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产生经济贸易摩擦的原因是什么,可提出哪些建议?——首先,我们要知道,贸易摩擦是一种经济现象。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就是剥离经济现象的迷雾,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
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源
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源是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相对过剩是相对购买力而言的,由于购买力的限制导致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而引起的过剩。自由贸易理论根植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即有限的资源要满足无限的欲望。
在这一假设下,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生产——消费模式自然而然被设定为“有限——无限”的基本模式,为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生产的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就越高,因此不存在生产过剩现象。
自由贸易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之上的,认为各国通过自由贸易,增加了可供消费的产品数量和种类,在不变的资源约束下,由稀缺性假设指导下的自由贸易可以使各国福利水平都得到提高。
然而,这个假设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使得生产相对过剩不可避免,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成为常态,现实中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并不支持观念意义上的“有限—无限”模式,而是生产过多、消费不足的“大—小”模式。
马尔萨斯曾较早提出了商品普遍过剩的观点,认为消费能力的有限性难以满足无限扩大的生产规模,并最终导致生产过剩。凯恩斯则观察到预算约束并不是消费能力的唯一约束,即“消费并不会随收入绝对量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差额会越来越大。”
对生产相对过剩的论述最为深刻的人是马克思,他指出,“由于资本的本质是不断实现资本增殖,其自我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不断地占有剩余价值来维持,资本主义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相对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生产,从而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致力于把所有生产要素毫无保留的转化为“产品”,而不让其所拥有的机器和原材料成为“剩余产能”,以求最大化攫取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就蕴含着无限扩大生产的可能性。”囿于资本家贪婪逐利的本性,其生产动机“不是满足自身和社会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而是实现交换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增殖”。随后,马克思指出,“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是在资本本质作用下的生产力不可遏制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生产。”
资本积累的螺旋式增长导致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产量的增加必须依赖市场消费需求的持续性增容。在现实中,一方面,资本主义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导致资本流通公式“G-W-G”中的商品在向货币转化时并非一帆风顺,若商品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商品向货币转化过程中“惊险的跳跃”一旦失败,商品换不成货币,商品就会滞留在卖者手中形成生产过剩。
另一方面,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使金字塔式社会结构中具有强劲消费需求的普通劳动者群体购买力不足,限制了消费能力的内生增长,导致商品积压,出现生产相对过剩。
正如马克思指出,“生产过剩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普通群众的贫困以及生产力不可遏制的发展,导致群众有限的支付能力无法满足生产持续扩张的需要,”即无限供给与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现实中的生产无需满足人类无止境的消费欲望,只需符合人的消费能力即可。
由于消费能力受收入水平、生理约束和时间约束的制约,不可能无限扩张,即便每个人都能获得他所期望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仍然要受到生理上和时间上的硬性约束,是有限的。正如马克思所述,“生产力按几何级数增长,而市场最多也只是按算术级数扩大。”
根据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原理,本文认为,贸易摩擦的根源是生产相对过剩。这是因为,相对于庞大的、无限扩张的生产能力,每个国家民众的购买力都是有限的。由于购买力的有限性,在自由贸易下,一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就必然会使得产品急于冲出国门寻求国外市场。
由于世界市场同时具有无限性和相对有限性,当世界市场的无限性发挥作用时,过剩产品就能够在世界市场上找到出路,此时生产过剩就会得到缓解。但这仅仅是一时的,正如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市场必须随着生产一同扩大这个事实一方面承认了生产过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世界市场存在着一个有限的地理边界……。”
当一国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时,就会挤占其他国家的消费能力,导致商品销路受阻。在生产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各国为了争夺有限市场,必然会采取保护主义,引发贸易摩擦。
贸易摩擦的生成机理
根据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原理,贸易摩擦是国际价值规律及国际生产价格规律作用的结果,因此可运用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解释贸易摩擦的生成机理。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比较、交换以及计算各国盈亏的基础。
这一理论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贸易摩擦问题,但却对贸易摩擦中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运动提供了可供分析的理论依据。贸易摩擦是世界市场上进行生产、交换的国家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而国家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在追逐国际超额利润的过程中形成的,进而直接影响国际经济利益分配关系的变化,并导致贸易摩擦。
国际价值规律与国际超额利润
国际超额利润是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产生于国际价值和国别价值之间的差额。
国别价值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并无二致,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由一国内部生产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国际价值不同于国别价值,它是在世界市场中形成的,不能由某个国家生产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分析国际超额利润的产生要在深刻理解国际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国际价值的产生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任何国家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参与到国际贸易中,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生产和交换以什么为基础?如何衡量和计算各国盈亏?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根据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国际价值是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产生和扩大,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马克思对于世界市场有过及其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他认为:资本在其本质的作用下为追求剩余价值将会不断扩张,根据资本的本性,它必然突破本国市场狭小的限制,走向世界,以获取高额国际利润。
在一国内部,商品的价值产生于该国的平均社会劳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劳动成为了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劳动,此时,国内生产和交换中形成的价值(国别价值)就转化为国际生产和交换中形成的价值(国际价值),世界市场上的商品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和交换。另一方面,国际价值不仅在世界市场上形成,而且还必须要在世界市场上得以实现。
因为,一种劳动能否转化为价值,即能否完成从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惊险跳跃完全却决于其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只有得到世界市场的认可,这种劳动才被认为是国际有效劳动。可见,国际价值的产生和实现都离不开世界市场,都是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没有世界市场的形成,就不会产生国际价值。
国际价值的实体
无论是国际价值还是国内价值,消耗的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虽然各国从事劳动的具体形式不同,但耗费的都是人的体力和脑力,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价值由抽象劳动创造,因此在一国内部,国民价值的实体是生产某种商品所消耗的正常质量或中等强度的抽象劳动。
进一步地,国际价值是由世界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是一种抽象程度更高的劳动,其实体不是任何国家中等强度的抽象劳动,因为国家不同,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中等强度的抽象劳动就不同,各国不同中等强度的抽象劳动即国别劳动,只有通过对外贸易,在世界市场上进一步的抽象才能转化为世界劳动,构成国际价值的实体。
结语
总的来说,正如马克思指出,“只有对外贸易,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在世界贸易中,商品普遍地展开自己的价值。”这一价值,就是国际价值。