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读一本新书《小岛经济学》,这本书从一个小岛说起,原本深奥的经济学原理,便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呈现出来。
有很多人说,上了三年或四年的经济学本科,都不如读这一本书来的,生动了解的更多、更深入。
有人认为这本书等于《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概论》+《富国论》,因为写的非常通俗易懂,所以又有人说它老少咸宜。
01
故事的开始
有一座只有三个人的小岛,大家维持生存,每天只能徒手打鱼,效率低下导致大家每天辛辛苦苦,最多也只能抓到一条鱼填饱肚子,所以这时候没有储蓄。
有一天,艾伯心想,自己现在抓鱼的方法,永远只能填饱肚子,未来没有盼头。于是,就选择一天饿肚子不抓鱼,找材料编了一个渔网,提升抓到鱼的概率。这种行为遭到了贝克和查理的嘲笑,但并没有影响到艾伯的行动,他饿着肚子把渔网编好了。
第二天,艾伯用渔网抓到了两条鱼,自己每天吃一条,另一条鱼存了起来。查理和贝克见艾伯每天能抓两条鱼,也想学做渔网,又担心自己技术不行,害怕做得不好,连每天一条鱼都没有了。
通过艾伯的行为,给我们展示了:
1、要想真正提高生活水平,首先你要推迟满足感,延迟消费,拥有更多积蓄之后,才有可能在未来享受更大的消息。
2、敢于冒险,很多人选择原地不动,就是不敢牺牲目前的安逸,打破生活的平衡,但冒险不等于*,计算好赔率,判断是否值得冒险。
此外,书中还提到一个经济学概念:资本,其意义在于利用设备建设和制造其他需要的东西。
书中的鱼代表货币(金钱),渔网代表资本工具。作为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有三个选择。
1、省吃俭用、自制渔网——储蓄,收入的10%存储起来,积累资本。
2、贷款买渔网——贷款,投资,寻找新的需要。
3、为有渔网的人工作——打工,赚钱劳动报酬。
02
富人之所以能富起来,是因为他们提供了对社会有用的东西
艾伯的储蓄就改变了这个岛的商业模式,他借贷给其他人造渔网。渔网多起来,反过头来会提高小岛的生产力。
教科书上说的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其实没有人心甘情愿被榨取,之所以愿意是因为自己也能得到好处。
艾伯收取利息错了吗?如果他不收取利息,别人借了他的钱没有想办法去提高生产力(没有造渔网),而是去消费(比如旅游),或者去干一些不靠谱的项目(比如研究鱼的催眠术),这样艾伯的钱就打了水漂了。
借贷消费,吃喝玩乐一圈回来之后,生产力没有提高,反而又要去多偿还一倍的贷款,这就会让生活陷入困难。所以我们一定减少消费贷款,不能提高生产力的钱要少借,因为这种钱借的越多,未来的路就会越窄。
如果贝克和查理也把渔网造出来,那岛上就有3个渔网,每天可以捕6条鱼,按说经济增长会翻倍,其实并没有,因为消费能力是有限的。
03
经济增长的本质
让我们回归到一个消费的最开始,我们产生消费的根本原因无非就是因为价格低所以产生消费(不刚需的,因为价格低,买的起,所以买;刚需的因为价格低,买的起,所以买),为什么会变成价格高而产生消费呢?
这不合逻辑,所以通货紧缩其实是市场的正常表现。它就像感冒了(市场上无用的产品太多了,产品的价格太高了),要吃感冒药(淘汰产品,降低物价),然后产生抗体痊愈(消费回到一个平衡点,即生产力=消费力),这仿佛就是一个常识般的道理,市场是能自我调节的,只有在受益大于支出时,这种投资才有效益,反之这些项目就是在浪费资源并且阻碍经济增长。
能够增值的,叫做资本,即本身具有价值,又能产生新的价值。仅仅具有价值,能够入市流通叫资产,买入以后就损失价值,或者无法入市流通的叫消费。
自身的学习成长,是资本;买房子,是购置资产;买车子,是消费。
小岛的鱼(储蓄)就只有这么多,我们需要创新(技术创新是个单项的过程,除非人们失去记忆,否则生产效率必然会越来越高),不断去提升资本,储蓄更多的鱼,这样的消费才是正常的消费力。
04
资本积累的本质,乐观冒险创财富
无论是《小岛经济学》中的艾伯,还是当下的创业者,或大到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积累资本的,本质上都是对未来的乐观,然后在乐观的基础上去冒险,去创新,从而创造财富。
比如,艾伯冒着饿肚子的风险去编织渔网,让艾伯勇往直前的,敢于冒险的是什么?是艾伯对于未来的乐观判断,以及高纬度的思维分析,推算出冒险可能带来的各种结果,结果好处的概率大于坏处,并且自己也能承受,这才有了推动行动的动机。
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中,包含了3种元素:一是敢于冒险;二是对未来乐观;三是勇于创新。
推动创业者创业的,同样也是对未来乐观和冒险精神,因为任何事都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成功。虽然创业失败率依然很高,但有创业的思维,在维度上就会碾压80%的人,只要持续创业外加不断学习成长,成功就是必然。
资本积累靠的都是对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测。否则,你都不相信未来会好,又如何推动你当下的行动?
05
80%的人收入低,跟经济学知识体系不足有关
有80%的人,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努力工作,收入却很少。为什么呢?大数据显示,这80%的人,大部分都没有关于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很多人觉得,经济学离自己很远,但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在经济学规律下运作的。
比如在文中开头已经提到的,艾伯、贝克和查理在一个岛上,每天靠抓鱼维持生存,但每个人的技能只能抓到一条鱼填饱肚子。
艾伯选择一天饿肚子不抓鱼,找材料编了一个渔网,提升抓到鱼的概率。
反而,本来查理和贝克见艾伯每天能抓两条鱼,心里想学做渔网,却又担心自己技术不行,害怕做得不好,结果连每天一条鱼都没有了。
当查理和贝克眼红艾伯能抓两条鱼的时候,担心自己抓不到饿肚子,为了让自己不饿肚子,就跟艾伯借了一条鱼,但代价是还两条。
艾伯用独特超前的思维,不仅有了渔网,还有了存鱼,最后还用存鱼让自己有了利息。艾伯行为的背后,就是经济学运行的原理,需求产生行为动机,谁能满足需求,谁就成为经济的源头。
今天这本《小岛经济学》就可以让我们通俗易懂的知道,推动经济发展的人性本质,以及经济发展的规律。
我想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应该都会对我们的思维产生一点启发,能让我们看清趋势,更好看见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