时保住,但同时会失信于诸侯,更重要的一点是,齐国有很大可能来攻取东地,而单靠楚国自己的力量,很难单独守住东地;如果选择景鲤的意见,在秦国援*帮助下,齐国摄于楚、秦两国之威,定不敢攻取东地,但同样也会失信于诸侯。

三个意见,楚王要在其中进行权衡取舍以选择最佳答案,但无论选择哪一个,在得到一部分的同时,势必失去另一部分,这样看起来似乎哪一种都不是完美的答案。

慎子面临这种情况,在对各个意见背后的未来形势综合考虑之下,竟给出了“最优解”。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权衡取舍在人们生活中、甚至在国家运行中无处不在,当它站在我们面前时,也许它是突兀的,也许它是必然的,无论哪种情况,我们要根据已知条件来深入了解它及其每一种取舍的可行性,这样才能做出“最优解”。

2、某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指的是在做出选择后其中一个最大的损失,比如农民要在养牛和养鸡中间做出选择,当选择养牛时就不能选择养鸡,而养牛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所带来的收益。

而当实际收益大于机会成本时,才表明有限的资源得到了最佳配置。

子良、昭常和景鲤的意见分别是割地、不割地、搬救兵。

“割地”带来的收益是“取信于诸侯”,它的机会成本就是那里东地割让后的损失;“不割地”带来的收益是“保住了里东地”,它的机会成本就是“失信于诸侯”与“东地被齐国攻打的潜在损失(如*队伤亡)”两者中损失最大的那一个;“搬救兵”带来的收益是“里东地定能保住”,它的机会成本就是“失信于诸侯”和“景鲤带的那50辆战车”两者中损失最大的那一个。

我们再看慎子的意见,三个意见同时采纳带来的收益包括“取信于诸侯”、“保住了里东地”与“楚国兵卒无伤亡”,它的机会成本就是“景鲤给秦国带的那50辆战车”,其实比起诚信道义、土地、兵卒的性命,50辆战车可以忽略不计了。

哪一个意见的收益大于成本,经过分析,我们便一目了然。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做决策时要对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尤其要考虑机会成本,这样才能做出最有利的决策。

3、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经济学中,把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东西称作“激励”。

第二点原理告诉我们,人们会通过比较利益与成本做出决策,因此,当收益或成本发生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变,也即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比如,某个人喜欢吃猪肉和鸡肉,如果“猪二哥”突然身价大涨了,那么他是不是会减少其购买,而多买些鸡肉呢?相信理性人一般都会这么做的。

再回到这个故事,子良、昭常和景鲤的意见都有各自的“缺陷”,潜在利益虽有,但其潜在风险也是存在的。于是,慎子在这三人基础上出具了一个新的意见,此意见蕴含的潜在利益是巨大的,而且几乎是“无缺陷”的,面对这样的“激励”因素,作为一名理性人,楚王没有再犹豫,而是快速采纳了这种能获得最大利益的决策。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对潜在的激励做出有效反应,这样的决策才能获得最大收益,而且在分析某种决策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其直接影响,还应考虑通过激励而发生的间接影响。

结语

慎子对子良、昭常和景鲤的意见进行了“组装”,让楚国不费一兵一卒便保住了里东地,这无疑是最佳决策了。从楚王开始对子良等三位大夫意见的不决,到对慎子意见的支持,我们从中结合了权衡取舍、机会成本、激励等三个经济学原理对其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了在面临权衡取舍时,当一个决策所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当其有潜在的激励因素时,人们就应该采纳这个决策了。

如果把慎子提出的那项决策比作一间房子,那么便是子良、昭常和景鲤搭了地基,慎子对其加以改良,楚王拍板建造,这间“房子”无疑是很结实、很美观的,升值空间必然也是未来可期的。

参考文献:

刘向《战国策》

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经济学角度告诉你,为什么慎子的三计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