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效果原理
一切应用经济学归根到底都追求一定的经济效果。那么,什么是经济效果呢?
经济效果是反映社会基本经济规律,联结成本、价格、利润和盈利关系的经济范畴。也可以说,经济效果是以最佳地实现一定社会经济目标的观点,对某一生产实践或计划方案所作的评价。
它反映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所投入的劳动耗费与所获得的有用效果的比例关系,或有用效果与劳动耗费、所得与所费的比例关系。讲究经济效果,就是用尽量少的劳动耗费达到同样的经济指标,或者用等量的劳动耗费达到尽量大的经济目标。社会的经
济目标可以是价值,也可以是使用价值,这由社会生产的具体目的所决定。从经济效果的一般概念和实质,可以导出它的如下定理:
1.经济效果与使用价值、产出或收益呈正比,与劳动消耗、投入或支出呈反比。
2.经济效果=使用价值或有用效果/劳动耗费1,或者使用价值或有用效果–劳动耗费0。这是经济效果的起步界限。低于这个界限,经济就不能增长,社会就不能发展。
3.经济效果一使用价值或有用效果/劳动耗费→某个最大值,或者经济效果=使用价值或有用效果–劳动耗费→某个最大值。这是任何社会生产一般所追求的经济效果目标。不论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还是追求最大限度的社会需要的满足,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人。劳动者在生严实践中付出的是劳动,得到的是社会需要的满足,而且是最大限度的满足。以最佳地实现这样的经济目标的观点评价它的生产实践,能用等量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限度的社会需要的满足,或者用最少的劳动耗费获得同样程度的社会需要的满足,就是经济效果高。
反之,就是经济效果低。从比量上说,所获得的某种程度的社会需要的满足与劳动耗费的比例关系,或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与劳动耗费的比例关系,就是经济效果大小的概念。
农业作为重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尽量多的使用价值一农林牧渔产业品,探取大农度地个上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以最佳地实现这个经济目标的观点评价农业生产实践,能用等量的劳动耗费生产最多的农林牧渔产品,或者用最少的劳动耗费生产等量的农林牧渔产品,就是经济效果高,反之,就是经济效果低。
考虑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有极端密切的关系,土地是农业的不可代替的基本生产资料,为了更切合农业的特点,农业生产的经济效果应当是:在保持生态平衡、实现资源再生循环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前提下,以生产一定的产品投入最少的劳动耗费,从单位农地上产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农林牧渔产品。
这样表述,不仅反映了有用效果与劳动耗费的比例关系,而且与保持生态平衡和提高土壤肥力联系起来,对于防止掠夺式经营,片面追求暂时的高效果,具有长远的实际意义。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果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经济核算效果或劳动耗费的经济效果,反映生产结果与实际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比例关系。迄今通常所谈论的经济效果和包括指标体系在内的大量研究,都属于经济核算效果的范围。这种经济效果评价有一个缺陷,就是只计算当年耗费了的那部分资源,而不考虑资源占用总量,尤其是把土地资源(肥力)的耗费完全置于度外。
为了避免这种弊病,就须运用另一种经济效果概念—资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资源利用的经济效果反映生产结果与占用生产资源总量或预付基金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首先,构成产品成本的日常费用,是已消费掉的那部分预付基金。
其次,劳动耗费的经济效果取决于资源利用的经济效果。在评价农业生产实践时,既应考察劳动耗费,也应该考察资源占用,这样才能全面反映生产资源的利用效果。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土地资源和劳动资源作出科学的经济评价,找出土地资源、物质资源和劳动资源的统一可比的折算系数。这是今后需要加深研究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报刊上常常出现“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两个词,时而单用,时而并用。其实,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经济效果比较概括,作为产出与投入的比例关系,有正有负,即有好有坏。产出大于投入是正经济效果,好的经济效果,投入大于产出是负经济效果,坏的经济效果。当我们还不知道经济效果是正是负,是好是坏的时候,就只能用经济效果来表达。
而经济效益则比较具体,有增益之意,是指正经济效果,好的经济效果。当我们已知道评价的结果是正经济效果,而且比对照方案有增益的时候,通常用经济效益来表达,例如说提高了经济效益。可见,经济效益只能是正的,决不能是负的。
与经济效果原理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重要范畴,即最佳化原则。最佳化原则在技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为经济效果评价服务的,用途很广。所谓最佳化,是指在给定条件下以最佳效果实现经济系统功能目标的最优系统状态。这种最优状态通过最佳化标准来实现。从达到给定目标的观点来看,最佳化标准是衡量系统功能效果的质量指标。
根据这个指标,可以考察系统状态及投入产出是否符合给定的目标。这里,既可以通过系统状态变量考察投入产出是否符合给定目标,也可以通过投入产出变量考察系统状态是否符合给定目标。
最佳化标准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内容,并具有可测性、可控性和同型性。首先,最佳化标准必须反映给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反映经济系统或经济过程在某个具钵条件下给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功能目标。判断一个系统的好坏,要看它能否最佳地实现系统的功能目标,这是评价它的根据。
因此,它实现目标的程度如何,应当是可测的。其次,最佳化标准的极值(最大值或最小值),应能评价计划方案的相对效果,借助于它便能从一切可能的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因此,它应当是可控的,并且能够最优化。农业系统状态可控性差,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人们应当掌握全部信息。
针对既定目标,随时控制系统的发展,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排除或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利变化的条件,以实现系统的最佳化。再次,最佳化标准必须有数量表现,能够用数学公式表达并具体地计算出来,能用具体的目标函数式给效果指标以数量分析。因此,它应当具有同型性,能够用相同的模型表象出来,并能求出可靠的解。
二、资源平衡原理
资源平衡原理是关于生产资源分配与利用的理论,非常重要。任何生产活动都需要有一定技能的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生产条件的最佳配合,才能发挥最大功能效果。物质生产中任何技术因素都不能孤立存在而发挥作用,而是在其他各种要素相组合的整体中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
对此,技术经济学要进行综合平衡。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各种因素可控性差,这种综合平衡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某种资源或技术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能否发挥作用和作用大小,由它在资源组合或技术措施体系中的地位或丰缺程度所决定。与其他资源或技术因素相对而言,某种资源或技术因素短缺,适当增加投入量,就能起到增产的作用。短缺程度越大,增加投入越适量,增产作用就越大。
实践证明,在资源平衡状态中,各种资源或技术因素才能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发挥更大效益。因此,技术经济学要特别重视短缺因素和过量因素调整的研究,通过调整,多去少补,使之在数量和功能作用上接近平衡。
生产资源和技术因素的丰缺,通过调查、运用定额或消耗系数进行计算和设置技术经济实验来发现。这种研究要不断进行,因为条件一改变,平衡被打破,又须调整,以建立新的平衡,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或技术因素不平衡,就会出现资源报酬递减。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某个要素增加投入量,在一定限度内,该变动因素单位投入量的边际产量可能增加。但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超过一定的临界限,这个变动因素终将出现单位投入量的边际产量递减现象。
农业生产中各种资源或技术因素组合失去平衡时,变动因素单位投入量的边际报酬递减是客观存在,尽管它是相对的,在一定技术水平下出现的现象。
为了防止各种资源或措施出现不平衡状态,或者出现了能及时纠正,技术经济学要研究一定技术水平下各种资源和措施之间的最佳平衡。例如,在某种耕作制度下,须研究、建立和保持三方面的平衡关系:
一定的耕作制度与各技术因素之间的平衡,作物生产过程中各技术因素之间的平衡,功能技术组合中相关成分之间的平衡。这些平衡关系是相对的,而且具有量的规定性,可以具体地计算出来。比如,某个地方一定产量条件下小麦机械化收获作业功能技术组合中,何种型号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和运粮载重汽车各需要多少,须有多大的机械化干燥和加工能力,都是可以确定计算的。
与资源组合平衡原理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资源转移效益理论。资源转移效益理论是关于资源再分配转移利用效果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可以把某种资源原来用途的报酬叫做起始效益,资源从一个用途转移到另一个用途所得的多余报酬叫做资源转移效益。当生产中利用的某种资源转移到另一种用途,在新的用途中所得的报酬大于它的起始效益,即获得资源转移效益时,这种转移才是可行的。
如果转移用途所得到报酬小于起始效益,就会降低整个经济效果,这种转移是无益的,因而一般是不可行的。比如使用机械腾出的劳动力转移到新的用途,在利用机器增加的收益大于使用机器所增加的费用的前提下,单位劳动所得转移效益大于原来用途的起始效益,才是划算的。
在处理资源转移和增减问题时,要遵循不同用途获得均等边际报酬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同一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中所得的边际报酬,即在某一投入水平上由于增用一个单位的投入物而比原一个水平所增加的效益,应当大体相等。为此,要尽量使每种资源都能用在各种资源综合平衡点上,避免“过剩”和“短缺”,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实践证明,农业生产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在不同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下,随着投入量的逐步增加,其相应的产出量可以表现为收益递增递减或不变等多种关系,研究这些关系,找出资源投入量的绝对界限和经济界限,求得最大经济效益,对于增产增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