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力相关的话题首次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提出。
一、国际竞争力的内涌。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波特《国家竞争优势》这一著作发表,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和经济贸易理论在被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研究。相应地,国际竞争力的内涵,也演变成一个更大范围、更多视角的概念。
就当前而言,尽管国内外对“国际竞争力”并没有给出一个权威而标准的定义,但其所表达的本质和实质是却是相同的,大体上可以把国际竞争力概括为:一个国家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经济竞争同时不断获取财富的能力。
二、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分析对象,主要探讨不同产业间发展结构以及产业体系内不同企业组织结构间彼此联系的相关规律。研究产业经济学,不仅为一国产业*策的制定打下理论基础,同时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研究起到很大推动作用EL下面将逐一介绍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
(一)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以产业内部企业间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理论,通过对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的研究,来说明产业内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
一般认为马歇尔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创始人,其在分析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时,发现大规模的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的同时,也会导致垄断并扼杀竞争力,这一现象也叫作“马歇尔困境气年后,以高校为主要研究基地,逐渐出现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哈佛派主要将产业分成结构、行为和绩效三个层面。
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业组织理论进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分别是芝加哥学派和可竞争市场理论。年以来,逐渐形成了用博弈论对寡头市场中企业行为进行探究的新产业组织理论。
(二)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着重分析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希望从经济增长的视角为出发点来探究各个产业之间的资源使用状况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叫一般包括:
(1)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一般体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至高级逐渐递增以及其横向扩展的正常化。通常来说,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下面3个观点:“配第一克拉克定理”,伴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通常情况下劳动力会从农业领域向工业领域流动,在经济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增加时,大多数劳动力就会逐渐转移到第三产业。
库兹涅茨论述了国民收入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增长,产业结构和劳动力部门结构也会慢慢发生变动。“霍夫曼定理”由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该定理认为消费资料占资本资料的比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会逐渐减少。
(2)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是指对产业的持续整合,让不同产业之间可以得到较好的配合,并持续地向前发展,从而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大致涵盖产业结构不断完善、高度化、持续发展和稳定性等四个部分。其目的主要是促进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即通过优化和调整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间联系来促使产业的快速增长。
(三)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又被称为产出理论,由美国里昂惕夫提出,主要探讨在社会经济活动里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理论研究的结果可以反映多个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也可用于*策模拟,各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该理论。
各个产业间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是其关联的实质,正是基于这种联系,方使得不同产业能够在社会进步中发展。由于产业之间存在着技术经济关系,所以把其划分为前向关联、环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三个不同方向的联系类型。
三、比较优势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在他的代表性作品《国富论》里提出,国际贸易产生与各国分工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生产技术方面的差异,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方面存在差异HL若一国在某种物品的生产效率较高或投入的成本较少,则表明着该国在这一物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若一国生产和输出本国有绝对优势的物品,引导输入具有本国不具有优势的物品,则会提高该国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这一理论没有阐述无绝对优势的两国之间怎样加入国际分工和经济交易并从中获取利润的问题,因此对一国同时在两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国则具有绝对劣势时怎样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也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则从相对生产率角度提出了该理论。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当劳动生产率拥有相对差异时,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之间也有着相对区别,进而使不同产品存在比较优势,使世界分工与经济交易成为可能。
由该理论容易发现,在某国有相对优势的物品同样在国际竞争中也占有一定优势。但是,该理论并没有说明相对优势的来源,这是其存在的局限性。
(三)要素禀赋理论。通过上述理论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方面存在的差别是形成比较优势的惟一原因。然而在真正的贸易中,由于由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并不能形成所有的贸易。存在着这样一些国家,所拥有的人均自然资源量比较高,尽管在劳动生产率较低时,也可以生产和出口很多的产品,这就意味着,比较优势理论不可以完全诠释经济贸易和世界分工的产生。
鉴于此,赫克歇尔和俄林努力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他们表示,基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方面的不同造成了要素价格也会形成不同,从而带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相应地出现不同。
因此,国家应该输岀那些需要大量利用且国内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资源要素的物品,输入那些需要大量利用但国内相对欠缺的资源要素的物品。若一国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受到了自然资源的制约,也就意味着该国应该生产国内资源要素相对丰裕的产品,而不应该生产国内对某资源要素需求大却相对匮乏的产品。
同上述理论对比可以看出要素禀赋理论对比较优势的来源进行了解释,但是该理论对于为什么多数的国际贸易会产生在资源要素相同或相近的国家之中,及某一产品在同一国家同时存在着出口和进口两种情况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四、“钻石模型”理论。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知名学者指出了传统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他认为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具有一定的不完备性,不能完全说明一国某一产业的竞争力问题。虽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优势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并不能完全决定产品的价格,因为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产品价格容易受到汇率和工资等因素的影响。
汇率波动和工资水平的提高会不利于竞争优势的形成,由生产率带来的促进作用也会因此被削弱。此外还存在一些宏观*策的作用机制在短期与长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能保证对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是持续不变的。
随后迈克尔波特提岀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主要从宏观视角探究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重点阐述了国家和竞争环境对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并提出了六个与一国某种竞争优势密切相关的因素:
1.生产要素条件。指产业发展所使用的自然资源、劳动资源、科学知识和机构设施等。
2.需求条件。指国内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包括需求的结构,需求的国际化程度等。
3.相关辅助产业。指与本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本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指企业本身的战略规划与发展结构以及相同产业中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
5.机遇。指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偶然性因素,社会事件等带来的发展机会。
6.*府。指*府*策和规章制度所带来的外部环境的变化。
结语
以上六大影响因素中,前四项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后两项起辅助性作用,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动态的影响体系,也叫作“钻石模型",己成为分析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